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晚清时期,基督新教两大教派——美国南部浸信会和美国北部长老会派出的差会在登州府城蓬莱安家落户,前者传教大部分时间失败,后者则基本全程成功。当时交通极为不便、地处海边一隅的小城,先后有110余名传教士云集于此居住、生活、布道,蓬莱文化同时也是胶东文化的巨大包容性是这一罕见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浸信会的失败、长老会的成功以及蓬莱文化的内在底蕴,都给令人留下了值得冷静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局部上看,此时期的清军火炮发射火药与英军相比,除了制作方法和生产规模不同之外,还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皆为黑色有烟火药.此时,清朝沿海一些省份中也已制成和使用了效力不次于英军的新式火药,其中尤以福建水师提督陈阶平所配置的火药为上乘.道光皇帝曾屡次发布上谕,命令各直省一体按陈阶平所配制的火药方法如式制造.但是,从整体上看,清朝沿海大多省份的火药制造因是封建的手工生产方式,再加上火药赔累制度等社会因素的制约,导致火药的生产规模、性能和实战效果与英军火药相比存在着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创办与西方传教士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可以说传教士创办了中国第一批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先驱者,同时也为中国早期现代化发挥了推动作用。美国传教士狄考文所办的登州文会馆被称为中国第一所教会大学,同时也是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它不论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还是在基督教在华传教史上都具有突破性与里程碑性质的影响。狄考文之所以会成为在华创办教会大学的先驱者,既是由于当时历史潮流的驱动,也与其自身的生活经历及人生感悟有着直接的关联。  相似文献   

4.
1884年由美国传教士狄考文创办的教会学校——登州文会馆这所中国最早的大学在课程设置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体现了西方科学、中国经典和宗教教育的三结合原则,表现为重视西学教育,特别是西方科学技术的教育;兼及中学教育;突出宗教教育;学校不设英文课程。她的课程建设为中国大学教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相似文献   

5.
滕雅芸  王欣欣 《海外英语》2015,(1):164-165,194
文章以鲁迅对译者形象的譬喻为切入点,介绍了中国翻译史上第二次翻译高潮(即明末清初科技翻译高潮)中耶稣会传教士这一群特殊译者如何在中国翻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大量文献阅读、史实分析、数据研究,笔者得出了在这次翻译高潮中二项悖论的产生及贡献:传教士因受到来自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主观上积极传播一种异质宗教、寻找儒家来源于基督教的根据,客观上却沟通了先前并没有实质性互动的中西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