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兴起于20世纪中叶的自组织理论(包括耗散结构论、协同学和突变论等)分别从物理学、化学、数学和生物学等不同领域揭示了复杂系统在走向有序结构过程中,系统的演化动力来自于系统内的非线性自我组织。此理论不仅在自然科学中发展迅速,而且其思想在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领域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自组织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组织的过程,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和不确定性等特质.数学教学中,要创设学的氛围,教给学生学的技能,对学生的思维适度刺激,能够引导学生的创想创行.自组织学习,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自组织理论为基础,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实践出发,主要关注虚拟学习社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解决的方式,并结合自组织理论的条件方法论、动力学方法论及演化途径方法论等来组织一种虚拟学习社区自组织治理的解释框架。  相似文献   

4.
组织学习的三环学习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学习对知识创新与组织变革的重要作用,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学习、尤其是组织学习的理论进行了愈来愈深入的讨论和研究。自从赛厄特和马奇于1963年第一次提出“组织学习”的概念以来,许多学者从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人类学等不同的视角探讨和使用这个概念。在管理学文献中,关于组织学习的研究大体上从组织决策和适应、系统理论、认知和知识、文化、行动一学习等几种不同视角进行的。  相似文献   

5.
国外组织学习理论综述与本土应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0年代以来组织学习理论登陆中国并在“喧嚣中蠕行”,随继成为管理学界、企业界以及心理学界等多学科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对大量组织学习材料及相关文献观照的基础上,从系统动态、信息技术以及杜会学等四个不同的视角组织学习理论得以推展与深化。建基在丰韵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现代企业转型呼唤从本土应答的本真诉求中消融国外先进的组织学习理论。  相似文献   

6.
根据新时期高校教育教学的要求和国家人才战略的需要,结合自组织学习理论,提出了在研究生《DSP应用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学习团队的自组织,实现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完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7.
自主学习在课程论领域、教学论领域及学习论领域都是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目标和方法,同时也是实现学习者终身教育的必要过程.作为系统科学方法论的一种,耗散结构理论研究的是系统演化和生成的理论,对教育现象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文章在耗散结构理论的基础上,阐释自主学习的内涵,并深入分析自主学习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由此提出,以开放性作为前提条件,以远离平衡态作为有序之源,以非线性作为内在机制,以涨落作为关键点,是自主学习系统实现耗散结构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自组织理论包括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论"、哈肯的"协同论"以及托姆等人创立的突变论等.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该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地质学、社会学、生态学等领域,成为超越自身的新兴交叉学科,为人类理解和把握复杂的自然与社会现象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论支持.自组织这一概念英文为self-organization,指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系统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水平组织向高水平组织的演化过程.在<确定性的终结>一书中,普利高津接受比希歇尔对自组织的观点:"自然界中的组织不应也不能通过中央管理得以维持,秩序只有通过自组织才能维持.自组织系统能够适应普遍的环境."①(P23)比希歇尔指出自组织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其演化的动力不是来自外部的简单控制,而是在于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按照某种规则而形成一定的结构和功能,自动地进行组织协调.  相似文献   

9.
利用耗散结构理论可以对学习心理进行合理的解释。主体心理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主体知识的获得是在与外界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中,通过涨落使远离平衡态的认知系统从一个不稳定状态跃迁到一个新的稳定的有序状态。主体学习心理的本质即是主体认知系统的自组织过程。  相似文献   

10.
在组织学习力的研究中,目前存在着对个体学习的“移植”、对教育中的学习的“移植”和基本力学要素的“移植”三种倾向,这些“倾向”在揭示组织学习力的本质方面,虽然给我们提供了不同的认识视角,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习型组织经典理论中经常使用的组织能力、竞争力、创新力等表征组织学习的概念都是对组织学习力的描述。组织学习力是学习型组织这种复杂适应系统中,立足于环境变化,在吸收、传播、共享、转化、反思、提炼、应用和创新知识的过程中,通过“组织学习”的各种要素的非线性作用而形成的积累性学识,可以用能力、竞争力、创新力等进行描述的系统动力。  相似文献   

11.
自组织是指系统在演化过程中、在没有外部力量强行驱使的情况下,内部各要素协调运作,导致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上的联合行动,出现有序的、活的结构。自组织理论由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和超循环理论组成,揭示了系统要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进化,必须要具备四个条件:开放系统、远离平衡、微小涨落以及将微小涨落放大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机制。该理论虽然产生于自然科学,但在社会科学领域里得到了广泛应用,用自组织理论进行创新互动分析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自组织”是人生命活动的一个根本特征。人生命的“自组织”是人学习活动的内在机制和基础。自组织学习是人获得德性、知识、智慧和美感,实现生命成长的主要方式。自组织学习的本质是人与环境交换精神能量和信息,实现精神的自我建构。自组织学习具有自主性、开放性、超越性、非线性、可持续性等特征。个体自组织学习有其限度,需要教育者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面对基础教育变革的时代挑战,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更要关注教师的学习。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成为时下促进教师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本文从自组织理论视角出发重新剖析了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内涵与实践基础等问题,进而基于自组织的关键特征提出几点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14.
工作场所学习是一个典型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范畴,在成人教育、企业培训、组织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都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随之而来的是各领域研究者对工作场所学习的概念、内涵及理论基础的认识千差万别,不利于在同一话语体系内进行学术交流和研究成果共享。本研究吸收了不同领域学者的观点,试图从认识论、知识观和学习理论的视角建立一个工作场所学习研究的理论框架,在工作场所学习理论建设方面做出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试论自组织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组织是人生命活动的一个根本特征。人生命的自组织是人学习活动的内在机制和基础。自组织学习是人获得德性、知识、智慧和美感,实现生命成长的主要方式。自组织学习的本质是人与环境交换精神能量和信息,实现精神的自我建构。自组织学习具有自主性、开放性、超越性、非线性、可持续性等特征。个体自组织学习有其限度,需要教育者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在自组织理论视野中,教师发展作为一个系统,存在相对无序、内部发展不协同、缺乏创造性等特点。当前教育政策的推进和教育环境的变化,在给教师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更大的挑战和压力,教师发展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才能更好地应对教育变化,实现自身价值,是教师发展的一大挑战。自组织理论从开放教师发展系统环境、调整系统内部涨落、强化系统内部非线性作用、推动教师发展系统突变等方面,探讨了促使教师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正>在《儿童组织》栏目中,我们将不定期开设"好活动评析"栏中栏。本刊恢复"理论版"旨在引导读者学习、研究、传播有关少年儿童教育理论。《儿童组织》栏目集中探讨中国少年先锋队、少年儿童社团等各种正规和非正规组织理论。少先队组织理论涉及儿童论、组织论、教育论、活动论、辅导论等多个领域。本栏目将环绕上述领  相似文献   

18.
自组织理论及其教育研究应用前景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组织理论包括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和超循环理论、分形理论、混沌理论,是系统科学发展的第二阶段研究成果。在教育技术领域内,教学设计的产生直接得益于系统科学研究的第一阶段成果——"老三论",遂将其置于四大理论基础中的首位。近几年,后现代课程研究中已经率先引入了自组织理论分析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领域引介与应用这一重要的科学研究思想方法也势在必行。当前引入与借鉴的落脚点,主要表现在自组织理论为数字化学习理论——关联主义(Connectivism),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协同学习、协作学习提供核心理论支撑,并对整个教育技术的研究方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方面。如果在一个更开阔的研究视野下看待自组织理论与教育技术研究的结合,发现人脑(或认知结构)中知识的自组织演化问题也很有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自组织理论视角下,小学生的学习具有"他组织"、"自组织"以及"他组织和自组织并存"的特征。在"他组织"的积淀下,小学生的学习应该朝着"自组织"学习迈进,逐渐走向"他组织与自组织并存"。基于学习实践的自组织能力的培养是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在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中,"他组织"是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逻辑起点;"自组织"是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基本保障;"他组织与自组织并存"是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本真追求。  相似文献   

20.
高校作为文化教育单位,其一切物质、精神文化活动都包含于校园文化中,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亚文化,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体育文化系统具备开放性、促进性、非线性和涨落性等条件特点,属于自组织系统。探索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的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多元化发展及融合,自组织学习及渗透,自我激活及动态调整,随时调控及正确导向等,对充分体现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