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滁州学院学报》2020,(3):136-137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孔子及以后的儒家把"和合"视为人文精神的核心,道家、墨家、法家都在和合文化中汲取思想精髓。  相似文献   

2.
"和合"文化是以朴素唯物辩证法为哲学基础、以道德修养为核心内容、有着广泛性和完整性的文化体系,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真正活的生命,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方法与文化资源。因此,应深入发掘"和合"文化的当代价值,用"和合"的思维、方法、内容和价值目标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集聚思想共识、凝聚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3.
"和合"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更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价值取向.从"和合"文化的主要内容看,其旨在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民族与民族及个体身与心之间的关系,促进和谐统一.这与当今思想政治教育高度契合."和合"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它对培养和提高人们的思想素质、改善人们的行为模式、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伟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重要特征,作为中华民族一支系的客家民系,和合文化也是客家价值观的重要特征。本文将通过以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视阈,从客家"显形文化"中的建筑、楹联、山歌、方言及民俗风情等方面探寻其"隐形文化"中的"和合"文化价值观,弘扬中华文化,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2月,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指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和谐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而"尚和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也是先秦时期以儒家为主的诸子有家"求大同"的社会理想,并在历史传承中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和不懈求索的社  相似文献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其中的时代价值,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本文从"尚和合"文化传统的历史渊源、发展趋向入手,阐发了"尚和合"文化传统的时代价值,论述了"尚和合"文化传统对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和合"文化历来处在主导的地位,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人是社会组成最基本的单元,要想社会和合就离不开人的和合。中华民族的"和合"文化,具有深刻内涵及其精髓。重新研究和探索"和合"文化对人及当今中华民族都具有现实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华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它世代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思想 ,为中华儿女提供了宝贵的价值指导 ,并成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文化沃土 ,而世纪之交澳门顺利回归无疑显示出这一文化的伟大生命力和时代价值 ,因此弘扬和合文化 ,维护祖国统一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6,(29):17-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意识形态领域最科学和健康的价值取向。价值观原本是从思想的高度调整社会关系,达到社会长期稳定,全面共荣的价值理念。但当代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导致整个社会心理的浮躁,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加之媒体传播的消费性等的影响,让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等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严重影响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贵族"原本是西方价值视域下产生的一个阶级代名词,但在社会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其价值取向逐渐成为引领社会主流价值的一个重要指向标,"贵族精神"则成为评价和衡量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标杆。如何重塑健康的价值观念呢?作者希望通过对"贵族精神"的诠释、再定义与反思,引导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走向。  相似文献   

10.
2014年6月27日—29日,"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基"学术研讨会在河北大学召开。来自国内部分高校、期刊社的20多位专家学者和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师生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基,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处理好多重关系,但关键在于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建构民族主体性,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用启蒙精神普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人文精神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现从形上层面向形下层面、从学术话语向生活话语的转化,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11.
论和合文化的现代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首要价值,面临现代转生的历史任务,对其进行与时俱进的价值观、辩证法、科学精神的改造和现代诠释,和合文化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倡导国际和合发展等方面,将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品格,蕴涵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着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关键作用。青年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他们追求理想的高度决定着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高度。在高校深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关乎高举旗帜这一大事,关乎培养好接班人这一重任,是我们必须要承担好的重大任  相似文献   

13.
军人价值观对新时期战斗精神培育具有重要的影响,它能为战斗精神培育提供科学的价值评价、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市场经济条件下,军人价值观在主体意识、实效意识和价值观念多元化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部队应根据变化了的形式,从思想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法规制度、文化环境等方面入手加强军人价值观的塑造,为战斗精神培育提供强有力的价值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的复兴实践和理念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孕育、生成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民族复兴在认知、价值和战略三个层面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价值。在认知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总结和基本内核;在价值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文化软实力、民族精神和价值导向,确保民族复兴的信仰方向;在战略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和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价值理念。探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复兴问的关系,有利于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核心意识形态在中华民族复兴中起到的话语主导、精神引领和信念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环境下,面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价值选择矛盾化、价值追求实用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等问题,明确大学生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构建其核心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构建大学生"求真、爱国、创新、自强、诚信"的核心价值观,是他们自身成长和成才的内在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结晶,铸造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传承了优良的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在几千年积淀和传承的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凝练为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智慧,化生为一种注重现实的入世精神,积淀为一种厚德载物的中华美德,铸就为一种有为无为辩证统一的处事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的道德情操和价值取向,在精神标识上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7.
微文化时代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呈现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标准多元化的特征。微文化生态下高职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遵循文化生态学的"主体需求律""叠加增值律""环境育人律""资源配置律",重视价值认同、环境熏陶、实践强化等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炎黄精神是炎黄二帝在缔造中华民族、创建中华文化和推进中华文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精神,主要是:敢为人先的实干实践精神,百折不挠的创新精神,造福于民的求真务实精神,自强不息的开拓进取精神,崇德尚仁的共襄和合精神,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在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增强文化自信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炎黄精神至今还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探讨大学生道德思想教育中的"义"利"之辩问题、精神问题、价值观取向问题,倡导"重义轻利",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思考价值观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0.
和合学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科学,它与唯物辩证法相关联,因为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实质上还是多元文化发展的历史,也包括辩证发展的文化.和谐、和合是中华人文精神的精髓和首要价值,也是传统文化思想的精粹和生命智慧.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科学理解和正确弘扬中华和合文化,加强对和合思想的研究和推广,是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