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验算是计算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小学生在计算中出现错误,大多数是没有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造成的.调查显示,小学生普遍缺乏验算的意识和习惯,验算流于形式,事倍功半,达不到效果.改善小学数学验算现状,要转变教师的观念,激发学生验算的兴趣,教给学生多样的验算方法,提高验算的效率等.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应该进一步重视学生验算意识、习惯与验算能力的培养。因为,验算习惯与验算能力已成为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成绩的重要制约因素。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学生式题计算错误以及应用题解答错误,往往不全是因为不会算或不会做,而是因为没有验算习惯和缺乏验算能力造成的。如果学生题目做完以后,能够随时加以验算,许多错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3.
拯救验算     
验算对于计算而言,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不仅能够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品质。但是,很多学生不愿意验算——如果题中一旦没有明确要求验算,学生绝不会"多此一举"自觉验算。部分学生对于验算有一些错误的认识:一、算错了没关系,反正后面有验算。很多学生在计算的时候想:先把得数算出来再说,对错先不管,反正后面有验算候着。于是,学生不再仔细  相似文献   

4.
多位数乘除法的验算,可采取求有关数的各位数字的和为一位数进行验算的方法(简称求和验算法)。运用这种验算方法,可化繁为简。在学生掌握乘除运算中的验算关系,运算定律或性质进行验算的基础上,可将这一方法教给学生。  相似文献   

5.
(一)加法的验算小朋友,你在进行加法运算后,进行验算时,是不是觉得没有较好的验算方法,或者是验算方法很繁琐?特别是进行位数较多的数之间的加法验算时,会不会感到很困难?那么,就让我来向大家介绍一种快速而且简便的验算方法吧!  相似文献   

6.
验算教学是应用题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不但要向学生强调验算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教会学生正确、有效的验算方法。(一)用“估计法”验算验算时,看计算结果是否符合题意。是否符合生产、生活实际。如果两者不符,可以肯定此题有错。这种验算方法就是“估计法”。使用“估计法”,首先要让学生熟知一些常用数据。  相似文献   

7.
林群谦 《教师》2012,(17):83-84
笔者发现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缺乏自觉验算意识和习惯的现状。比如在课堂练习中,经常看到学生一旦完成后就举手喊道“老师,我做好了”,而不会去检查自己的解题过程;在讲评课外作业或试卷中,也经常发现学生一拿到作业或试卷就会大喊后悔,因为许多错题都是可以通过自我验算避免的。验算似乎成了一个累赘。有的学生甚至为了应付验算,竟会出现“假冒伪劣的验算”——从计算结果与验算结果来看是一致的,但与正确答案又不相符。验算纯粹是一种应付。  相似文献   

8.
计算的基本要求是算得正确、迅速。要正确就应做到题题验算;但是,用逆算的办法验算很费时间,不够迅速。我在“弃九法”验算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可以使验算简便。现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9.
漆红燕 《教师》2011,(12):28-28
出错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作业做完了,家长老师都会要求学生检查,特别是考试,更会要求学生认真检查、验算,大家越来越重视学生验算意识、验算习惯与验算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我注意观察发现有的学生从头到尾看一遍就认为检验完了,有的却从头到尾再算一遍……实际中学生也明白要检查验算,但有的学生说,老师我怎么就检查不出我自己的错误呢?学生应如何检验如何验算呢?  相似文献   

10.
出错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作业做完了,家长老师都会要求学生检查,特别是考试,更会要求学生认真检查、验算,大家越来越重视学生验算意识、验算习惯与验算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我注意观察发现有的学生从头到  相似文献   

11.
自我检查能力是完成效果反馈的重要保证,而验算能力又是进行自我检查的重要组成部份。因此物理教学中应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验算能力。下面谈几种培养学生验算能力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利用“逆推法”进行验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利用验算教学培养还原意识,是小学阶段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常见的方法。然而,实践证明,学生对不同作业的区别对待以及验算方式的选择都表明,他们不了解验算的内涵特质及其价值所在,对于验算只属于浅层次的认识。因此,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要从教师转变观念开始,将验算教学上升到“培养儿童逆向思维能力”,优化教学设计,通过质疑引导,营造自主验证的探索氛围,深化学生对验算的认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乘法验算最让学生们头痛:做出一道乘法题,要想知道对错,必须用除法验算,别无选择。有没有好的验算方法呢?我在这里介绍一种验算方法供数学教师及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4.
解答应用题必须验算,而学生由于没有养成验算习惯,不懂验算方法,即使要他们验算,也只是看看计算结果是否正确,没有认真考虑列式是否合理,解答结果是否与题意相符合。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把应用题的验算方法教给学生,培养学生自我验证的能力。针对小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的特点,我教学生用改题验算法来验算应用题。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简单易学,不仅能使学生准确地判断解答是否正确,而且能使他们一题多练,进一步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一、让乘、除法的意义在计算中发挥验算功能一般情况下,我们在验算整数、小数和分数乘除法的积或商时,总是利用课本中所介绍的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进行,但事实是学生对这样的验算方法并不热衷。从他们的作业过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如果题中一旦没有明确要求验算,学生就决不会“多此一举”自觉验算。也就是说,他们只有在“白纸黑字”铁的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作业中,经过验算的题目还常出错,这不能不令人思考。1.从学生的作业中反映出,有些学生认为,验算就是用原计算的逆运算再算一遍,至于算出来的结果是否同原题中的有关数据相同,他并不对照。其实,单纯地算一算并不能确定计算是否出错。验算的方法可以有多种(例如:还可重算一遍),但“算”都是验算的第一步,“对照”是验算的第二步。二个完整的验算过程第二步是必不可少的。也只有经过了对照,才能确定计算是否出了错。“对照”这一步教学中要强调。2.对“验算”的理解还应再广一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除法”时,较多地用到了比较的方法。 1.教学“除法的验算”,引导学生探究“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和“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后提问:“验算没有余数和有余数的除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似文献   

18.
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宽度、厚度)大约是1毫米、1厘米、1分米或1米?1毫米的:我知道!1厘米的:1分米的:1米的:算一算(1)下面的题目是小熊猫哈哈做的,请你用验算的方法帮他检查。91验算:720872880834846203224242验算:4150×710501006×8848验算:验算:别忘了帮我“打√”  相似文献   

19.
验算是学生检查解题结果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计算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验算的方法,真正培养学生的验算能力,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20.
浅谈验算     
当前,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没有养成验算习惯和掌握验算方法,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即使计算能力很强的学生,也只有通过验算,才能避免差错。验算的方法有以下几种。重复法——用重复法验算,是将计算过程重复一遍,检查有什么错误没有。这种方法,最好不要重新演算,而将演算的草稿留下,用观察的方法,看演算有无差错。这样不再动笔,有利于思考,便容易检查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