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春梅 《新疆教育》2013,(11):53-53
本文又重新温习韩愈的《师说》内容,尤其对“传道、授业、解惑”又与新的理解和体悟,其实这也是如今高效课堂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即思德教育目标,知识技能目标和突出重点、破解难点目标。同时略议这些课程目标的如是达成还须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社会环境。说明无论“传道”还是“授业”,离不开家教的职责。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育人工程,关乎着民族的未来。教师的学术水平的高低和品德的好坏,决定着国民的素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表明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还要传道,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文章从教师的劳动特点,阐述了教师不仅要"学高"还要"身正"。  相似文献   

3.
王晓芳 《考试周刊》2012,(42):56-56
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传道"、"授业"、"解惑"任务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完成学业、发展智力、丰富情感、形成高尚审美情操的主要阵地。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达成教学目标,又让学生多学,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1.小学语文导入设计1.1提问的含义提问是一门科学,是一种教学艺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只有苦心研究、精心设计,提问才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要谈职业教育的质量,我想先讨论一下教育的本质是什么。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也就是教育要达成这三方面的提升:目标、方法、行为。上等根器的学生,目标明确,方法正确,老师只需解决其具体难题,即解惑;中等根器的学生,老师需要辅导其学习方法,即授业;下等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教学中,课堂这个"场"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是师生相互作用的磁场,是检验教育是否有效的检验场,是传递文明、爱人育人、凝聚希望的实践场……那"场"中的元素有哪些?又怎样挖掘、综合运用这些元素来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场"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之间,在这中间地带有无一种生成性资源来架构课堂教学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桥梁?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一初探。  相似文献   

6.
张斯琼 《成才之路》2010,(28):I0006-I0006
韩愈的《师说》中说到,教师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就是要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而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坚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历史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学科和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教师要使用语言去"传道、授业、解惑",去传递信息、情感,塑造学生圣洁高尚的灵魂,去实现教育、教学目标。那么,语文教师在运用语言时,有哪些艺术技巧呢?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其"传道"、"授业"、"解惑"任务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完成学业,发展智力,丰富情感,形成高尚审美情操的主要阵地。早在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指出:"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这种以"少教"达到"多学"的愿望,是历代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这种目标的追求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教学效率。若严格按部颁教学计划执行,每星期的语文课时数相当有限,有的一个星期只有六节,最多的一年级也不足十节。课堂教学时间也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达成教学目标,又能让学生多学,这是老师们探讨的热门话题。基于此,对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笔者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教育"本身包括"教学"和"育人"两个方面。正如唐朝文学家、思想家韩愈在《师说》一文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将"传道"的任务放在首位,要求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授业""、解惑",更要"传道"。现如今,教师更应担负起教书和育人并举的双重任务。而语文教师在这一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刘红梅 《考试周刊》2010,(34):59-59
新的教学理念和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平等学习中的合作者和学习者。  相似文献   

11.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所谓传道,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进行思想品德和政治思想教育。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认识到,只有与心灵对话,同思想碰撞,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现在教师面临的不是"个人尊严"下的绵羊,而是在蜜糖里泡大的被家庭宠坏的一代。他们单纯、幼稚、热情活跃、  相似文献   

12.
从"知识型"教师到"生命型"教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传统的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韩愈把教师的职责定为“传道、授业、解惑”。古代社会,教育主要是伦理道德教育。“文以载道”,当时的知识主要是伦理道德知识,而非科学技术知识。这样“,传道”其实也是通过“授业”来进行的,教师的“授业”本身就是传道。所谓的“解惑”,也就是解决“传道”和“授业”中学生的疑惑,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道”,掌握“业”。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三件事,最终就统一为一件事:“授业”。“授业”乃以知识为对象,以掌握知识为教育的目的,教师以传授知识为己任。在“授业”中完成“传道”的任务。这是一种典型的…  相似文献   

13.
课堂必须是学生真正的生活,学生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理想的课堂应该充分释放教师的智慧、激情、潜能和创造力。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课堂教学已不再仅仅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层面上,越来越多的教师正孜孜不倦地追寻着心中的理想课堂。我认为一个理想课堂,或说一个好的课堂,本质应该是"有效",也就是一课有一课的收获,每一节课的目标达成度要追求效益最大化,而且应努力体现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让学生在走出校门时仍能对世界充满好奇。"这是21世纪的教育主题。而"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一著名论断,使我们的教育长期被定格在"解惑教育"的水平上,因此"解惑"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把内心充满"疑惑"和"问题"的学生,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民办高等院校在竞争中生存发展,竞争的核心在于改善教育质量,竞争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素质。民办高校教师应达成:应志、传道、授业、解惑、果行五种基本职能。  相似文献   

16.
付碧超 《考试周刊》2009,(31):140-141
传道、授业、解惑已不再是今天大学教育的全部内容,正确引导大学生由"校园人"向"社会人"转型成为社会对大学教育的更高期许。体育运动在完善大学生人格个性,增强其适应社会能力、培养其社会规范意识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对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有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韩军 《成才之路》2011,(25):81-81
师生关系同一定的经济基础相联系并为之服务。从远古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道尊严"到现代的"以人为本",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这一关系处理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方银 《贵州教育》2011,(21):13-14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教师的教育理念、学识水平和教学技能,正在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并将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已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需求,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育技术,不断更新与丰富知识  相似文献   

19.
谢过房 《成才之路》2012,(23):33-34
韩愈在《师说》里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传道"摆在为师的首位。我想:这里的"道"无外乎就是方向、方法、道理和道德。也就是说作为老师,给学生讲清人生的方向、做人的方法和道理,以及培养高尚的道德是"授业"和"解惑"的前提,我觉得班主任老师更应如此。那么,作为班主任该如何去做好这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0.
余佳 《成才之路》2010,(7):77-77
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班主任、各科任老师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使命逐渐转变为学生获得知识的导入者、实践活动的组织者、能力培养的参与者以及学校各项措施的落实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