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十年来,我国的新闻传播业飞速发展。但是传媒人职业良知的缺位与不完善,成为影响新闻职业伦理的最大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当代新闻职业伦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好新闻职业伦理要从两方面抓起:一要加强制度建设,二要加强伦理教育。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1994年获普利策新闻奖的摄影师凯文·卡特(Kevin Carter)的死因进行研究,发现他并非像一些人所说的是因为拍摄《饥饿的苏丹》(The Starving of Sudan)后因自责而自杀。人们之所以会误读他的死亡,多是传播者为了显示新闻道德困境,进行脱离事实的猜测并用黄色新闻的叙事方式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吴湘韩 《青年记者》2021,(11):18-19
新闻职业精神是新闻职业独有或其他职业少有的精神,应该有质的规定性,从而与其他职业精神相区别.新闻职业精神是职业新闻工作者从事新闻活动广泛认同或遵循的基本价值追求与核心观念.求真务实的新闻传播精神、冒着生命危险"逆行"是新闻职业精神的核心要义.在新媒体时代,新闻职业精神面临风险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2005年6月,我完成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实用传播学专业三年的硕士课程,结束论文答辩,静等毕业的临近。在将近一个月的等待中,自己也一直比较徘徊犹豫,毕业后何去何从,是回老家嘉兴还是留在上海,是呆在上海财经类媒体中静等机会,还是回到基层报纸从头锻炼。现在回过头来想这段日子,很庆幸自己做出了明智的选择,因为在《嘉兴日报》工作近一年后,我发现这里能提供给我的平台远远大于我自己的预期。  相似文献   

5.
新闻职业伦理是新闻界在长期实践中所达成的伦理智慧以及伦理原则的共识,是指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者为了维护行业自律而共同制定的成文或不成文的规范以及一系列相关的新闻伦理实践,从而发挥出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良心和道德责任。①所谓的新闻职业伦理共识是指新闻职业的伦理规范不仅在新闻行业内达成共识,同时还要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在现存的媒介环境下,低门槛的新闻从业者、市场化的新闻环境致使新闻职业伦理的发展面临困境。  相似文献   

6.
周俊 《新闻记者》2012,(1):36-41
新闻职业规范的专业原则是新闻从业者专业价值理念的集中体现。本文在借鉴世界新闻传播业公认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新闻传播业发展的特点,提出我国新闻职业规范所要遵循的基本专业原则,即真实与准确、客观与平衡、时效、自主、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兼顾、减少伤害、更正与答辩、回避等原则。  相似文献   

7.
再见了蛇年,跨进了马年。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有一个话题不得不重新提起,那就是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坚决捍卫新闻媒陬的职业伦理。与西方新闻媒陬相比,我国的新闻媒陬是社会主义性喷的新闻媒陬。按理说,在坚持新闻信息的“真实、公正、客观、准确”这一新闻的基本要义方面。  相似文献   

8.
李拓  白红义 《新闻界》2022,(8):49-57
新闻权威关注的是一项具体职业的权威性。可以说,新闻权威概念吸纳了社会学研究中职业权威的基本内核,将权威视为是不断变化的概念,但又根据自身的特殊性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延展。尽管各类职业权威在当下都遭受了冲击,但是作为与技术关系更为紧密的新闻权威,在社会环境、新闻环境、技术环境的变化中,却呈现出了独特的样貌。对此,本文尝试从概念的形成、逻辑和议程三个维度出发,对新闻权威的起源和入场进行分析,并在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的情况下,对新闻权威的未来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9.
“暗访”、“卧底”、“揭秘”——打开今日报章、网络、电视,这些热词如有魔力深深吸引公众视线。打着虚拟的身份,借着虚拟的由头,似演员周旋于各色人群之间,如侦探穿越迷雾寻觅真相……当暗访给记者带来淋漓快意,给受众带来鲜活猛料,一个关于暗访的道德伦理困境悄然浮出水面:离不开欺骗手段的暗访,如何处理世俗伦理与职业伦理的冲突?怎样把握动机与手段的统一,避免暗访逾越法律、道德和职业规范的边界,沦入“导演新闻”乃至编造新闻的危险暗区?这些需要传媒从业者理性考量,寻找答案的过程也是建构规范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随着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以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越来越发挥其巨大的作用和影响力。相比较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传播优势。新媒体时代新闻专业学生也应具备更高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新闻专业主义为背景,以《南方都市报》的评论体系为例,分析新闻专业主义影响下的新闻评论区别于其他评论形式的特点,提出新闻评论在操作中的规范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王睿 《新闻世界》2012,(9):215-21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开展,中国的传媒体制也随之经历了一系列变迁和转型。少数媒体越来越看重经济利益,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在一定程度上被市场规范所牵引,甚至做出不顾新闻职业规范和社会伦理道德的行为。本文以2011年11月《南方都市报》"联防队员入室施暴强奸案"的报道失当为例,揭示了市场新闻业与新闻职业伦理之间的矛盾,并试图给出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探讨新闻专业主义,不能离开"职业"观和"专业"观,尤其不能离开西方职业化发展的长期历史传统。从新闻专业主义到专业主义,从专业到职业,源于西方的新闻专业主义有完整系统的逻辑和历史支撑,西方"职业群体"在社会中担负的角色与中国也有很大不同。作为新闻专业主义之前提的"专业性职业"并非是对中国新闻业发展历程和客观存在的准确描述,忽视这一点则可能加大我们根据西方范式书写自身历史的风险。由此,我们需要把目光从具有局限性的"职业"和"专业"话语中移开,从具有某种封闭特性的"职业理念"中走出来,追寻一种更开放的"新闻理念",注意其与更广泛的人群和宏大时代主题的密切关联,涵纳所有新闻生产参与者们的集体意识和共同实践。  相似文献   

14.
在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故中遇难的复旦女大学生杜宜骏被两家媒体作为特写人物进行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于新闻伦理的广泛讨论。文章使用内容分析法,选取2015年1月1日至1月7日这一时间段,以《南方周末》《新京报》和财新网三家媒体在这一时间段中刊发的新闻报道为样本,进行数据整理,由此分析新闻专业主义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消解原因及过程。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公民参与新闻传播的热情空前高涨。同时,在新闻舆论场域也出现了一些伦理缺失、新闻失范的乱象,并导致一系列的国家法规动作。论文的问题是:来自西方的新闻专业主义及其媒介伦理是否能够在当下中国发挥纠偏除弊的积极作用?其意义和价值又该如何引进?论文审视了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和媒介伦理与当代中国的关系、新闻专业主义引进中国后的困境、公民参与报道给中国媒介伦理带来的挑战。论文认为,新闻专业主义和媒介伦理可能促进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和政府-媒介关系的发展,但媒介改革仍面临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杜颖 《新闻世界》2012,(9):223-224
市场逻辑下,少数媒体很容易媚俗化、娱乐化,为了利益不顾客观、专业。在这种逻辑的影响下,新闻伦理受到了怎样的影响,本文以发生在深圳市的"杨武"事件为例试分析之。  相似文献   

17.
吴彤 《新闻世界》2014,(12):181-182
医患关系近年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新闻媒体竞相报道的重点。医患关系中医生的社会角色属性在一系列医疗报道中慢慢发生着变化。本文旨在探索在医生角色属性转变过程中,新闻媒体在其中做了什么,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以及这些促成医患关系变化的医疗报道给我们关于新闻报道伦理什么警示。  相似文献   

18.
熊壮  贺碧霄 《新闻记者》2012,(10):71-77
市场化改革给新闻业带来了重大而微妙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是我国传媒人职业规范的严重缺失。本文尝试从失范理论的角度切入这一现实问题,在对经验材料解读的基础上,展现这一现象背后国家、市场和社会之间复杂的关系,以及个体从业者对此的适应性类型。最后,强调了基于哈贝马斯交往伦理理论的"道德即责任"的传媒责任模式来看待职业规范缺失问题在研究策略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在采访中,会遇到很多突发情况,比如去一个采访目的地后,发现另一个新闻点,也可以加到片子中,会让整个报道看起来更饱满,这就是考验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的时候了,采与不采就在一念之间。新闻工作与其他工作不同之处就在于,灵活机动的工作非常多,领导没有实地去采访地点,未必事事都能安排到,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做出调整。  相似文献   

20.
正再见了蛇年,跨进了马年。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有一个话题不得不重新提起,那就是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坚决捍卫新闻媒体的职业伦理。与西方新闻媒体相比,我国的新闻媒体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新闻媒体。按理说,在坚持新闻信息的"真实、公正、客观、准确"这一新闻的基本要义方面,应该比具有其他性质的新闻媒体做得更好,事实上我们的新闻媒体也做到了,但也确有瑕疵,而且时不时地就冒了出来,使广大新闻界蒙羞,使新闻媒体的信誉受到伤害。年前闹得沸沸扬扬的"陈永洲事件",就是一例。所幸的是,新快报社陈永洲因涉嫌损害商业信誉罪被检方正式批捕。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也已经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