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人类自身潜能的发挥,而在人类所有的潜能中首推人的创造潜力,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已成为各国教育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这一要求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对于创造力的研究,因不同的研究者立足点不一,对其理解也有差别。尽管如此,当代对创造力的研究倾向于将创造力看作一种认知、人格和社会层面的综合体。依此,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策略包括认知策略、…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的教育要承担起培养有创造力的学生的任务,需要解决一些什么重大问题?第一位的是转变教育观念,也就是摒弃旧的教育观念,确立新的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3.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就教育问题做了决定,其中规定:“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家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段表述中,对我国教育最具指导意义的就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一点。正是这一点指出了我国教育长期存在的弊端,同时指明了我国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从事我国教育改革,就要抓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要点。本文拟从几个方面就这个问…  相似文献   

4.
<正> “二十一世纪是智力战”。智力战的决胜因素是创造力。这就要求教育主动适应新世纪挑战培养跨世纪创造性人才。陶行知先生很早就掷地有声地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天地,天天是创造之时,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步吧”的创造宣言。中师作为教育母机,要坚持三个面向,做到两个主动适应,借鉴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创造力,无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时代的发展已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推到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最前沿。对于关系到中国教育前途的这一战略问题,我有如下思考和见解: 一、创新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1、创新教育的内涵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因此,创新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内  相似文献   

6.
探究始于热爱智慧,终于拥有智慧。这也是新教育对受过良好教育的学生的期盼:学生不仅拥有知识,更拥有智慧。  相似文献   

7.
创造力培养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高职学生创造力可通过创造性思维教育、艺术教育、学习方法教育、技能教育、个性化教育、品质教育等方面加以培养,从而为社会培养具备创新素质的应用性人才。  相似文献   

8.
我国面向21世纪振兴教育的行动计划中明确地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从幼儿教育到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共同任务。创造力,是指在一定动力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初中语文教育应当成为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益的途径。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创造的世纪,需要一大批敢于探索、会创新的创造型人才,这使创造力教育成为必要。教育如何开发人的创造力,已成为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作为一名小学的语文教师,该如何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本文试进行简要探索。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育不再一味追求成绩和分数,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是主要组织部分,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师应该从自己做起 ,改变以往的思维方式 ,做一个有创新意识的人 ,影响学生。学生耳濡目染 ,自然也就喜欢创造 ,勇于创新。所以 ,在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合适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一、激发兴趣  教育史上最早给兴趣下定义的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他认为 :“兴趣 ,一般是表明教育应该引起的某种活动的特点。”“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兴趣是引发人们进行活动的动力 ,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也是引发创造思维的一个重要主观条件。这种兴趣是把思想、情感和意志综合起来的一种心理状态。人们对一件事情感兴趣并能…  相似文献   

12.
论教育理念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学校教育限于传统知识观的制约。往往缺乏应用性、个性、宽容精神和民主精神。文章从教育理念出发。通过实例和比较分析,得出在新的形势下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末,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以技术课程的形式在我国中、小学推广,这表明我国开始将培养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和个性创造力作为一项正规课程引入教育领域。探索出一条适合各年龄层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的教学思路是信息技术教材编写所面临的新问题。美国哈佛大学企业管理学院心理学教授阿玛比尔常年致力于创造性心理学的研究,她对影响创造力发展的主要因素的分析与归纳为我们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让我们看到了在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应遵循的普遍规律。在将阿玛比尔三结构理论应用到设计信息技术教材编写思路时,我们发现以往熟悉的教学模式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创造力是一个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最高表现形式,属于能力的范畴。学生能力的培养可以在教育活动中完成。在目前的高职教育中,教师可通过对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练习,培养学生的创造人格,加强对其创造力的培养,从而达到学生良好智能的开发和形成优秀个性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人的创造力是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和锻炼得来的。它受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教育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因素。体育教学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面向21世纪振兴教育的行动计划中就明确地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从幼儿教育到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共同任务。人才,尤其是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民族振兴的关键。作为基础的基础,我们的语文教育,当然责无旁贷,应当成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徐勇 《江西教育》2001,(3):22-23
新诗,在 1998年以前一直被视为高考的盲点。但近两年高考对新诗的不断注重,为新诗教育展现了无限光明的发展前景。如果说, 1999年高考命题首设新诗鉴赏题型是新诗教育发展的一道曙光,那么, 2000年高考新诗题量的进一步增大和作文文体的全开放则是新诗教育发展的一轮喷薄而出的朝阳。这无疑为语文教育开拓了一个新天地。   1999年高考首设新诗鉴赏题型,将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的抒情短诗《我热爱这土地》搬上了语文卷,从而打破了高考由古诗一统诗歌天下的局面,为新诗教育注入了活力,对促进新诗教育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00…  相似文献   

18.
创新教育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善于挖掘教育因素,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以激励学生参与创造,使语文学习和创造性思维训练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苏霍姆林斯基的创造教育思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进行创造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多方面的天赋和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品质。创造教育的基本内容有:创造意识教育、创造毅力教育、创造力培养、教会学生学习和世界观教育。上思维课、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以及发现和培养创造性教师,这是实施创造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课堂教学中 ,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已成为当前各国教育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 ,要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 ,整体推进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把握好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对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是一大贡献。当代对创造力的研究倾向于将创造力看作一种认知、人格和社会层面的综合体。因此 ,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时 ,应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在认知、人格和社会层面的整合中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我们认为 ,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策略包括环境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