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普期刊的栏目体现办刊宗旨,有利编辑合成,实行稿源导向,便于阅读检索,代表期刊水平,显示期刊特色.栏目类别以年龄性别、学科分类、文章体裁、时令季节为纲,体现着实用性与趣味性、固定性与流动性、重点性与一般性的统一.栏目必须与时俱进,实行内容和形式的优化,不断地淘汰、整合、创新.  相似文献   

2.
科普期刊如何达到传播科技知识的最佳效果,是传播主体必须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要处理好这个问题,就要认识和解决传播主体与受众、科学性与艺术性、模仿与创新等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3.
科普传媒已经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处于弱势.科普期刊的市场突围,要经历一个市场选择的过程,这个过程与科普期刊的创新紧密相关.当前科普期刊的创新应主要体现在观念更新、内容创新、品牌创新和运作创新等几个方面;科普期刊的市场化进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我国科普期刊微信视频号运营与传播情况,为科普期刊的新媒体运营提供借鉴。【方法】以我国363种科普期刊为研究对象,以权威的新媒体大数据评估和研究平台“清博智能”为工具,提取期刊微信视频号的传播力指数,考察期刊微信视频号发布作品数量、转发数量、评论数量情况;结合文献与典型案例,分析我国科普期刊微信视频号传播能力。【结果】我国科普期刊借助微信视频号运营品牌的理念尚未形成、整体开通率低,一些科普期刊在开通微信视频号后缺乏维护;不同期刊短视频传播能力差别较大、两极分化严重;内容质量层次不齐、缺乏规划,主题散乱不聚焦;微信视频号普遍缺乏与受众的互动,营销运营意识不强。【结论】应重视短视频平台的建设、加大资源投入,发挥专业特色、丰富优质内容,强化服务意识、增强与受众互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中国科普期刊发展概况,提出中国科普期刊创新发展对策。【方法】以中国知网发布的《中国精品科普期刊文献库》中的223种优秀科普期刊为研究对象,对其创刊时间、主办单位、出版地、出版文献量、期刊领域和期刊荣誉等信息进行计量研究。【结果】中国科普期刊历经萌芽、起步、蓬勃发展和平稳发展等时期,呈现出版文献量较多,出版地和主办单位较集聚,“医疗保健”类科普期刊数量最多,“科技之光”类科普期刊停刊比例大,“青少年科普”期刊和“社科视野”科普期刊数量太少等现状。【结论】中国科普期刊应抓住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历史机遇,顺应时代和读者需求,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力寻特色发展优势,丰富期刊刊发形式,以实现中国科普期刊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科普研究类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为发展和评价我国科普研究类学术期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调查法,以全评价体系为理论框架,探讨科普研究类学术期刊的概念和特征,搭建科普研究类学术期刊的评价体系,提炼出科普研究类学术期刊评价的相关指标。【结果】构建包含形式评价、内容评价、效用评价3个一级指标,学术影响、新闻传播等9个二级指标及其下属33个三级指标的科普研究类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实现对科普研究类学术期刊系统、全面、专业的评价。【结论】所构建的科普研究类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是合理、可行的,能够对科普研究类学术期刊评价领域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7.
陈妙贞 《科技通报》2004,20(4):371-373
高质量的稿源是确保期刊高质量的关键性、决定性因素.分析了当前科普期刊优质稿源匮乏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科普期刊稿源开发的对策是:根据办刊宗旨和选题计划,有目的地组稿;制定有关政策措施,调动作者写稿积极性;精心设置栏目和目次页,对作者实行撰稿向导;抓好发行和广告征集工作,充实办刊经费,提高稿酬标准;创建特色期刊,扩大期刊影响力,以稳定作者队伍;悉心建设高素质科普创作队伍,开辟稿件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8.
加入WTO以后,期刊竞争日趋激烈,是否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是期刊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从"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形式美"等五方面论述了如何增强期刊吸引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推动了整个社会的经济转轨,传媒业的生存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搞好科普期刊的发行成了"当务之急".笔者认为一个杂志要生存,要扩大发行,首先,应当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即提高办刊质量是发行工作的前提.第二,转变机制,以发行为轴心是期刊的生存之路.第三,巩固和建立健全发行网络是科普期刊的生存保证.第四,不断地宣传和推销自己是科普期刊走向市场不变的手段.总之,提高质量,转变机制,健全网络,注重自我包装和推销是杂志发行营销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10.
谷济之 《中国科技信息》2007,(17):155-155,157
图片是科普期刊视觉构成要素之一,不但体现视觉冲击,也蕴涵可读性。科普期刊的特性决定了图片的重要地位,把握图片的可读性须遵循相关原则。  相似文献   

11.
【目的】新媒体时代的科普期刊发展创新存在多个突破口,需要探讨其创新变革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个案研究和综合分析结合的方式,总结科普期刊的三重转向。【结果】 科普期刊应推进新媒体转向、经营语态转向和运营模式转向。【结论】在互联网+洗礼各个行业的汹涌浪潮之下,科普期刊应建设基于新媒体平台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新模式;致力于提供优质的科普体验;成为科普文化产业链的主导枢纽并延循类别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黎明 《大众科技》2014,(7):275-277
作为国家4A级景区,广西科技馆在立足公益和科普教育的基础上,也承担着拉动区域旅游吸引力的责任,这对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在传播知识的同时,给观众美的享受,广西科技馆尝试将各种艺术形式融入科普展教工作中。科技辅导员参与的展品讲解、科普实验和科普剧中,有魔术表演、剪纸手工、童话故事、知识竞赛、化妆剧、布偶剧、话剧和歌舞剧等形式,任何一种形式都考虑到了和观众的互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选取国内外科普期刊样本,调研分析国内外科普期刊网站的建设情况,为我国科普期刊网站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以国外12种科普期刊网站为典型案例,结合国内的36种科普期刊网站,对比分析两者在网站资源建设和功能设置方面的异同。【结果】 国外科普期刊网站建设较为成熟,网站资源具备一定规模,交互服务功能完善。与国外科普期刊网站相比,国内科普期刊在资源和服务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结论】 在互联网科普迅猛发展的时代,国内科普期刊需要提高期刊数字化程度,打造视听结合、形式丰富的科普资源,加强网站服务功能,促进国内科普期刊网站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SICAS用户消费行为模式探索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科普期刊全媒体运营模式。【方法】 运用案例研究和综合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品牌运营、内容运营、平台运营、支付运营和用户运营5个方面分析科普期刊的全媒体运营模式。【结果】 以SICAS模式为内核探索科普期刊全媒体运营的BCPPU模式中,科普期刊的全媒体运营应运用社会化媒介实现品牌定位与多触点感知;细分读者群与创新内容生产;建立科普传播全媒体平台,拓展期刊品牌产业链;深挖全媒体盈利模式,实现全媒体移动支付;注重用户参与价值与口碑价值。【结论】 科普期刊的全媒体运营探索需要在保持期刊特色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互联网领域的成熟经验,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媒介融合发展之路,这将提高科普期刊的数字营销力与品牌影响力,加速期刊的市场转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全媒体视野下我国科普期刊用户的互联网运营机制,为科普期刊全媒体转型提供可行策略。【方法】 运用案例研究和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科普期刊全媒体转型的现实问题入手,以用户生态化构建与运营视角,综合运用杠杆化与数据化思维手段,探索科普期刊全媒体转型过程中的用户类别化运营机制。【结果】 全媒体视野下科普期刊用户运营应强调杠杆化思维、数据化思维和生态化思维,并将全媒体生态圈的用户细分为核心用户、活跃用户、典型用户和普通用户,依据用户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类别化运营,以实现用户价值的最大化。【结论】 全媒体视域下科普期刊应建立用户驱动与运营意识,并对全媒体用户进行精细化管理与维护,激发用户能动性,助力科普期刊全媒体运营。  相似文献   

16.
论科学评价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目前科学评价活动出现的一些新动向,认为科学评价理论研究正呈现出一些较为明显的新的发展趋势:科学评价理论的整合研究、科学评价理论研究的国际融合、知识评价研究、网络科学评价研究、科学评价学学科研究和科学评价文化研究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和讨论科普期刊转型发展的方向。【方法】 以优秀的科普期刊为例,结合理论分析,探究科普期刊内容产品化和全品牌运营的措施与成效。【结果】 科普期刊在坚持“内容为王”的前提下,打造新媒体平台,将纸刊和新媒体内容产品化,抓住知识付费机遇,扩展增值服务,提升科普期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论】 科普期刊要立足自身内容建设,通过内容产品化和全品牌运营寻求转型发展出路。  相似文献   

18.
当代国际科学学研究热点演进趋势知识图谱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借助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技术手段,把科学计量学与应用数学、图形学、信息科学及计算机科学诸学科交叉结合起来,对六个科学学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于1995年至2004年间发表的4800篇论文的126244条引文做了分析,绘制出了全新的国际科学学研究热点演进趋势知识图谱,形象地展示近10年来国际科学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及其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9.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科学精神发展的历史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 《科学学研究》2007,25(4):619-622
科学精神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必然属性,不是自然科学的专利。这可以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链条得到证明。在古希腊,自然哲学研究诞生了科学精神,逻辑和理性由此产生。从文艺复兴时代起,人文社会学科研究中的现代科学精神逐渐形成。进入现代,在科学与人文的互动中现代科学精神成为人文社会学科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科普基地相关运营管理理论展开理论研究,对国内外科普基地管理的典型案例进行案例研究,总结科普基地运营管理的一般规律,在现行广州市科普基地认定、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设计、修改和完善。同时通过专家访谈并借鉴理论和实践经验,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该指标体系进行权重赋值,构建广州市科普基地认定和评估指标体系,为提升广州科普基地运营管理能力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