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没用的好人     
人的种类,大致可分为好人、坏人两种。其实,好人中也有坏人,坏人中也有好人。  相似文献   

2.
江青的游戏规则是,世界上只有好人与坏人之分,拥护她的就是好人,反对她的就是坏人。在六十年代,这位身着漂亮风衣,眼里总是闪烁着异常兴奋光芒的女人,时刻不曾忘记自己手中握着的王牌,“告诉同志们一个好消息,主席身体非常健康,他要我向你们问好”!  相似文献   

3.
陆高峰 《视听界》2005,(5):101-101
把好人变成坏人,把坏人变成好人,这似乎成了一些影视人改编名的法宝。就在广电部门叫停乱改“红色经典”之后,一些影视编导又开始打起了“桃色经典”的主意。据媒体报道,驰骋台湾影视圈几十年、曾经拍摄过《倚天屠龙记》等古装戏的吴敦,要拍摄新版《金瓶梅》。在这部剧中,人物情节将有“突破性改动”,西门庆“风流不下流”,不再是色狼恶棍,而潘金莲也“只是个没有爱情的可怜女人”,她的红杏出墙是“情有可原的”。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我得到一个结论:好人坏人的主要区别是,好人是有所不为的,例如他不能说谎造谣,不能设计害人,不能拉帮结派,不能吹牛冒泡。他们做事是有底线的;而坏人的特点是无所不为,叫做不择手段,叫做五毒俱全。  相似文献   

5.
读范     
有人说,一个人就是一本书。应该补充的是: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要了解一个人实在太难了。你觉得了解了,其实并不了解;你觉得看透了,其实未曾看透;你认为伟大的,其实未必伟大;你看似平庸的,或许品质非凡。肯定了的又会否定;否定了的重又得到肯定。一生可以读完许多书,却很难读完一个人。喜欢把事情简单化的人,提出的问题只是“好人还是坏人”或者“尧舜还是桀纣”。其实,这远远不能描述人物的丰富内涵。且不说“好人”“坏人”的分野标准各异,就是“尧舜”“桀纣”,又何尝可以将天下之善恶尽归焉。这回想说范仲淹,这是我始终钦佩的一个历史…  相似文献   

6.
暴力可餐     
小时候,在父母手臂的起落之间,知道了挨打的滋味,也知道了抢小朋友玩具是不对的。 后来,看电视、电影中的人打仗,知道好人先是被坏人欺负,但最后被打死的肯定是坏人。 再后来,不断发育的身体促使自己在现实中寻找坏人——有的人就是欠揍!可交锋的结果是好人总要吃亏,坏人倒耀武扬威。这时才觉得拳头的作用实在有限。 于是在书本里寻求战胜他人的文明办法,结果一学就是十几年。脑子清楚了,视  相似文献   

7.
管理无须事必躬亲,而应主要靠逻辑和打手。 一个精明的老板应该紧紧盯着员工的一举一动,然后宽厚地告诉他们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管好—个单位是很容易的:让好人管住坏人,你管住好人就可以了。不过,你必须还得让几个坏人再管住你。  相似文献   

8.
政经资讯     
《青年记者》2006,(13):4-5
话语“被中纪委双规,被司法机关起诉的都是坏人,我得罪的99%以上都是好人。”——李金华讲述审计工作之难“我们去见他,并不是刘罗锅看望和,而是真心实意地帮他悔过、帮他改造!”——举报人想到狱中看贪官“高僧所赐,可以压住检察官的‘(邪)气’。”——黄禹锡颈挂桃木剑指望其  相似文献   

9.
隐士之痒     
这是一部历史随笔集,共分三辑:"中国好人?中国坏人"、"世事?人情"、"以天下为狗任";作者的态度是,其实所谓好人也不是那么好,所谓坏人也不是那么坏。本文摘自该书。  相似文献   

10.
耿银平 《声屏世界》2013,(10):72-72
9月22日《京华时报》报道,《人民日报》就热播电视剧《甄嬛传》发表评论称,剧中宣扬一种比坏心理,好人只能变得比坏人更坏才能战胜坏人,这种价值观不能宣扬。对此,在新浪网以“《甄嬛传》比坏心理腐蚀社会道德?”的调查中,有9万多网民参与,其中53.9%的网民认为影视作品要弘扬正气,《甄嬛传》鼓励以恶制恶,败坏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多元化,人们观念在转变, "好人" "坏人"这样对人明确界定的字眼越来越鲜见.然而,在辽宁沈阳,一个很不起眼的人物却让人们一致称赞,说他是好人、是雷锋.这个人就是刘加志.  相似文献   

12.
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下,对某些严重危害社会治安事件等揭露性报道,是否同样应遵循稳定、鼓劲的原则?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许多地市报纸在揭露坏人作恶的报道中。旗帜鲜明地通过报道先进人物英勇斗歹徒,和群众见义勇为两个方面事迹,宣传了好人勇斗坏人,深得人心的思想。被人们誉为新时期的“刘胡兰”的湖北枝江县桂花信用社潘星兰、杨大兰,勇斗持刀歹徒,用鲜血和生命保护国家财产。她们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宣昌  相似文献   

13.
《新华日报》三月十三日第四版有一篇题为《许文强何许人也?——小议“上海滩”(作者黄幼帆)》的文章。该文是围绕“许文强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来展开议论的。看了文章内容,才知道文不对题,误用了文言词句“何许人也”。因为作为文言实词的“许”主要有以下四种解释: 1、答应、允许。△“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西  相似文献   

14.
你是我儿子。你的荣誉是三岁半那年赢得的。那是1993年。那时,你堪称纯洁的心灵、善良的天性,曾使多少有学识的成年人自惭和愧疚!有个耍猴人为了挣钱,用皮鞭抽迫小猴子头顶砖头单腿独立,你看到了,挣脱妈妈的手从围观大人的腿缝儿钻进去,冲到耍猴人跟前扭住皮鞭就夺,撕扯中哭闹着怒骂大人都是坏人。围观者都是大人。大人稍一愣怔,便哗哗地给你鼓起掌来!在我心里,这类故事只不过为传统人性论者“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多提供了一个实证支  相似文献   

15.
陈淑贞 《出版参考》2007,(6X):30-30
忘了是在哪里看过一句话,意思是:坏人做坏事不一定会得逞,但许多伤人的事常是好人的善意所促成的。许多时候,善良的出发点却导致了令人深感遗憾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高燕 《新闻通讯》2014,(2):62-62
这些年来,《张家港日报》挖掘采写了不少“好人”,为张家港提供了生动的公民道德样本。特别是近三年,几乎每天都有一个“好人”与读者见面,在这些“好人”中,有10人登上了“中国好人榜”。每一位“中国好人”的背后,都有一部打动人心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7.
刘涌案改判之争的两种正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同时需要两种正义。程序正义保障的是个人的权利,实质正义建构的是扬善除恶的公共秩序。既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是两种正义分别追求的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   

18.
夜读夏衍同志的《悼念田汉同志》(见《收获》一九七九年第四期),作者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提出了一个“为尊者讳”的问题。写道:“中国古来就有为尊者讳、为亲者讳的说法,也许由于这个原故,现在传开了‘在批判会上无好人,在追悼会上无坏人’的说法。也许也就是由于这个原故,在我们中国的文苑中,有短  相似文献   

19.
北京一家大报在纪念“六一”儿童节时,发表了一篇社论,题目是:《每位公民都要为儿童做文明表率》。显然,这个题目是有错误的。“公民”不是“大人”和“好人”的代名词。根据宪法规定,凡具有我国国籍的人都是我国公民,未成年人(包括婴幼儿),被剥夺了政治权利的人,也是我国公民的组成部分。因此,每位公民未必都能做“文明表率”。凭想当然来理解法律用语,就会出差错、闹笑话。由于缺乏法律  相似文献   

20.
王胜  刘刚 《青年记者》2004,(7):42-43
读者对一份地市党报的印象,就像我们对一个人的印象一样。一个好人变坏了,人们对他的印象往往改变得比较慢;一个坏人变好了,人们对他印象的改变也往往比较慢。除非有非常特别的事件发生,令人骤然改变印象。印象的改变相比实际情况而言总存在一定的滞后,这就是“印象定势”在作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