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著简介 《童年》是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讲述的是孤独孩童阿廖沙的成长故事。四岁时,阿廖沙的父亲就去逝了,只得跟着外祖父、外祖母过着贫寒的生活。这是一个令人窒息而又充满恐惧的狭小天地,舅父们为了家产,争吵打架,  相似文献   

2.
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展现了主人公"阿廖沙"的成长历程。以小说中两个舅舅、"小茨冈""好事情"四个人物形象为分析对象,从对边缘人物形象的分析中解读小说黑暗而不绝望的特殊格调。  相似文献   

3.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草丛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聆听着《童年》的歌声,不禁回想起我们人生中最难忘、最快乐的时光。每个人都有一首属于自己的童年之歌,那歌声温柔、灵动、甜美;但高尔基的童年却与众不同,那音符沉闷而苦涩,歌声沙哑而低沉。《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主人公阿廖沙三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把他寄养在外祖父卡什林家。阿廖沙来到时,外祖父家业已经开始衰落,外祖父也变得愈加专横暴躁。阿廖沙的两个舅舅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亲的嫁妆而不断争吵、斗殴。在这个家庭里,阿廖沙看到…  相似文献   

4.
童年,每个人都曾拥有:幸福的,快乐的,痛苦的,辛酸的……但是,无论你的童年如何,都应好好珍惜,细细体味,因为人生只有一次童年。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高尔基,把他自己的童年写成了自传小说,书中的阿廖沙就是作者自己。读完《童年》,感受颇多。对我来说,我无法想像在俄罗斯19世纪的社会中的人会那样残忍,可以无情地鞭打自己的老婆、孩子。高尔基的《童年》在我眼里不只是一部小说,而是俄罗斯民族的生活画卷,是那样充满奇异色彩。外祖父喜怒无常,可以毒打他,可以扔下他不管,也可以疼爱他;外祖母对他爱不释手,当成宝贝似的教他识字,讲故事…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目标】1.了解高尔基,认识成长小说,产生阅读《童年》的兴趣。2.阅读精彩片段,结合情节,关注环境描写,初步感受外祖父、外祖母形象,了解阿廖沙的童年。3.借助环形图,绘制人物关系图,探索“两个上帝”对阿廖沙成长的影响,体会主人公阿廖沙的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6.
高尔基,苏联著名作家。出生于普通木工家庭,当过学徒、码头工、面包师傅等,底层生活阅历丰富。1892年开始发表作品。其著述颇多,作品多表现俄国沙皇制度下人民的苦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代表作有《母亲》《童年》等。《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前两部为《童年》《在人间》。它主要记叙了“我”(阿廖沙)在喀山的成长经历。阿廖沙原本怀着上大学的梦想来到喀山,但残酷的现实很快打碎了他的梦想,他不得不去“读”大地窖、码头这样的“社会大学”。阿廖沙到处打工,接触到有革命思想的知识分子。通过他们的指引,以及社会的磨炼,阿廖沙获得成长,走向了新的生活。小说塑造了阿廖沙这个从社会底层走向革命的典型形象。尽管本书的创作年代距今天较远,但“社会大学”这一说法并不过时。“读”好“社会大学”,“读”社会这部“无字书”,能让人获得全面的成长。可把这本书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比阅读。  相似文献   

7.
童年虽然是人生中美好的季节,但也免不了岁月的风吹雨打。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以温情的笔触写了阿廖沙的童年苦难,好比一朵在苦难中绽放的“太阳花”,是那么美丽,那么耀眼!  相似文献   

8.
童年逆旅     
赵峻 《现代语文》2002,(10):6-7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只有一次,那时的喜怒哀乐都不会重来。也许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书本,来了解别人童年的故事。俄国作家高尔基就非常愿意将他的童年讲述给后来的人们听。《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这本书不仅描述了主人公阿列克谢在苦难生活中成长的历程,也描绘出了一  相似文献   

9.
这几天从好友那里借了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不知为什么,看第一眼我就喜欢上了它。一有空,我就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虽然有时有一些看不懂,但我不会产生丝毫的厌烦,而是更认真更仔细地反复读,直到懂得意思为止。我对这本书真是爱不释手。《童年》反映了作家童年的成长经历,描绘了19世纪末叶俄罗斯社会生活的画面。主人公阿廖沙很小就失去了父亲,这使我很同情他。后来,他的母亲又离开了他,在这段时间内,他认识了严厉而又暴躁的外公,慈祥的外婆,爱喝酒闹事的舅舅,会跳舞的“小茨冈”,还有孤僻而执著于化学实验的房客“好事儿”,还有自杀…  相似文献   

10.
童年     
小的时候,我想象自己是一个蜂窝,各式各样普通的粗人,全像蜜蜂似的把生活的知识和思想送进蜂窝里,他们尽自己所能做到的慷慨大量地丰富我的心灵,这种蜜蜂常常是肮脏而味苦的,但只要是知识,就是蜜。——高尔基《童年》  相似文献   

11.
写给豆豆     
豆豆:你好! 是《新作文》让我认识了你,同时也喜欢上了你。你让我了解了各种各样的书。其实,我和你一样,也是一个小书迷,也读过不少书,今天,我就向你推荐一本令人百看不厌的好书———《童年》。《童年》是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写了高尔基从三岁至十岁这一段时间的生活片断。他以淳朴的感情和娴熟的写作技巧,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成功地再现了自己成长的艰苦历程。这本书虽然是高尔基成年之后写的,但是却把他在不同时间对世界、对家人的看法表达得淋漓尽致。读着这本书,我感到自己也在随着高尔基一同长大。随着…  相似文献   

12.
《童年》是原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写自己童年经历的书,是一部艺术上相当成熟的作品。书中高尔基再现了他童年时代的生活,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通过阅读,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作家艰辛坎坷的童年,还可以知道那个时代人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高尔基是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童年》这本书也处处渗透着作者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高尔基的童年时期正值19世纪后期,社会的重重矛盾日益尖锐,沙皇政权的统治腐朽黑暗,人民的不满情绪与抗议声浪日甚一日。高尔基便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着,他的童年是清贫、悲凉的,但又是充满快乐与爱的。童年…  相似文献   

13.
李艳 《湖南教育》2005,(16):9-9
结束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学习后,我问学生一个问题“:你们的童年生活中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一个乖巧的女孩子举手发言,她很认真地说“:我没有童年。老师说童年是人一生当中最开心、最无忧无虑、最值得回忆的一段时光,我认真想了,真的没有。”我一时语塞愣在讲台上。我  相似文献   

14.
童年的书     
我的童年刚刚过去,但童年的记忆却时时从脑海中冒出,其中让我想起最多的,是与高尔基的《童年》有关的一件事。童年时,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看动  相似文献   

15.
高尔基的《童年》运用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交替的方法,描绘俄国19世纪末的社会图景,展示底层人民生活状态,同时再现作家童年生活的苦难及他在不屈反抗中不断成长的历程。  相似文献   

16.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头,很少有真正快乐的孩子吧!黑暗的光线悄悄穿透了每一个人的灵魂,晦暗的神色从人们眼里透出来。高尔基的文字是沉重的。一个真实生活在最底层的孩子,他爱上帝,信任上帝,可以把心托付给上帝。可是上帝又能给他什么呢?故事的主角叫做阿廖沙,三岁丧父,在外祖父家里生活。那里人人都中了仇恨的毒,空气中弥漫着腐朽的气味,大人小孩都迷失在黑暗之中了。高尔基用略带悲伤的语调描述了一个孩子的童年。那一群生活在真理最底层的小人,仇恨、自私、贫穷、贪婪、卑微的因素正滋长着,疯狂地占据了人们的心。可是,在那碎砖乱瓦之中,…  相似文献   

17.
我一向不喜欢看黑暗的东西,对描写苦难和黑暗的文学作品,如果不是“不得不”,一般也是能不看就不看的。对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1913年)、《在人间》(1916年)、《我的大学》(1923年),这么多年来,都是看了简介后,觉得太悲惨太残酷,一直提不起认认真真读完一遍的勇气。但是他的《海燕》,我是很熟悉的,因为海燕的勇猛、积极,不畏艰苦,不畏黑暗,使我曾经将它倒背如流。到了今天,在《童年》又一次成为初中生必读书后,我想,这该是我克服障碍,好好学习这本书的时候了。《童年》是高尔基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三部曲描写了“我”的…  相似文献   

18.
童年是一条五彩的河,是一条七彩的路,是一座闪亮的桥,更是一个美丽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比起我们美好而愉快的童年生活,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笔下《童年》里主人公的童年生活非常悲惨。  相似文献   

19.
写一次借书的经历。或介绍一本好书。大家都应该听说过高尔基“人生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童年》吧。哎,听过不如看过。我今天就来介绍它。在沙皇俄国时期,阿廖沙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姥姥和母亲带着他投奔远方的姥爷。脾气暴躁的姥爷给年幼的阿廖沙带来了心灵的伤痕。在他年幼时,阿廖沙的两个舅舅为了分家的事而闹得不可开交,甚至时常动武。家中鸡犬不宁,这给阿廖沙灰暗的童年又蒙上了一层阴影。分家后,姥爷也随之破产。忘不了那次问舅舅一个问题:“为什么法国人要来打我们?”结果心不在焉的舅舅被炉膛烫到了,却怪罪于阿廖沙。忍无可忍…  相似文献   

20.
在"五一"七天长假中,我读了一本小说,是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写的一部自传体小说,书名叫《童年》。书中,高尔基用优美的文笔写下了小时候,因父亡而迁居到外祖父家的所见所闻。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