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管理是与他人或通过他人来有效地完成各项活动的过程。每个人都是持有不同思想观点和价值观念的个体,他们的思想和价值观直接决定着自己的行为。在学校管理中,尽管有管理制度试图来加强对“人”的控制。但是外力的作用在人的主动性面前总是显得苍白无力。要更大地发挥学校管理的效能,管理双方必须实现内心深处的全面理解,消除因误解或理解不深刻而带来的障碍。本文试图从理解理论的视角对学校管理的应然追求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2.
情感在人的认识、行动等各项活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激发与调节功能,所以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一方面笑是情感的体现,领导者要保持自己的良好情感,就应当笑对人生,笑对他人;另一方面礼是情感激发的基本手段,领导者要善于激发下属的情感,就应当以礼为先,礼与他人。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通过提高自省力、提高洞察力、提高思维力来提高自己的识自力,并能过识自力来调控自己的情感和影响下属情感与行为。  相似文献   

3.
在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于他人的个性特征,而性格是个性的核心,正是由于人与人之间不同的性格,才把一个人与他人区别开来。性格是一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性格的形成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每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通过认识、情感和意志等心理过程反映客观事物,并将自己的反映保存下来,巩固下来,形成个体一定的态度体系,又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在个体的行为中,构成个体一定的行为方式。这些态度和行为方式经常地、一贯地表现在一个人的行为中,就构成了一个人的性…  相似文献   

4.
国家教委颁布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草案)》(以下简称规范)。《规范》向小学生提出了做人的基本要求,让学生懂得做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情感、品德,行为、仪表、习惯等;应该怎样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应该怎样珍视自己,尊重他人。如何切实有效地贯彻《规范》呢?我认为,利用情感教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5.
曾茜 《教书育人》2009,(8):104-105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在对自己和他人进行认知,并获取认知知觉形成印象以引起判断评价,印象尤其是第一印象对人际交往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一印象主要是获得对方的表情、姿态、身材、仪表、年龄、服饰等方面的印象,这种初次的印象在对人的社会知觉认知中会发生一定作用,往往成为以后交往的根据。  相似文献   

6.
学前期是人生旅程重要的奠基时期,一个人的一生是否成功,此时迈出的第一步至关重要。而是否拥有健康的心理,乃是第一步的关键所在。心理健康的本质是适应:一方面,个体应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善于恰当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和行为;另一方面,个体应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与他人和谐相处,善于恰当地处理与他人发生的冲突。其中,让每个幼儿形成以自信、欢乐、奋发为基础的心理品质是心理健康发展的核心,也是个体实现社会化与个性化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如何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一、尊重关爱,促进幼儿…  相似文献   

7.
宽恕     
宽恕定义——对冒犯自己的人,不计对方态度如何,都不会怨恨、反击、报复,甚至索取赔偿。目标当他人冒犯我时,我要做到:不怨恨他人。不报复他人。当自己冒犯他人时,要主动寻求对方的宽恕。品格小故事森林徒步穿越树墩子学校的同学们终于盼来了学校一年一度的春季野外穿越活动。按照传统,树墩子学校的同学们将被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将抽到一张路线图。按照路线图成功穿越的小组将成为年度穿越冠军。今年的越野赛,哼哼龙、小鹿阿美、  相似文献   

8.
牛迎艳 《考试周刊》2013,(90):110-111
当前,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相互之间的影响越来越大.可以说.每个人使用网络的行为都会或多或少地与他人发生联系,并对他人和社会产生影响.所以要学会独立分辨和消除对网络及其他信息技术的不恰当应用行为。首先.高中生要形成鉴别和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能力,提高判断和收集有用信息的能力.发展发现关、欣赏表、表现美的能力。其次,高中生要树立与网络和网络技术应用有关的社会责任感.包括为自己使用网络的行为负责.在利用网络为自己带来便利时要注意保护他人的社会利益,学会与他人分享和交流信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自觉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形成负责任地、合法地、合乎道德地使用网络和网络技术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9.
沈悦  刘凌 《学前教育》2011,(5):45-46
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意图和感觉等)的认识,并由此能够对自身和他人的行为进行解释、预测,在个体的社会认知、社会行为与社会交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心理理论水平能使人更好地控制日常的社会环境,较准确地预测他人及自己的认知与情感状态,协调人际关系。心理理论水平对于幼儿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0.
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既是他自己,又不完全是自己,因为每个人都不可能离开他人而生活。正是你、我、他的共同生活构成了集体,组成了社会与国家。现实中的每个人既要为自己而生活,也要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而生活,既要承担起对自己的责任,也要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管理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当有人问他治校之“秘诀”时.他说:“要运用发挥学校每个分子、每一位朋友之力量,共同创造.使每个人觉得是自己的事而甘心情愿.向前进行.用不着督促。”这足以证明学校的管理,必须通过积极开发和利用人的资源,采取各种符合管理者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管理措施,刚柔相济,充分发挥管理者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2.
"感恩"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是一种美好的情怀.中华民族素有"感恩"的传统,表达了人们对他人帮助、对社会关怀的美好感情. 感恩是情感需求的满足 人,离不开群体,生命的整体是相互依存的.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这个分工越来越细的巨大链条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自己的价值,每个人都在有意无意间为他人付出.而我们自己也在不知不觉受到社会的"恩赐":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亲人的关爱,他人的服务,大自然的慷慨赐予等.整个社会就是在这种不间断的付出与获得的循环中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要让一个人的思想发生好的转变是件很困难的事。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来自社会各个方面影响力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力决定了受影响者的兴趣和爱好、认知水平、情感、个性、价值观和思想。我们讲的影响力是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影响力对于一个教师来说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论运用情感管理激发学校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每个人都有丰富的情感,在学校里,教师的情感变化决定其工作态度、工作热情和工作方法,深刻地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学校的管理者想要在管理活动中有所作为。就要善于与师生进行情感互动,要学会运用情感的力量提高管理的影响力,从而激活学校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于丽萍 《宁夏教育》2006,(12):69-69
惜物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承担责任的积极情感。我们要珍视自己、他人和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要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承担义务。惜物感是一种道德情感,它是人们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符合尊重自然环境并承担责任这样的社会道德准则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它是由那些能满足人这样的社会道德行为准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对人们的行为有着巨大的作用。强烈而深厚的情感是人们进行各种实践活动的动力,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这种神奇的力量,它可使人精神焕发,干劲倍增。教育活动也是如此,它不仅要有科学性和艺术性,而且还要有情感性。我们知道,学生在学校除了有获取知识的需要外,还有情感需要:成功感、愉快感、受尊重感等。作为教师应尊重和理解学生,平等对待他们,用真挚积极的情感唤起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打开他们的智慧之窗。  相似文献   

17.
很多问题学生攻击他人在于不能理解和体会被攻击者和关心自己的人的情绪和感受,即缺乏同理心。可以通过情绪训练来提高他们体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的能力。同理心培养的方法很多,有听故事、续编故事、角色扮演、游戏等。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的指导下走入了误区,在教育过程中,只注重道德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意志、行为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塑造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再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部分小学生中存在着种种不良的表现:遇事只求自己合适,很少考虑到他人和集体,凡事以我为中心,一言不合,  相似文献   

19.
每个人的一生中总是存在着一些对自己影响特别大的具体个人,这一类人被称为"重要他人"。作为教师,如果能够成为学生的重要他人,那么学校将能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文章主要通过三个典型情境来初步探索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成为后进学生重要他人的关键途径。  相似文献   

20.
情感,人们通过感情的沟通,感情的融洽,友谊的形成,就能达到思想的和谐、行动的趋于一致关系的友好亲善。一、情感因素升华为情感管理学校里的教师和学生,都是有一定的知识层次,对人格、自尊有强烈的保护意识的对象,所以学校的管理者在对人的管理中,除在常规管理中靠制度规章约束人的行为外,更重要的是要体现情感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