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闻浩  鲁立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1):1349-1351
伴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步伐,科技学术期刊信息载体的作用日趋显著。科技期刊在成为科研成果推广重要载体的同时也开始受到了学术不端行为的侵蚀与影响。以医学期刊为例,通过介绍近年轰动世界的学术丑闻,分析了造成学术失范与不端事件的不同成因,突出科技学术期刊在净化科研学术氛围的重要角色,并分别提出包括甄别科学真伪、健全相关法规、行业联合防范、主动揭批丑闻、呼唤作者自律等措施,以强化期刊学术净化责任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国科技期刊微信视频号的开设和运营情况,提出科技期刊微信视频号运营策略。【方法】以2019年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280种期刊为研究对象,利用清博大数据提取相关微信视频号2021年的传播指数展开分析。【结果】截至2021年,280种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期刊中,共有67种期刊开设了微信视频号,占23.93%。其中,6.07%的期刊微信视频号由期刊编辑部开设,17.86%的微信视频号由主办单位开设。另有76.07%的期刊未开设微信视频号。已开设的期刊微信视频号存在用户定位模糊、运营水平较差、与用户的交互程度不够等问题,传播能力普遍不足。【结论】科技期刊要明确微信视频号的目标定位,开展有效运营,强化与作者群体和读者群体的连接,提升自身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科技期刊融媒体建设现状,提出融媒体传播策略。【方法】以“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为样本,调研期刊融媒体建设现状,抽样调研期刊新媒体发布内容和目标读者,从不同期刊类型角度分析融媒体建设情况和传播效果,总结科技期刊融媒体传播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结果】80%以上的样本期刊已开展融媒体建设,但传播渠道少,传播形式单一,粉丝黏性较差。有趣易懂的科普内容在新媒体上更容易被读者接受。【结论】科技期刊融媒体建设具有潜力,期刊可利用学科特点打造优质内容,基于多种媒体格式建立多渠道融媒体传播模式,吸引读者转发、评论、点赞以进行多链条裂变传播,培养复合型数字编辑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典型的争鸣论文分析,探讨争鸣对学科发展的推动作用,为期刊开展学术争鸣提供借鉴。【方法】 以转基因食品安全争鸣为例,首先筛选出能够概括转基因技术安全的代表性检索词,以Elsevier全文数据库为检索平台,利用选定的检索词进行文献检索,人工剔除重复和不相关文献后,对文献数量时序变化和其中典型转基因食品安全争鸣论文进行深入分析。【结果】 以1999年Pusztai等和2012年Séralini等在转基因食品安全中争议较大的论文发表时间为节点,转基因技术安全研究论文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Séralini等针对1999年Pusztai等的研究方法引发的质疑进行了明显的改进;Séralini等研究引发的争鸣中“挺转”学者占比与Pusztai等相比增加了18%。【结论】 争鸣论文不仅能推进研究及讨论、促进学术繁荣,还能推动科学研究向纵深发展,促使学术界对有争议问题的认识更加科学。科技期刊对有争议研究应肩负起应有的责任,积极搭建学术争鸣平台,更好地为活跃学术气氛和推动学科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5.
为了客观而清晰地衡量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CJOL)的国际显示度,找出与国际期刊的定量差距,作者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20种国内外海洋与湖沼学科期刊,利用Web of Science(R)(WoS)工具,并设计了一些指标,例如回访率、复引率和机构自引率等,对这些期刊的被引情况进行了比较,表明这些科技期刊在引用者、地域、机构、源期刊和主体学科方面所处的位置,从而更具体地描述了它们的国际显示度,同时指出了CJOL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根据这些数据或指标,这些期刊可以明显地分为4个不同水平的方阵.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中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变化,取用ISI JCR中的数据,选用被JCR收录的中国(大陆)科技期刊作为中国科技期刊的代表,用One-Way ANOVA统计学技术,对2002—2008年间的期刊学术影响力进行了分析。学术影响力定义为目标期刊的影响因子与该领域期刊影响因子平均值的比值。研究发现,中国SCI期刊群2002—2008年间的学术影响力没有变化。本研究提示,要提升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学术地位,有关管理政策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Cell系列期刊的封面设计思路,提升国内科技期刊的封面设计水平。【方法】采取个案研究法,总结科技期刊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封面设计策略。【结果】借鉴Cell系列期刊的科学与人文融合设计模式,完善国内科技期刊封面设计理论。【结论】科技期刊应根据期刊定位与学科特点,加强科学与人文融合封面故事策划,兼顾受众的审美与需求,重视纸质封面与在线数字封面同步设计。  相似文献   

8.
通过系统分析,构建了一个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的概念模型,并依据模型筛选评价指标,采用群决策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选择合适的评价模型--乘法模型,以科学研究类期刊为例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此评价模型不失为一种较为科学简练的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第19次学术研讨会——“科技期刊的科学发展——经验与展望”学术研讨会,于10月29日—11月2日在我国东南沿海古今著名的对外海港城市浙江宁波市召开。 与会代表近190人,中国科学院系统以外的同行占近一半左右。说明中科院期刊研究会的学术活动已受到全国广大期刊工作者的支持与欢迎。  相似文献   

10.
"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能将稿件与已发表的论文进行快速全文比对,以文字重复率给出量化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为编辑识别重复发表、抄袭、剽窃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新疆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应用AMLC系统对1480篇来稿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比对结果判断时的注意事项,以便AMLC系统能更广泛而实用地运用于医学论文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学术活动的宣传推广方法,以扩大活动的影响力。【方法】 科技导报社在实践中摸索出3种特色品牌活动,在举办品牌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注重服务意识,加大宣传力度,重点运用新媒体,并结合传统媒体,寻找扩大活动影响力的有效途径。【结果】 期刊自有的微信、微博、博客等新媒体平台可有效扩大活动影响范围与影响力,海报、宣传页、纸刊等传统宣传方式可强化参与者对科技期刊的体验,增强对科技期刊的认知;与其他相关单位的新媒体平台合作可明显增强活动影响范围,并为学术活动注入活力;新媒体手段的广泛应用可帮助科技期刊节省人力、物力,以更小的投入取得更优的效果。【结论】 媒体的全方位融合能够有效扩大学术活动的影响范围与影响力,促进科技期刊影响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林锋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12):1208-1212
【目的】 揭示当前学术期刊环境下地方高校学报的真实现状,探析其价值所在和影响因子低下的原因,并提出提升建议。【方法】 通过文献调查、网络调查、数据统计及电话咨询,并结合工作实践,客观分析人们习惯性给予地方高校学报的“标签”。【结果】 在目前学术评价体系导致我国学术期刊整体水平不尽如人意的现状下,地方高校学报所作出的努力应该得到肯定。【结论】 习惯性给予地方高校学报的学术垃圾、闭门办刊、乱收版面费、专为职称论文服务等“标签”有失偏颇,“小而全”有益于地方高校学报全面实现其存在价值,地方高校学报整体学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研究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学科集群发展模式,探寻对我国科技期刊集群发展有益的启示。【方法】 采用文献调研法和网站查阅法,研究英国皇家化学会在新刊孵化、编辑出版流程、品牌推广方面采取的措施。【结果】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专业分工、数字出版、市场化运作等策略,英国皇家化学会刊群进入良性发展轨道。【结论】 学科集群是科技期刊集群发展的重要模式,我国科技期刊应借鉴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集群的成功经验,积极提升资源整合能力,注重品牌建设,提高数字化出版和市场化运作水平,从而提升中文科技期刊集群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提升高校学报自身学术水平以及学术影响力,实证探索将学术迹和学术矩阵应用于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评价的可行性以及有效性。【方法】 以中国知网为主要数据来源,收集整理了34种安徽省省属本科高校学报的发文总数、零被引文章数量、h指数、总被引频次和h域引文数量5个独立测度参数,计算各高校学报的学术迹和学术矩阵,从h核量化测度、h尾量化测度、零被引量化测度、学术迹综合量化测度4个视角对其学术影响力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学术迹的动态变化趋势呈发散态势,学术矩阵中9个构成参数能够精准表征各自学术成就的分布,并且能够诠释各自学术影响力之间差异产生的个性化原因。【结论】 省属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的形成至少需要累积3年时间,学术矩阵能够较好地区分省属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整体水平,能够从学术关注度、学术爆发力等个性化发展角度提升综合性高校学报的学术影响力。学术迹和学术矩阵可以作为省属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梳理《生物工程学报》近7年来专刊的策划和出版实践,一方面总结出版专刊的成功经验,同时也为国内期刊同行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详述《生物工程学报》在专刊选题策划及组织形式方面的做法,并通过中国知网(CNKI)的统计数据,追踪比较了该刊2009—2011年间出版的专刊与普通发文的被引频次。【结果】结果表明,组织专刊既可以扩大稿源,又可以提升论文质量、增强期刊学术影响力。【结论】专刊的策划与出版是现阶段提升科技期刊学术质量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优质稿源是英文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保障,编辑通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可以达到宣传期刊扩充稿源的目的。【方法】 总结调研获取国际学术会议信息的方式以及参加会议前的准备,研究如何发挥参会期间的主观能动性,做好会后的追踪工作。【结果】 结合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编辑部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策略与具体实践,对编辑提出参加学术会议的建议。【结论】 有针对性地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有助于英文科技期刊加快国际化进程,提升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统计并分析Ei Compendex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期刊的情况,为中文科技期刊争取EI收录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统计了EI历年来收录中国科技期刊的数量,并以2016年收录数据为例,分析了EI新增收录和终止收录的中文科技期刊的特点。【结果】 EI优先收录出版语言为英文的期刊,近年来对中文科技期刊的收录数量逐年紧缩;EI仅收录在学科领域内期刊综合评价指标排名稳定且进入前3%的期刊,排名前5%以后的期刊很难被EI收录,除非所刊载文章为EI感兴趣的新兴学科领域;期刊被其他重要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是EI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结论】 EI近年来收紧了对科技期刊的收录,中文期刊争取进入EI收录的难度将不断加大,办出期刊学科特色、提高核心竞争力才是期刊立足之根本。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促进科学传播、提升期刊影响力,探讨中国科技期刊试验开放同行评议的可能方式。【方法】 首先,从公开内容、参与范围、公开时间3个维度对同行评议机制的开放程度进行界定;然后,从同行评议本身的目标和需求出发,利用象限分析法对传统同行评议和开放同行评议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支持措施以增强开放同行评议的积极作用,提出规避措施以消减其消极作用。【结果】 提出中国科技期刊试验开放同行评议的实践建议:在继续优化传统同行评议机制的同时,引入某些开放同行评议的做法,从而提高同行评议的综合质量和影响。【结论】 研究成果能够为开放同行评议制度的制定以及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以《遥感学报》视频号短视频运营为具体案例,通过分享视频制作各环节的实践经验,提出短视频运营现存的问题和对策,以期为其他科技期刊的新媒体运营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文献调研和用户调研的方法,以《遥感学报》视频号发布的短视频为研究对象,从短视频的整体规划、主题内容、素材收集、剪辑制作、宣传推广、效果追踪等环节分享实践经验。【结果】 科技期刊利用短视频这种新的媒体形式,可有效提高期刊的影响力,但是在内容、人员和传播力度方面还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优化调整。【结论】 短视频运营上,科技期刊可深度挖掘优质资源来丰富短视频的内容,多渠道打造专业团队以缓解人员不足的压力,通过媒体矩阵联动、频繁发布高质量作品、举办各种学术活动等方式,促进短视频平台和科技期刊内容的有效融合和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