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人生着色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大人物为自己的人生着色尚且如此,那我们普通人呢?  相似文献   

2.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笔者认为,不仅做学问和成就大事业这样,高中政治课教学也经历着这三种境界,这也是政治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  相似文献   

3.
集腋成裘     
2002年第1期诗词: 《人间词话》一段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相似文献   

4.
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及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教书育人者亦然,需要自信--自励--自强.  相似文献   

5.
读书三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此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相似文献   

6.
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里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  相似文献   

7.
教学三境界     
平和 《教师博览》2003,(10):9-9
“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是我们熟知的著名学者王国维的“三境界  相似文献   

8.
与文学相比,科学研究多了一个验证期 清末大学者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相似文献   

9.
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三重境界常被用之于形容读书做学问的程度,即评价学术研究之过程。但评价学术研究之结果,则应是另外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乃求真,代表的是科学性;第二重境界乃求善,代表的是人文性;第三重  相似文献   

10.
“两界”与“三界”夏守柱清人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相似文献   

11.
季羡林 《教育》2010,(12):60-60
王国维在他著的《人间词话》里说了一段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相似文献   

12.
近代学者王国维先生曾在《人间词话》中谈到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要经历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相似文献   

13.
治学有三境界.王国维在从间词话》中所说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常为人称道:“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相似文献   

14.
崔洪 《内蒙古教育》2012,(18):16-17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班主任指导班级工作也应有"三种境界"。  相似文献   

15.
清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者、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简言之,就是“苦苦等待、寻觅目标——咬住目标、为之潜沉——上下求索、豁然有得”。  相似文献   

16.
纵观海子诗歌及其短暂的一生,不难发现其内在发展的趋势与王国维先生的人生"三种之境界"的第一境、第二境是相符的,这种相符之处可以将王国维的"境界说"概括为一个花瓶来结合分析:第一境为海子开始诗歌创作(1980年)至1985年,从瓶底上升并扩大至瓶腰;第二境为1985年至1989年,继续从瓶腰上升并收缩至瓶颈;王氏的第三境可划分为从瓶颈扩大至瓶口之外,包括天、地、时间和人相融合的一个整体,海子在通过第二境后并没有顺利地从瓶颈展开进入第三境,而是跃入了第三境之外一个不可知的地方——"黑洞",但终其诗歌追求,海子毕生都在向着王国维所言的第三境不断逼近,他所具有的这种长远目光对现代诗歌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了治学经验,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一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相似文献   

18.
记得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对学习三境界作过这样生动的描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第一种境界比喻人们未进入学习之前所进行的目标选择;第二种境界比喻人们为了追求学习目标,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劲头;第三种境界比喻人们经过刻苦学习之后,豁然开朗,终于取得了学习的成功。王国维所说的学习三境界,在今天对人们也不无启迪。首先,人们要…  相似文献   

19.
共通的门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的宋词集句,选得巧妙,“三种境界”,使人想到做学问的共通门径.  相似文献   

20.
李志进 《广西教育》2015,(5):120-121
纵观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但凡学有所成者,大都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笔者经过十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感慨此三种境界应用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确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妙析】概括了以西风刮得绿树落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