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我国古籍中,有许多关于善相的人的记载。熟知的是《战国策·楚策》所记的伯乐相马的故事: 有一次,伯乐路过虞坡地方,看到一匹马,卧伏在盐车下面。马的四条腿直挺挺,膝部骨折脱了臼。一条尾巴不能灵活摆动,硬棒棒地向下垂着。有些部位的皮肤已经溃烂,脓血淋淋滴湿了地面。浑身直冒冷汗。马的神情显得十分疲惫。伯乐是个善于相马的,凭他的一  相似文献   

2.
大饼星     
  相似文献   

3.
庖丁、伯乐,这是为人们熟知的两个智慧的人物,他们的智慧技巧为人们津津乐道,可是他们的姓和名却不是人人都清楚的。 《庖丁解牛》篇中的“庖丁”,高中语文教材注为:“庖,厨师。丁,厨师的名字。”有的选本在翻译这段文字时,索兴保留“庖丁”二字,这实际上将“庖”和“丁”当作了一个人的名和姓来对待,这更是笑话。《文言散文的普通话翻译》把“丁”字当作“旧指从事某种劳动的人”,即当作一个普通名词来理解,也回避了这个“丁”字的翻译。我认为“丁”不是名字,也不是泛指一般的人,而是姓。生活在那个时代中的下层人物,有姓而无名是常有的事。因此,我们可以把“庖丁”理解成“姓丁的厨师”。  相似文献   

4.
伯乐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坐而论道的文章常有,解决实际问题、管用的文章不常有。我们的教育研究不是缺少真理,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真理的眼睛。作为学术期刊编辑的最高境界就是发现千里马,即发现优秀文章和优秀作者。本刊一贯坚持的三审、双盲审等审稿机制为选择优秀论文提供了制度保障,但是由于教  相似文献   

5.
伯乐     
赵昴  吕士民图 《高中生》2011,(12):40-40
伯乐不可能将笨驴相成千里马,却可能将千里马使唤成骡子。  相似文献   

6.
伯乐     
春秋中期,秦穆公时候,有个善于识别马匹的人,姓孙名阳,字伯乐,后人都称他为伯乐. 这伯乐确实有一双慧眼.他可以从那些很不出众的马中挑选出良马来,所以当时非常有名,成为了人们称赞的相马专家.  相似文献   

7.
不同的目光,源于不同的心境。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各地各校文学社团越来越活跃,为了及时反映文学社团的活动,从本期开始,特推出一个新的栏目“文学社团”,下设三个子栏目:“社员秀”(重点推出有一定写作特长和成就的文学社社员,每期原则一人,刊登其个人照片一张、百字内简介一份,作品一组)、“社刊拔粹”(每期专门从各地文学社社刊中选拔优秀作品一组,每篇作品前刊封面书影)和“社团接龙”(请各地文学社社员续写)。  相似文献   

9.
文雨 《甘肃教育》2010,(14):1-1
两千三百多年前,一个孤独的灵魂徘徊在汨罗江畔,继而消失在滔滔江水之中。他放弃了对这个世界最后的留恋,去追求一种永恒的解脱。但他没有想到的是,恰恰因了这一决绝的举动,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哀婉、凄美的一笔,千百年来一直得到人们的追忆,不仅演绎出很多美丽的故事和传说,也因此而产生了一个美丽的节日。  相似文献   

10.
嵇康提出"声无哀乐说",认为音乐本身没有情感属性,所谓"哀乐"、"喜乐",是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其中。易中天先生讲"声无哀乐说"时举《东方红》作为例子,说它改编自陕北民  相似文献   

11.
12.
也许大家早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甲、乙两人,相互打赌。甲说,如果他送给乙一只精致的鸟笼,乙一定会买来一只鸟与之相配。乙不信,便把甲送给他的鸟笼挂在客厅。后来,每当客人来访,见了那只空空的鸟笼,都不由好奇地问,鸟笼里的鸟到哪里去了?问的人多了,乙果然不由自主地从市场上买来一只鸟放进了鸟笼。事后,乙怎么也想不通,自己怎么会被一只鸟笼牵着走呢?最近,我还听过这样一个故事。18世纪法国哲学家丹尼斯·狄德罗,有一天朋友送给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红色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穿着它在家里找感觉,他发现家具的风格有些不对…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除了法定的节日(新年、国庆等)外,还有很多节日和孩子有关。因此而送卡、送礼是十分常见的事。市场上为各种节日、场合出品的贺卡多得让人眼花缭乱。相应的各种档次的礼物更是令人应接不暇。礼品的包装也很讲究。对孩子们来说,礼品的来源还有一个:自己制作。那么孩子们,也包括我们这些成人后才到美国生活的大人是怎么学习过节和送礼的呢?  相似文献   

14.
阴法鲁先生在《漫谈文化史知识》一文中指出:“读古代文史著作,如果不熟悉当时的社会生活,就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文字虽然部认识了,但对内容却不理解,甚至还会引起一些幻觉或错觉。”现行小语教材涉及文化史知识虽然不多,但真要弄个清楚明白,也并非十分容易,只要稍一疏忽,  相似文献   

15.
择校,纠缠折磨中国基础教育有些年头了,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置若罔闻,专家学者循循善诱也无济于事,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如今已由择校演变为择班、择师,甚至择座位,即使是首善之地的北京,教育相对发达的东南地区也不能例外。  相似文献   

16.
高中语文第三册《谋攻》一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北京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编的《辅导与练习》答案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题目‘谋攻’”.我认为这个答案不妥.论点应是一个判断,用判断句来表达.而“谋攻”仅是一个词组,词组一般只能表达概念.同时,答案还把文章的标题、论题、论述中心与中心论点混淆了.议论文的标题、论题、论述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含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所示: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许多场合都谈到“朴素”这个概念,但它的涵义却逐渐地被简单化甚至是丑化了。“朴素”就是“朴素”,它应该是简单明了的,也不必附加任何独特的意义,更不用将其理解为—种社会道德上的要求。作文的朴素应该而且必须成为一种基本的原则:不仅是因为所  相似文献   

18.
40年来虔诚信奉上帝的老牧师 ,突然遭遇了洪水围困 ,他一心只等着上帝来援救 ,先后拒绝了好心人开过来的船和飞机 ,最终被滔滔洪水淹死了。老牧师可救而未救 ,能活而不活 ,其心念之拙 ,令人扼腕。想到俗世中的我们自己 ,老牧师的境遇也可谓我们的活写真。生活的“洪水”无处不在 ,每一个心中有所渴念的人都希望摆脱困境 ,让生命升华 ,可是 ,我们又有几人能不像老牧师那样犯傻呢 ?我们经常说 ,上帝是公正的 ,赐予机缘 ,不会有所厚薄。然而 ,在现实境遇中 ,有人得志 ,有人失意 ;有人登天 ,有人入地 ,演绎着迥然不同的命运。这只因我们自己在那…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曾有过12年的教师经历,学校、教室、讲台、教案、黑板、粉笔、教鞭,曾与我朝夕相伴,记录着我教书育人的苦乐年华,以致于我被调到教育行政部门工作后的一段很长的时日中,都难以割舍对讲台、教桌的那份特殊的感情。我曾用最美好的语言和情感歌唱过讲台,其记忆之深,至今还能出口成诵:“上讲台啊,话讲台,讲台宽阔连天外,满腹话儿如黄河水,不尽心潮滚滚来。上讲台啊,话讲台,辛勤园丁的工作台,台上脚印迭脚印,黑板字迹一排排。上讲台啊,话讲台,辛勤园丁的耕耘台,采撷百花化甘露,浇灌小荷花似海。上讲台啊,话讲台,讲台也是…  相似文献   

20.
纳谏、用人及其他辽宁省农村实验中学陈广远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开明的封建皇帝,他善于纳谏,善于用人,因而备受后人的推崇。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支龄和杜如晦做宰相,人称他们是“房谋杜断”。他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魏征做宰相时给他提出了二百多条建议,他都接受了,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