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御史一职,职司监察。自秦汉以来,其职责几无不同。宋代尤为重视,以“台(御史台)谏为天子耳目,所以防壅蔽、杜奸邪。”所谓“御史者,天子之法官也。”御史台是宋朝的中央监察机关,长官是御史中丞,下设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御史台除“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外,还具有一定的司法权力,这就是御史推鞫(j(?))。即推勘、勘鞫,就是推究审问,也即对违法失职的机构或官吏进行司法审判。  相似文献   

2.
明末白话短篇小说在创作过程中,讲究构思的精巧与整体的和谐之美。《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篇,该作品不但具有规范完整的基本模式,而且在文本创作过程中很注重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及人物活动场景之间关系的处理,巧妙地运用了以虚代实、虚实相间的创作手法,真正体现了和谐的建构之美。  相似文献   

3.
包拯家训     
包孝肃公(即包拯,生于公元999年—卒于公元1062年,字希仁,谥号孝肃,庐州合肥[今安徽省合肥]人。北宋名臣,以秉公执法的“清官”而著称于世。历任监察御史、谏议大夫、御史中丞等职,官至枢密副使)家训(教)云(说):“后世子孙仕宦(旧称任官职。宦,音huàn),有犯赃滥(贪污财务。赃,  相似文献   

4.
贪婪是人的天性,很难根治。民国建立,袁世凯成为第一任大总统。他仿效帝王专制时期的御史制度,成立了一个纠举违法渎职官员的机构——肃政厅,处理权则掌握在大总统手中。按当时制定的《官吏犯赃治罪条例》,对赃官处罪很重。其中第二条规定:贪赃500元  相似文献   

5.
思公 《初中生》2010,(8):14-15
贪婪是人的天性,很难根治。民国建立,袁世凯成为第一任大总统。他仿效帝王专制时期的御史制度,成立了一个纠举违法渎职官员的机构——肃政厅,处理权则掌握在大总统手中。按当时制定的《官吏犯赃治罪条例》,对赃官处罪很重。其中第二条规定:贪赃500元即处无期徒刑,1000元以上处死刑。  相似文献   

6.
《邢台学院学报》2014,(3):101-103
赃罪是一种古老的犯罪,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宋代在严惩赃吏思想的指导下,对官员受财枉法不枉法、受所监临财物、监守自盗、坐赃等犯罪制定了翔实而严密的法律规范,这对于遏制官员犯赃、整顿吏治起到了积极作用。大量惩治官员赃罪法律规范的出台显示了宋朝法律的完善和立法技术的卓越,但它作为一个封建王朝,不可逾越的阶级局限性也在立法中得到了体现。  相似文献   

7.
元代前期,官吏犯赃已较为普遍。随着对官吏犯赃严重性认识的逐步深化,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禁治措施,包括大量诏敕条格的颁降、纠举、考较与检核等。但由于受省台之争、台察官不"举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官吏犯赃的禁治未能取得预期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自有犯罪立法的时候,就有赃罪的规定,而惩治官吏赃罪是历代王朝十分重视的立法。所谓官吏赃罪,是指官吏犯了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贪污、受贿、盗窃、强盗等罪。中国古人对赃罪作解释的很多,比较系统、比较有影响的应推西晋的张斐。他注晋律云:“取非其物谓之盗,货财之利谓之赃;……加威势(暴力、权势)下手取财为强盗,……以罪名呵(恐吓)为受赇(贿赂)。”张斐对封建刑律中的盗、赃等概念所下的定义,揭示了这些概念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到了唐代,对赃罪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赃罪是一种古老的犯罪,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宋代在严惩赃吏思想的指导下,针对官员受财枉法、不枉法、受所监临财物、监守自盗、行贿、坐赃等犯罪制定了翔实而严密的法规政令,大量惩治官员赃罪法律规范的出台一方面显示了宋朝法律的完善和立法技术的卓越,另一方面对于遏制官员犯赃、整顿吏治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宋朝作为一个封建王朝,其自身不可逾越的阶级局限性使得惩贪肃腐的法律功能在执行过程中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0.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马中锡,字天禄,故城人。父伟,为唐府长史,以直谏忤王,械送京师,而尽缧其家人。中锡以幼免,乃奔诉巡按御史。御史言于王,释其家。复奉母走京师诉冤,父竟得白,终处州知府。中锡举成化十年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授刑科给事中。万贵妃弟通骄横,再疏斥之,再被杖。公主侵畿内田,勘还之民。又尝劾汪直违恣罪。历陕西督学副使。弘治五年,召为大理右少卿。南京守备太监蒋琮与兵部郎中娄性、指挥石文通相讦,连数百人,遣官按,不服。中锡偕司礼太监赵忠等往,一讯得实。性除名,琮下狱抵罪。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宣府。寇尝犯…  相似文献   

11.
赃罪是一种古老的犯罪,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宋代为惩治官吏赃罪,改善吏治实行"重禄法",意图通过提高官吏的俸禄而避免腐败现象的出现。"重禄法"的实施,在一定范围内减少了官吏赃罪,提高了行政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宋初以来官吏贪财受赇的不良风气,但仅靠重禄是无法消除这种社会现象的。  相似文献   

12.
赃罪是一种古老的犯罪,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宋代为惩治官吏赃罪,改善吏治实行"重禄法",意图通过提高官吏的俸禄而避免腐败现象的出现。"重禄法"的实施,在一定范围内减少了官吏赃罪,提高了行政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宋初以来官吏贪财受赇的不良风气,但仅靠重禄是无法消除这种社会现象的。  相似文献   

13.
以《错斩崔宁》、《错认尸》、《错勘赃》为例,对宋元话本中的"错"予以解读。"错"是宋元时期的市民男女之间关系及其欲望的一种曲折表现,反映了宋元社会意识中对人"欲"的特殊理解,它具体表现为对欲望本身及其对象的恐惧和防范,反映了封建传统道德对新兴市民欲望的约束与消解。  相似文献   

14.
派遣御史巡视九边是明朝强化边镇监察的重要举措,御史奏报边情是明朝治理边镇的重要信息来源.嘉靖朝平息九边兵变过程中,巡按御史的信息奏报为明朝及时做出决策提供了信息参考.巡按御史在兵变平息中献计献策、率军平叛等积极作用的发挥,显示出皇权对边镇的掌控.但是,由于受边地军政中利益因素的干扰,边镇存在选择性奏报信息的情况,致使明朝中央不能完全获悉边镇实情.同样,身为天子耳目的御史也存在选择性奏报信息的情况,这又导致边镇长久以来聚集的军政矛盾无法从根源上化解.巡按御史奏报边情的直言距离真言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5.
宋代为杜绝官员赃罪的出现,将法律制度和任官制度相结合构建一套具有宋代特色的官员赃罪惩处机制。惩赃法律制度完备,内容翔实;将官员的考核磨勘、荐举、致仕都和有无赃罪相结合,这在客观上起到了遏制官员赃罪的效果。宋代作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它的时代特性决定了不可能根除官员赃罪。  相似文献   

16.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令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当时的实际  相似文献   

17.
试题1(五)阅读下文,完成24-27题(本处仅选第刀题)。(门分)李其①韩愈实陷事李齐运②,骤迁至京兆尹,恃宠强愎,不顾文法。是时春夏旱,京钱乏食,实一不以介意,方务聚敛征求,以给进奉。每奏对,辄回:“今年虽旱,而谷县好。由是租税皆不免,人穷,至坏屋卖瓦术,贷麦苗以应官。优人成辅端为谣嘲之,实闻之,奏辅端诽谤朝政,故杀之。实遇待御史王播于道。故事,尹与御史相遇,尹下道避。实不肯进,道骑如故,播信让道骑者,实怒,遂奏播为三原令,延论之。陵轩*公卿已下,随喜怒诬奏迁黜,朝廷畏忌之。尝有诏免钱内道租,实不…  相似文献   

18.
题诗拒贿 明代监察御史吴纳受朝廷之命,巡视贵州,考察“三司”吏治。半月之后,吴纳离黔返京,至四川境内时,后面追来一骑,称奉“三司”之命,向巡案大人奉献黄金百两。吴纳不接黄金,命随从取来文房四宝,在礼盒上作诗,婉言回绝:“萧萧行李向东还,要讨前途最险滩。若有赃私并土物,任从沉在碧波间。”撰联自律 古时,一位原籍浙江的督学,一次回故乡监考,家乡不少官宦准备厚待之,孰料他一临考场,便题一联悬于堂上,联曰:“铁面无私,几涉科场,亲戚朋友皆谅我;镜心普照,但凭文字,平仄浓淡不冤笔。”此联一出,那些无真才实…  相似文献   

19.
宋代军费管理中,各级官吏冒请军赏、克扣军饷和受赃枉法都要承担责任追究。随着吏治的不断败坏,对于违法者的追究也渐渐地流于形式。处罚的力度体现了宋代重文轻武的传统。  相似文献   

20.
赃脏辨赃和脏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赃指用贪污、受贿、盗窃等非正式手段得来的财物;也形容与贪污、受贿、盗窃等有关的事物,如贪赃销赃退赃赃物赃款赃官等。脏读zng时是有污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