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2007,(16)
“禁择令”的失灵,除了其自身的缺陷,实际上也凸显出政府部门对教育不公及其衍生问题之治理的不得力甚至不作为。又是一年小升初,择校大战又在各地展开。为执行新的义务教育法,各地教育部门纷纷下达“禁择令”,然而记者调查发现,禁令之下,“择校热”在各种名目的掩饰下依然炽烈。(据新华社5月20日电)  相似文献   

2.
滕朝阳 《教育》2007,(6S):19-19
又是一年小升初,择校大战又在各地展开。为执行新的义务教育法,各地教育部门纷纷下达“禁择令”,然而记者调查发现,禁令之下,“择校热”在各种名目的掩饰下依然炽烈。(据新华社5月20日电)  相似文献   

3.
@刘在花:据报道,从今年起成都建“新优质学校”缓解“择校热”。这不仅有利于打破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局面,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而且也能抚平长期以来萦绕在人们心头的“择校热”之痛。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择校热”之风依然盛行,甚至个别地方愈演愈烈,此举措为推进教育公平带来了福音。  相似文献   

4.
声音     
《青年教师》2010,(1):4-4
刘延东:“择校热”愈演愈烈须下大力气尽快解决 国务委员刘延东日前在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会上指出,一些地方愈演愈烈的“择校热”,是区域内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直接反映,必须下大力气尽快解决。  相似文献   

5.
以制止“择校热”为突破口加强薄弱校建设谢明镜罗全斌我们临猗县在加强薄弱校建设方面,以制止“择校热”为突破口,做了大量的探索性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推进素质教育做出了积极贡献。概括起来,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和做法:一、转变思想观念,创造“不择校”...  相似文献   

6.
新闻背景 为了遏制“择校热”,推动教育公平,江苏日前公布“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意见稿”,其中规定:“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城乡教师资源,建立本行政区域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教师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满六年的,应当流动。”教师流动“一刀切”可不可行,能不能有效遏制“择校热”,公众对此看法不一。  相似文献   

7.
又进入7月,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七年级招生热季。但在安徽省淮南市,这段时间却显得格外平静。几年来,小学毕业生“划片定校,就近入学,取消统考,学校推荐”,尤其是择校生人数控制在5%以内的义务教育招生政策的实施,已让这个市多年的“择校热”大大降温;而从2008年开始全面实行的七年级新生就近入学后生源、师资“阳光分班”,又使得这个市热了多年的“择班热”迅速冷却。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是影响教育公平、引发“择校热”和制约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障碍。徐州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教育均衡和目前普遍存在的“择校热”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大力实施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改造工程,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西安市通过实施“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结合出台民办学校“小升初”改革等措施,有效遏制了“奥数班”,缓解了“择校热”,  相似文献   

10.
近来,江苏省制定出台的教师“流动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热议。可以说,制定这项制度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通过教师的流动与调配.对久治未愈的“择校热”进行降温,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但是,教师“流动制”对均衡教育资源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实行教师“流动制”能否遏制家长“择校热”?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的回答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11.
为缓解社会的择校热,教育部要求各地严格落实“就近入学”政策,其中,“多校划片”是 重要措施之一。推行“多校划片”,提高了公办学校的就近入学率,但是,这对缓解择校热的具体效 用究竟如何? 本文对此进行了探析,指出评价义务教育均衡政策的成效应引入第三方评价,同时, 学区房价格可以作为评价各地义务教育均衡情况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教育》2011,(3):16-16
郑国辉3月2日在《扬子晚报》撰文指出:名校一年一度的“小升初”招生家长的择校热与往常一样正在不断升温,而且今年来得更早、更猛。纵观全国各地的招生办法,赞成和反对的都有。在省市“两会”上尽管有关招生的提案和建议层出不穷,但多年来并未找到更好的能医择校热的“神丹妙药”。  相似文献   

13.
《教育》2007,(9S):40-41
陈明在2007年6月14日新华网上撰文:眼下,择校热再次来临。小升初、初升高,高中上大学,年年如此,择校热有增无减。于是乎,社会上便有了这样一句顺口溜:“六月份考孩子,七月份考老子,八月份考票子。”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一些城市中,家长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孩子挤进“好学校”,他们认为,进了重点校就等于一条腿迈进了大学。这种“择校热”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相似文献   

15.
<正>几年前,21世纪教育研究院和新浪教育频道曾联合展开过关于取消择校问题的调查,在"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和择校热,您认为应该首先问责哪一项?"这一问题上,1082名受访者中有超过76%的受访者选择了"教育主管部门"。可见,在群众心目中,教育主管部门更应该在"择校热"这个问题上主动亮剑,有所作为。近几年,许多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缓解"择校热"上  相似文献   

16.
眼下又到了择校热风吹草长的时节,“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家长们已开始为此而不停地忙碌、奔波,尽管主管部门原则上反对择校,要求学生“就近入学”,但这并没有阻碍择校热的持续升温;尽管择校费逐年上涨,令人咋舌,但这并不能浇灭家长们早已燃烧起来的激情。择校热的原因在哪里呢?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结果。中国是穷国办大教育,教育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历来偏低。长期以来,由于历史或区域的原因,学校之间的发展极不平衡,教育投入也有较大差别。部分学校享受了较多的政策倾斜和教育资源,从而成为重点校、名校,它们拥有较好的生存和发展环…  相似文献   

17.
业内观察     
《四川教育》2010,(7):3-3
教育部最近向全国推荐了成都市高新区的新举措——开办九年一贯制学校。认为成都高新区此举使城市义务教育“择校热”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基本实现了“学生就近接受完整、高质量的九年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18.
“择校热”会破坏义务教育的平等性,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择校热”的原因在于义务教育的不均衡,其中,最关键是教师不均衡,教师的发展在不同的校际之间差距越来越大。鉴于此,需要区域内师资队伍的有效流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更新观念,充分认识教师流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建立并完善教师流动机制,实现教师多样化流动;建立区域内的“大义务教育”体系,促进区域内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农村生源减少与“择校热”高温不遐现象。折射出的是教育不公及其背后的体制性弊端——  相似文献   

20.
周顺焕 《贵州教育》2011,(22):6+19-6,19
随义务教育的普及,使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对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在我州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择校热”。择校就是择教师,它实际上是优质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的反映,其根源在于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如果我州基础教育城乡均衡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就可从根本上铲除“择校热”滋生的温床。就此问题笔者在此提出自己的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