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是一个七彩的世界,有清晰、明亮的阳光;也有朦胧、模糊的云月。而模糊语言正是这种朦胧、模糊的外在表现形式。它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其独有的艺术美。追根溯源,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中运用模糊语言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所谓模糊,《辞海》上解释为“不清楚,不分明”。分别引用崔珏《道林寺》诗“谭州城郭在何处?东边一片青模糊”和汪元量《扬州》诗“重到扬州十馀载,画桥雨过月模糊”为证①。由此可见古代就有对模糊的认识,正由于这些认识,诗作者也特别注重在自已作品中溶人大量的模糊语言,因而模糊语言在诗歌中益发…  相似文献   

2.
<正> 许慎《说文解字》释“谜”字云,“隐语也,从言、迷”;刘勰《文心雕龙·谐隐》则谓“回互其辞,使昏迷也”,谜语真象一座语言的(当然也有非语言的谜事形态,但毕竟离不开思维材料的语言)迷宫,古往今来,使无数人流连其间,乐不知疲。我自小也喜欢猜谜,“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寝食可忘,而有些巧妙、隽永的谜语却使我永志不忘。例如:  相似文献   

3.
1.卉典文学中的“月”往往表达一种寂寥之情、凄凉之感。如自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有“醉不成欢惨将别,____”,月色朦胧迷离,恰似诗人当时的心境;刘禹锡的《石头城》中有“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人触物伤怀,慨叹胜迹不再、繁华过眼的历史沧桑;李白的《蜀道难》中有“但见悲鸟号古木,____。  相似文献   

4.
读音为“meng long”的词有三种不同写法。 “朦”,《说文解字》云:“月朦胧也,从月,蒙声。”本义乃“月光不明”。“胧”,《说文解字》云:“朦胧也,从月,龙声。”本义乃“微明”。二者皆含“不太清楚”之意,合成之“朦胧”必亦含此意。“朦胧”之本义即乃“月光不明”,并引申出了“客观景物模糊不清”(如例①)、“语言表达不明”(如例②)及“主观意识模糊”(如例③)等意。于实际运用中,其常与“暮色”“月色”、“烟雾”、“意思”、“感觉”等词语相搭配使用。例如:  相似文献   

5.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课堂提问和课堂教学形影相随,关系紧密。提问又是一门艺术。提问如果过宽过泛,不能触及“疑点”,那么,即使课堂气氛热烈,也无补于教学目的的实现;如果过深过难,超出学生的智力水平,那么,他们会因此而丧失“跳一跳”去“摘桃子”的信心。巧妙的提问,可以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分析,去思考,去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能力。课堂提问要“巧妙”,须在情境的引入、创设方面下功夫。下面是笔者的一些尝试。一、“《殽之战》的插图有几处破绽?”———图画情境“《殽之战》的插图有几处破绽?”———…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文学之林中,以“月”为题材的诗文比比皆是,而巴金先生的散文《月》堪称经典.《月》写于1941年,全文仅278字,作者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于历史神话中,意蕴丰富,简中藏丰.文章语言质朴,感情细腻,字里行间充满诗意;内容深刻,引人深思,品味起来别有一番韵味.  相似文献   

7.
以虚悟虚法。 诗歌中还有“妙悟”一说,此说古今皆有信奉者。古代的“以禅入诗”的诗作,当代推崇心灵造境的“朦胧诗”,都颇得“妙悟”性灵之神韵。其诗意冲淡,空灵迷离,“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严羽《沧浪诗话》)此类独抒性灵的诗作蕴藉含蓄,色彩斑斓,蕴意新鲜,语言优美。对这类诗作,不论古今,都是可以选优一读的。读时可采取“以虚求虚”的方法,即以诗篇朦胧的意向为感受的对象,大而化之阅读,朦胧感受,意会其境,不必求其甚解。  相似文献   

8.
[教例]《匆匆》师 :文中诗一般的语言给人以清新细腻的感觉 ,让老师喜爱不已。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呢?能有感情地读给老师吗?生 :我喜欢的句子是 :“燕子去了 ,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 ,有再有的时候 ;桃花谢了 ,有再开的时候。”师 :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子吗?生 :我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了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 ,它告诉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师 :请你仿照这个句子再写上几句 ,好吗?生(思考片刻) :月亮缺了 ,有再圆的时候 :朋友散了 ,有再聚的时候。师 :你真是位不错的小诗人!听了你诗一般的语言 ,老师想起了一句话 :“月有阴晴圆缺 ,人有悲…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文坛,李锐是一个对理论有着浓厚兴趣的作家,他在完成两个长篇《无风之树》、《万里无云》之后开始执著地思考“写作”与“本土中国”这一问题,发表了《语言自觉的意义之一、之二、之三、之四》、《被简化的语言》、《网络时代的“方言”》等一系列文章,在他的引导下,我们又重新去体验、发现语言,重新审视“语言自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叫三声夸克》是一篇介绍物理学知识的科普说明文,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把握课文。一、巧妙的设问艺术文章吸引我们的,首先是物质结构的妙趣,看到"山穷水尽",转眼又能"柳暗花明",我们与科学家一同体验探  相似文献   

11.
《枣核》一文写了一位生活在异国“美丽的山城”,“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可是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的已风烛残年的老人,托作者来美时为她带几枚生枣核,以在花园里试种的故事。本文情节简单,叙事朴实,洋溢着浓烈的爱国思乡之情。教学重点应在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和饱含深情的语言上;难点应在于理解海外游子深切的思乡之情这一人类崇高的情感上。对成年人来说,文中所叙之事不论是语言还是所表达的感情,都明白易懂;但对于初二学生来说,由于经历、阅历所限,要完全理解课文中美籍华人的感情就绝非易事。若忽略了这一点,教学中势必会出现学生和作品人…  相似文献   

12.
寻常词语的艺术化是指把寻常词语创造性地运用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读者对该特定的言语环境中事物、人物的特征、行动的理解,使其产生不寻常的表达效果。 据说有一次汪精卫做寿,有人给他送了一副对联:“昔有罕见之才,今具盖世之德”.汪精卫十分高兴,叫人贴在大堂之上。殊不知人家借“罕见”和“汉奸”,“盖世”和“该死”谐音,巧妙地将其联缀成意,写成对联来痛骂他这个卖国求荣的汉奸。这种将词语如此创造性地加以运用,艺术化地加以处理的方法,令人叫绝。  相似文献   

13.
藏头诗览胜     
20世纪80年代初,《文学报》发表了一位著名作家这样一首诗:“呼朋引伴踏莎行,唤君同喝满江红。知友何时满庭芳,音信千里雨霖铃。”这首诗赢得了文艺界各方人士的赞同。原来这是一首藏头诗,意思是“呼唤知音”,它道出了文艺界各方人士深埋在心底的呼唤,大快人心。藏头诗是有意在每句诗的开头嵌上一个预先设定的字,把这几个字连起来可联缀成章,表达一个明白的意思。可孤立地看每句诗,不易发现,一经点破,恍然大悟,使人感到妙趣横  相似文献   

14.
据一九二四年七月十五日《鲁迅日记》:……在博古堂买耀卅出土之石刻拓片二种,为《蔡氏造老君像》四枚,《张僧妙碑》一枚,共泉乙元。”其中“蔡氏”当是“吴氏”之误。  相似文献   

15.
题画诗浅说     
题画诗是我国传统艺术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它把无声的画和有声的诗巧妙地融为一体,使人们有一种既见其画又见其画外之意的妙趣。清人郑板桥《竹石》题画诗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  相似文献   

16.
《壶口瀑布》是我国当代散文作家梁衡先生的作品,是一篇经典的山水游记散文。在《壶口瀑布》一文中,梁衡观“真景物”而抒其“真感情”、写其“真哲思”,通过由外而内、由次及主的巧妙构思,以及由景即情再即理的符合思维导向的顺承性表达设计,以凝练自然的语言揭示出“磨难塑就个性”的深刻哲理,体现出作为一篇游记散文应有的立意、构思与语言之美。  相似文献   

17.
<正>顾随《中国古典诗词感发》一书中提到诗的感发作用,诗不是教训人,而是在感动人,是“推”、是“化”——道理、意思不足以征服人。语文教学,应当把诗的美妙和道德内涵润物无声地传递给学生。本文以《关雎》一课的教学为例,通过品味诗歌语言,带领学生体会《诗经》中的传统文化之美。一、以“好逑”读音及含义巧妙切入全篇《关雎》是一首爱情诗,如何把诗讲透并拓展到对儒家文化的理解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相似文献   

18.
《听潮》中“大海上一片静寂。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象朦胧欲睡似的”,句中的“朦胧”一词系“矇眬”的误用。“朦胧”本义为“月光不明”,引申为“不清楚、模糊”意,而文中却用来写波浪欲睡之状不妥,如要表现欲睡之时,两眼半开半看东西模糊的情态,则应用“矇眬”。查《听潮的故事》的原文,则是这样的:“大海上一片静寂。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地吻看岩石,睡眠了似的。”(见上海文艺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版《鲁彦散文  相似文献   

19.
出于表达需要,用语不取常格而取变式,正是辩证法在语言运用中的应用,是创新思维作用的结果。鲁迅的《社戏》很注重用语的这种转换艺术,使读者耳目一新。一、词性转换。例如“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中的“朦胧”本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为使动词,仿佛那月也有情,给孩子们创设了一个神秘、静谧的夜,这种转换用法比说“水气使得月色朦胧”更有令人品味的诗意;“最惹眼的是屹  相似文献   

20.
“月朦胧,被遗失的历史层层的靠拢,如流星洒下的悲恸,却是倒影般朦胧。风鸣动,吹不散语言和文字中隐藏的感动,谁在玩弄历史的剧终。斗量人性的善恶穿越语言的天珑,留下文字《史记》传诵——语文,刻录下瞬间的恢弘。”这段话套用的是歌词,说的是师生对于语文的疑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