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内容极其丰富,其中含有政治、历史、地理、道德等诸多方面的知识。怎样才能使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增强了道德意识,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是我们每一位品德教师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小学生道德行为的形成源于他们对于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因此,品德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努力使教学贴近学生生活,提升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我们仍然发现部分教师生硬灌输多,学生主动求索少,教师往往照本宣科,脱离学生思想实际,强迫学生接受生硬的道德观点,形成一些违心的道德认识,严重影响了学生人格发展,大大降低了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效性。因此,教师必须在内心深处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效。  相似文献   

3.
情感在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成为联系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和实现由知到行转化的内部条件,是品德内化过程中强大的动力和催化剂。因此,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积极启发学生,将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参与注  相似文献   

4.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品德课教学,一旦脱离现实进行体验,只能让学生成为空谈道德知识的"理论家"。因此,我们教师应该本着让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的理念,引导学生进行"生活体验",使道德在"体验"的催化下,在儿童纯真的心灵里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5.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教育性、情感性很强的课程。认知、激情、明理、导行是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四要素,而激情则是重要因素。因此,品德与社会课更要注重情感教学,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状态中学习掌握和深化道德认识。  相似文献   

6.
《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进行自我教育,获得正确的道德认识,在体验中发展自己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7.
汤书平 《教师》2010,(30):13-13
为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师必须在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激发与培养学生丰富的道德情感,应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精心设计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孩子在情景交融之中领悟教学要求,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情感,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探索中,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8.
<正>真实,是一切教育的灵魂,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真实生活中,儿童的真实是课程的基础,真实的品德与社会课也是品德教育的理想与追求。给学生一个真目标,让学生体验真过程,使学生流露真感情,让学生做出真选择,对学生做出真评价,用真实演绎品德与社会课的精彩。一、制订真目标,让出发点和归宿统帅灵魂教学目标是课堂的"魂",教学目标是一课的出发点和归宿。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真实目标的制订与实施,是教师进行课堂教  相似文献   

9.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因而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就要关注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在生活中加强体验,让品德与社会课“活”起来.本文从教学形式与内容的开放,教学方法的选择及学生的参与等几方面,谈了一些激活品德与社会课的做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因此,品德课上,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学生对生活的回忆、再现,进行情境创设.  相似文献   

11.
孙祥中 《考试周刊》2012,(48):175-175
品德与社会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必修课,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重视小学生的品德与社会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但是由于许多原因,品德与生活课在苏北地区的农村小学没有得到重视,因此有许多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存在马虎心理,不重视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所制定的课堂教学目标流于形式,空洞、抽象、不具体、可操作性不强。改变这种现状就成为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李丽霞 《中国教师》2009,(Z1):397-397
<正>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课程。它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行为规范教育、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  相似文献   

13.
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帮助学生参与社会、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因此,教师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千方百计创新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4.
正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要回归生活,品德培养更要回归生活。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学生的生活过程之中进行。为此,新课程理念倡导品德教学要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教学中做到让品德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一、立足生活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品德与生活课标》指出:"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  相似文献   

15.
情感在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成为联系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和实现由知到行转化的内部条件,是品德内化过程中强大的动力和催化剂。因此,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积极启发学生,将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参与注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对促进学生的品德内化,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实效,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选取学生生活中真实可信的生活事例,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学习、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  相似文献   

17.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因此,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师应该把学科教育与学生的养成教育相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及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8.
<正>《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课程性质"部分指出,"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课标的这一教育思想立足于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源自内心的道德情感,产生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基于此,品德与生活课要求教师走品德教育生活化的  相似文献   

19.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那么,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呢?尤其针对农村的教学有何途径?我认为,兴趣是做好的老师,我国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教师要让学生学好品德与社会,就要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喜欢品德与社会学科,真正参与到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来,与教材中的孩子共同享受成长的快乐  相似文献   

20.
初中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只有源于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学生的生活过程中。"教育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基本理念,"把生活作为本源,以生活为本",这必将引起德育课堂的重新回归。下面是我对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所做的一些尝试。一、创设生活情境,教学内容生活化。课堂教学生活化主要是指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创设生活情境是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一个有效手段。通过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把生活搬进课堂,用生活情境再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再次体验生活,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