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在三国时期和南北朝时期,我国古籍上就有“避雷室”的记载。据唐代王睿的《毂子》记载,我国汉代就有人提出,把瓦做成鱼尾形状,放在屋顶上就可以防止雷电引起的火灾。在我国的一些古建筑上,也发现设有避雷的装置,法国旅行家卡勃里欧别·戴马甘兰游历中国之后,于1688年写的《中国新事》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当时中国屋宇的屋脊两头,都有一个仰起的龙头,龙口吐出曲折的金属舌头,伸向天空,舌根连着一根根细的铁丝,直通地下。这种奇妙的装置,在发生雷电的时刻就大显神通,若雷击中了屋宇,电流就会从龙口沿线下行泄至地下,起到了保护作用。”由此可见,世界上第一个避雷针是由具有聪明才智的中国劳动人民制造的。  相似文献   

2.
社科文摘     
李莉 《百科知识》2012,(3):41-42
正汉代的双休日制早在汉代,中国就实行了"五天工作制"。唐代张守义《正义》中有记载:"汉官五日一假洗浴也。"我国古代把休假叫作"休沐"、"洗沐"、"洗浴"等。《汉书》上明白记有:"朝奉五日"。还有规定,官员  相似文献   

3.
肖南峰 《百科知识》2009,(11):17-18
自古以来,制造能够代替人类劳动的机器,一直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梦想。远在西周时期,我国的能工巧匠偃师就研制出了能歌善舞的伶人,这是我国最早记载的机器人。春秋后期,我国著名的木匠鲁班,在机械方面也是一位发明家,据《墨经》记载,他曾制造过一只木鸟,能在空中飞行“三日不下”。后来汉代大科学家张衡发明的计里鼓车,三国时期诸葛亮创造的“木牛流马”,  相似文献   

4.
夜市史话     
《百科知识》2010,(1):52-52
我国的集市大约起始于殷、商之际。隋唐时期,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才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夜市。唐朝人方德远在他的《金陵记》中就记载了金陵夜市:“富人贾三折用方囊盛金钱于腰间,微行夜市中买酒,呼秦声女,置宴。”  相似文献   

5.
《今日科苑》2013,(16):108-109
自古以来,养生之道素为百姓所重视。从春秋战国到秦汉这段历史时期,我国学术界产生的著名学派就有"九流十派"之多,因而在学术思想方面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中医养生学也相应兴起,不论在养生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据考古学家推断,远在史前时代人类就已开始使用香辛料了.在我国香辛料的使用历史也是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551~479年,孔子的著作中就记载过生姜的使用.公元1世纪<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过桂皮是被广泛应用的保健药上品.春秋时期,齐国的易牙混合多种香辛料用于烹饪并以"十三香"命名之.  相似文献   

7.
薄荷在我国分布极广,既有野生的,也有人工栽培的.在我国古代,人们就把薄荷作为观赏植物.汉代著名文学家扬雄在《甘泉赋》中已有汉武帝在甘泉离宫内种植薄荷的记载:"攒并闾与茇葀兮,纷被丽其亡鄂."《甘泉赋》是我国历史上有关薄荷这种植物的最早的文字记载.不过,其中的"茇葀"就是薄荷吗?人们无法确认,因为相关出处只有《甘泉赋》这一处,而且人们没有找到任何可以凭之判断植物种类的描述.  相似文献   

8.
李莉 《百科知识》2005,(6X):55-55
浙江省仙居县发现春秋战国时期的摩崖石刻奇异古文字,经专家鉴定,此为古越族文字,这一发现是中国文字学上的一次重要发现。越族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少数民族,根据史书记载,越族应该有自己的语言与文字,但越族文字一直没有被发现。这里发现的文字,与出土的越国王室青铜礼器、  相似文献   

9.
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任命管仲做丞相,在管仲的励精图治下,齐国国力强大.楚国不向齐国朝贡,齐桓公就派兵攻打楚国,楚国使臣说:"你们齐国与楚国一南一北,相距甚远,风马牛不相及,为何发动战争呢?"后来经过谈判,齐国与楚国修好.  相似文献   

10.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是中国社会思想的大变革时期.随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核心的道德成为当时人们讨论的焦点,作为五四时期文化保守主义者的主要代表之一杜亚泉,在此时表现出明显的"道德本位"的思想倾向.这种思想倾向主要表现在强调道德的普遍性、目的性和本题性三个方面.杜亚泉的这种"道德本位"的思想倾向,虽然有时过分夸大了道德的作用,但他在当时时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不仅在主张彻底废除中国传统旧道德的五四时期有着纠正时弊的作用,还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精神,对于我们今天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据史料记载,欧洲医学家巴托罗密欧·瓦利那那于1302年在波罗那对一例中毒死亡的病例做了解剖,一直被公认为世界首次病理解剖。其实我国早在公元五世纪就有一病理解剖的实例,距今已有1500多年,其施行者竟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妇女。故事发生在南北朝时期。那时,沛郡相县(即今安徽省濉溪)有个叫唐赐的人,平时嗜酒如命。有一天,他喝酒后,突然腹痛难忍,还从嘴里吐出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中,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存在极大的问题。如何减少转变过程中对国家经济的影响,是新时期经济发展的关键。根据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我国必须强化经济转型期的宏观调控。以经济自身力量为基础以宏观调控为重点,保障市场经济正常秩序、保障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就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宏观调控作用、方法等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13.
社科文摘     
李莉 《百科知识》2012,(19):47-48
正"握手"曾是丧葬礼俗史载,早在先秦时期的丧葬礼俗中,就有"握手"一称,它是指用黑色带子系在死者手臂上的物品。《新唐书·礼乐志》和《大明会典·丧礼》等  相似文献   

14.
徐传宏 《知识窗》2002,(6):50-50
释疑篇 问:我国哪些地区出产杏子? 答:杏,原产我国,栽培历史至少有3000年.公元前685年问世的<管子>一书中就记载说:"五沃之土,其木宜杏".稍后的<山海经>也有"灵山之下,其木多杏"的记述.<礼记>中所列可供食用的14种果品,其中就有杏.  相似文献   

15.
林长华 《知识窗》2010,(10):46-46
蜡烛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除了照明之外,每逢喜庆、逢年过节屡屡要把它派上用场。即使在科技发达、电力资源丰富的今天,蜡烛依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在我国,使用蜡烛已有悠久历史。《西京杂记》中记载,在汉朝的时候,南越向高帝进贡的贡品当中就有200枚蜜烛。蜜烛可以说是蜡烛的前身,在当时是很昂贵的。到了南北朝时期,蜡烛的应用比较普遍,但主要是在贵族人家。到了唐朝,晋州上贡的时候,贡品当中也有蜡烛,说明那个时候的蜡烛还是比较珍贵的。宋代时,人们在蜡烛上绘画龙风花鸟之类的吉祥图案,描金绘彩,给家居环境烘托出一种喜庆气氛。  相似文献   

16.
失眠已经成为目前影响人们的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常见疾病。我国古代最早的医学著作《素问》中就有"胃不和而卧不安"的记载,表明中医药治疗失眠有上千年的历史,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文章就失眠症的中医药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程文丽 《知识窗》2013,(4):67-67
音乐可使一切变得和谐.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决定了它与人的情感有着天然的联系。《乐记》中记载.音乐可以起到“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的效果。可见.我们的先辈们很早就意识到了音乐的育人功能.而早在尧舜时期.音乐教育就成为统治阶级必不可少的统治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泉州市,据史书记载,该市在唐朝时对外商业就非常繁荣,素有"东方之港"之雅号,到元朝时期对外贸易已开发为58个国家,素有"丝路之起点"之美誉。泉州市职工技术协会(职工技术应视同发明创作)成  相似文献   

19.
<正>"人不可貌相"有道理,但"海水不可斗量"却未必。曹冲称象可以算是我国古代一个经典的智慧佳话,三国时期五六岁大的曹冲在称大象体重的难题面前,采用了灵活变通的办法解决了难题。他把大象放到船上,先测量船的吃水深度,接着用石头代替大象,也达到大象在船上的吃水深度,最后再称石头的总重量,结果就得到了大象的体重。  相似文献   

20.
社科文摘     
李莉 《百科知识》2012,(1):46-47
正古代的"公费旅游"古代的交通极不发达,各地人员往来极为不便,自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就建立了相应的沿途接待制度,由地方官府设立"驿站",负责过往官员的接待服务。到了唐代,公务往来日益频繁,这项制度也日臻完善,形成了数量众多的"驿馆"。这既为官员因公出差这种日常的行政管理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也是对官员的优待,进而演变为一种特权。宋元时期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