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见刘艳峰,这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的副院长与想象中科研工作者的形象完全相符:细边眼镜,谦逊、温雅,颇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味道。投身建筑节能领域多年,他严谨、执著的学风深受同行推崇。采访中,他的语调平和,思维活跃;当论及自己从事的专业,他的语气不禁变得热切而充满感情。  相似文献   

2.
碳—石墨材料研究,这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在众多已经散发夺目光彩,华丽的科研长巷中,它则有些角落的感觉。然而就在这样一个"角落"中,却有一个默默无闻奋斗了二十多年的人,他看到了角落的价值,他深信,角落终会被太阳照耀,角落终会在眩目的长巷中散发它独特的魅力。他就是碳—石墨材料研究专家,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李铁虎博士,在一个春意盎然的上午,我们有幸采访到了李铁虎教授,也走进了他内心那个神秘的"角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德温特创新索引为数据源,对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技术布局态势进行多个维度的领域特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在沿线国家专利技术领域的集中度和频数—排序随时间演化均表现出"V"字趋势,在2015年后逐步向少数技术领域集中。"时间—领域"分析表明计算机技术和电气机械设备成为"主导—成长型"领域,我国企业在该领域专利申请量大,发展势头稳定,是支撑技术布局的重要力量。与其他科技强国相比,中国在沿线国家专利申请没有绝对优势领域,在21个子技术领域中相对差距较大,但在计算机技术和控制等子领域有较好的相对优势。本文研究结果为"一带一路"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制定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利用"与"探索"这一对概念成为组织学习与技术创新领域研究的共同焦点。分别解释为利用式—探索式学习与渐进性—突破性创新。这其中出现了许多混淆与重叠,主要表现为两类学习与两类创新之间关系视角的混乱。通过对相关领域国内外主要文献全面、系统地归纳,最终厘清了"利用"与"探索"在这两个领域中的三种关系视角:对应、融合和过程—结果。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李雪 《科学中国人》2006,(10):76-79
几百米高的建筑,想来都有点“高处不胜寒”,陈祥福是著名建筑结构专家,也是我国超高层建筑领域的专家,是个经常仰着头和高空打交道的人。没想到,年过六旬的他,却很谦和、很善谈。岁月的磨砺让他不断追求,智慧与自信却不问世事变迁的依旧年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后殖民理论下霍米巴巴提出的文化身份建构理论出发,解读"广岛—日本‘最具活力’的城市"一文,分析该篇文章中,撰笔的美国记者与他笔下的广岛市民在广岛实现的不同身份认同,并通过"自我"与"他有"的建构,进一步剖析不同文化身份在混杂的文化背景中作出的交流与协商。  相似文献   

7.
"博学笃行,进德修业",这是安阳师范学院的校训,也是该校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特聘教授崔海涛所奉行的信条,他勤于思考,在教学上"用心教书,用情育人";在科研中"不唯书,不唯上,勇攀高峰,敢于创新"。这些,从他在量子信息物理领域的研究中可见一斑。立足大背景寻求新发展量子信息物理,顾名思义,这是一个由信息科学与量子力学学科交叉产生的、全新的研究方向。"这门学科的出现有其重要的意义。"崔海涛介绍,  相似文献   

8.
王波 《知识窗》2008,(12):32-32
1482年,米兰大公鲁多维柯·斯弗查收到了一个陌生男子的来信。31岁的男子在信中列举了自己的各种才能,自称他专长的领域包括桥梁与灌溉渠道的修建、军事武器与军事建筑的设计,以及绘画和雕塑。  相似文献   

9.
正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海漫漫,很多人穷其一生都难在一个领域里有所建树,终碌碌无为,草莽而终。而复旦大学信息与工程学院光科学与工程系的青年研究员马炯用他一半技术、一半生物的双向科研成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科研工作者如何在两个领域都有所成就。初见马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肃。他坦诚、开朗、爱笑,直言不讳,又分寸有佳。他聊星座,说自己能在两个领域里吃香大概是"托了这个双子座的福";还笑言自己是追星族,并拿出  相似文献   

10.
正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出生于1919年,他是美国当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社会学家,在政治领域、社会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均有突出贡献。虽然丹尼尔的思想并不如德国一些哲学家的思想那么"隐晦难懂",但是要准确、全面剖析丹尼尔的核心思想与文化脉络却殊为不易。丹尼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是后现代文化理论之一,在其建构的思想"大厦"中有着突出价值,不仅重点论述了文化的含义,更是突出现代与后现代文化思想、宗教文化功能等方面在文化进程中的核心地位。丹尼尔在其"后工业社会"理论中对后期现代文化进行了批判与修复,立足在符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必定可以出色地完成每一项研究,即便是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的领域。愿我们在各自不同的研究领域中继续这份严谨与执着。——张藜"叮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电话里传来悲伤却坚毅的声音"父亲走了,走的很安然,他不让开追悼会,只让我联系你们,把他留下的所有资料捐赠给采集工程。"陈学溶先生,这位百岁科学家、采集工程最年长支持者的临终嘱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月25—2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45期"双清论坛"——"仿生材料与器件"学术研讨会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来自20余所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50余位化学、仿生科学、生物学、材料学、纳米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此次论坛。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中有13位中国科学院院士,10位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围绕"仿生材料与器件"这一主题,结合国际在仿生领域的研究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就仿生材料与器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研讨,并对该领域今后的优先发展方向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技术体系演化的"要素—结构—功能—成本"视角,使用德温特专利数据库检索出丰田混合动力汽车专利数据,通过关键词提取工具对全部专利文本进行数据分析,得出镍氢电池以及结构组成部件是其核心要素;然后对丰田混合动力汽车系统的"新要素突现——镍氢电池的突现"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丰田1998—2016年间的镍氢电池专利数量占全球专利数量的比例分析了丰田在镍氢电池领域的优势,进而分析了丰田在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领域、电池领域、系统安装与布置领域等核心技术开发领域占据明显的优势。最后,对丰田混合动力汽车技术演化的4阶段"新要素突现—新结构涌现—功能显著提升—成本显著下降"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其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他是一名建筑师,有在世界一流的跨国工程咨询公司和建筑师事务所工作和担任高级管理职务的丰富经验;他有前瞻的目光,国际化的视野,更有对建筑文化领域持续创新的理念;他是一名知识分子,有文化批判意识和对国家的强烈责任感。27年的职业生涯,他积累了丰富的工程项目咨询、设计和管理经验,对建筑文化具有深刻的理解。他,就是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英国皇家特许资深建造师--罗隽博士。  相似文献   

15.
闵乃本院士和他的课题组19年磨一剑,使得他从事的研究领域从冷门变成了在光电子、声电子、材料科学的交叉领域中一个最重要的国际热门.在他身上,有着当代许多中国人所匮乏的东西:从"职业精神"升华为"志业精神".闵先生最可贵、最感人、最有昭示作用的,是他用类乎朝圣的生命旅程诠释出什么是科学家、学者的内在品质,而这在当下这个充满了喧嚣、浮躁、作秀、急功近利的时代尤显得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6.
李正兴 《学会》2011,(3):57-58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美术专业委员会的科普创作活动很活跃,尤其是科普漫画创作。最近几年来,先后举办了《警钟长鸣》、《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科学发展》、《精彩世博,文明先行》等漫画展览,有的还成为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览中的精品,有的还赴外埠巡展。在这些活动中有一人功不可没,他就是被誉为"科普漫画人"的漫画家顾世鸿。  相似文献   

17.
正他的研究领域和范围比较广泛,主要侧重于节能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他的诸多研究中,尤以在国内暖通领域取得的成就最为卓著。30余年,作为我国该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他最大的愿望是用几十年如一日、精益求精浇筑的工匠精神赋予现代建筑全新的意义。他就是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建西北院")暖通总工程师、院副总工程师、绿色能源与建筑低能耗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周敏。自20世纪60年代随父辈来到大西北支援国家建设,历经50年,周敏已成为"一带一路"倡议建设西北的主力军。入行35  相似文献   

18.
"男人与男孩惟一的区别在于他们玩具的价格。"多年前有位哲人这么说过。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绝对想像不出21世纪集成了高科技的精巧玩具,与他见到的玩具是多么不同。马克·特尔顿就是改变儿童玩具概念的人之一,在人工智能领域,他被称为唐吉诃德式的人物。  相似文献   

19.
他是中、美、日、韩等国8项专利的拥有者,也是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还是多个著名国际会议和顶级国际期刊的核心成员。在曾兵眼中,他所从事的信号处理领域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其中图像视频处理这一方向让他如痴如醉,更让他20多年如一日沉浸其中,不断前行。  相似文献   

20.
正2005年的一天,北京某大医院来了一位年轻的病人。医生用抗生素给他治疗时,却意外地发现,任何一种抗生素—包括威力最强大的万古霉素都没有疗效,结果这位病人不治而亡。为什么会无效呢?百思不得其解的医学专家们解剖了他的尸体,最终的发现更惊人—他的肠道中有多种对抗生素"百药不侵"的"超级病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