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这是著名音乐家瞿希贤谱曲的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一首ABA结构的叙事歌曲。我们这一代人都是唱着这首歌长大的,那优美的旋律如同一幅水墨画,让我们回忆童年,追忆过去……而现在,对于我,一位工作了多年的小学音乐老师来说,这首歌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音乐本身的美,而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一种教孩子们如何做人,学会感恩的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每当唱起这首歌,总会让我思绪万千。  相似文献   

2.
“大音希声”是《老子》四十一章所提出的一个命题。它是老子用来说明“道”的特性的一个比喻语。它的字面意思是说,最完美的音乐听起来并没有声音。钱锺书解释道:“按《庄子·天运》:‘无声之中,独闻和焉’,即此意。脱仿前说一四章之例,强为之容,则陆机《连珠》‘繁会之音,生于绝弦’,白居易《琵琶行》‘此时无声胜有声’,其庶几乎。”①他用庄子语来解释是恰当的,但用陆、白二人之语来解释老子的“大音希声”,我们以为不确。蒋孔阳说,这一命题的意思是“最完美的音乐,是作为‘道’的音乐,是音乐的本身,这种音乐,虽然‘大’但我们却是听不到的。我们听到的,只是音乐的现象,它再好再美,也赶不上音乐本身”②。就是说,老子所谓的“大音”是指作为具体的乐声的本身  相似文献   

3.
单一的教学模式会使孩子们丧失求知的兴趣。为让学生们喜学乐学,我尝试着在美的氛围中教学《春风》一课,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当时正是冬去春来的美好季节,我身着春装,面带微笑,轻快地走进教室。同学们也个个精神饱满。“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春风》这篇课文。现在大家先听一遍录音”随着那轻柔悠扬的音乐,录音机里传出了女播音员那甜美的声音:“春风吹,春风吹,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教室里  相似文献   

4.
那天,一个学生向我推荐周杰伦时,我看到了学生兴奋的表情和崇拜的语气。因为经常有学生向我推荐他们喜欢的歌曲和歌星,我并没有十分在意,但很快我就发现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耳朵里听的是周杰伦,嘴里唱的是周杰伦,眼睛看的还是周杰伦。是什么样的音乐令学生如此痴迷?怀着好奇心我听了学生推荐的歌曲,那动感十足的《双节棍》、浓郁民族风格的《东风破》、积极向上的《蜗牛》、有着环保意识的《梯田》,还有那带着吴侬软语的《上海1943》……,我被他独特的音乐吸引着。怀着与学生共同探讨周杰伦音乐的想法决定在初二上一节《“周杰伦”音乐谈》。…  相似文献   

5.
音乐对于我来说,是不能没有的东西。我在家听、在外面听、坐车也听,音乐是绝对不能缺少的。从小时候开始,我就过着被“音乐围绕”的生活。我喜欢音乐流动的感觉,它的存在对我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习以为常的。我经常用家里“家庭影院”的音响听音乐。最近,为了让自己有一份闲适的心情,我常听Daniel Powter或是Jack Johnson的歌。出门的时候,我随身都带着iPod,开车的时候也一直放着音乐。虽然在去工作的路上,我不听任何音乐,但是,自己开车的时候,一定会按照心情准备合适的歌曲来放。  相似文献   

6.
听,我们呱呱坠地时就一直在听,听这世间一切奇妙的声音,它们都令我无比好奇. 我所认可的听是从音乐开始,我喜欢听旋律优美的音乐,这些音乐总能带给我奇妙的感觉.听《梁祝》,在缠绵的音乐中我能听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美丽爱情以及离别时的无限伤悲;听《夜莺》,在优美婉转的旋律中我仿佛有一种在空中徜徉的奇妙感觉;听《琵琶行》弹奏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的人生感叹.听《阳关三叠》,听《高山流水》,听《二泉映月》……  相似文献   

7.
音乐的启发     
音乐可以让人变得敏锐,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音乐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音乐可以……在我看来,音乐可以让我萌发新的希望。每次上音乐课,我总会迫不及待,兴奋无比。当我得知可以观看《音乐之声》这部美国影片时更是喜出望外。我坐在过道里,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视屏幕,绝不轻易放过每一个细节,每当耳畔响起一首插曲,我就好像又明白了一个人生的道理。看着看着,我就沉浸在其中,听修女玛丽亚和船长那动人的歌声,看玛丽亚一步步迈向成功。我一边学着影片中的歌曲,一边听老师的讲解,渐渐地,我走入了音乐这座神奇的宫殿。《音乐之声》我们分了好几段才…  相似文献   

8.
记得有一篇学生日记,是这样写的:“当我烦恼时,我就会听音乐和唱歌,心灵上那把烦恼的锁,不用钥匙就解开了。因为我喜欢音乐所以我也喜欢音乐课,可是音乐课上,我也希望老师能够弹奏好听的歌曲给我们,上次欣赏《牧童短笛》我好希望老师能弹给我们听……”  相似文献   

9.
妈妈的眼睛     
“我来自偶然,像一粒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谁在下一刻呼唤我……”这是我几天前刚学会的一首歌《感恩的心》。很美的音乐,很美的歌词,却只能用无声的语言来表达它深刻的内涵。我回家以后第一件事就是从网上下载这首歌,把它存在我的电脑里,一遍一遍地听……  相似文献   

10.
魏彬 《教育艺术》2008,(10):31-31
德国音乐家亨德尔讲道:“假如我的音乐只能让人愉快我很遗憾,我的目的是让人们高尚起来。”音乐教育不是简单的唱一唱,听一听而已。更重要的是音乐能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独特的审美能力。音乐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之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索。  相似文献   

11.
刘凤花  刘小燕 《现代教育》2003,(17):101-101
《小马过河》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它告诉学生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而要动脑筋想一想,并亲自去实践,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教这一课时,在我阐明课文道理后.有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有个地方不明白。文中的小马听别人的话,妈妈说它这样做是不对的,可我们以前学过的《我要的是葫芦》那一课,种葫芦的人不听邻居的话,结果也错了,我觉得有点矛盾,到底怎么做才对呢?”  相似文献   

12.
音乐是群众性的艺术。可以说,人们几乎随时都可接触到音乐。因此,音乐对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美感。在历史上,音乐的美使许多杰出人物为之陶醉倾倒。孔夫子听“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托尔斯泰听柴可夫斯基的《弦乐四重奏》中的“如歌的行板”时,竟感动得热泪盈眶;海涅则为  相似文献   

13.
老师,我心中的一泓清泉。泉是用来听的。听,音乐老师从一个音符到一首歌,从《摇篮曲》到《欢乐颂》,让我们感受音乐的动人。听,语文老师那清脆的朗读,让课文变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4.
我家的书橱     
我家有一个漂亮的书橱,淡黄色的,说起它,还有一段来历呢! 去年年底,妈妈发现还有结余的钱,就对爸爸说:“我们家今年再买点东西吧!我看就买几件棉衣吧!”只见爸爸想了想说:“我看还是买个书橱吧。一来可以使书不乱放,二来也可以爱护书。”我一听这话高兴极了。心想:我们家不正需要书橱吗?可是妈妈却说:“买那东西干啥,不当吃,不当喝的。”我一听心又凉了半截,我哀求爸爸说:“爸,咱们就买个书橱吧。”最后  相似文献   

15.
《少年读者》2009,(6):23-24
学语文网是个十分完美的网站。至少对于我们中小学生是非常有帮助的。那里面有许多东西,包你看了还想看。首先,学语文网的主题下面有一行很醒目的字:“只有学到老,才能活到老。”这句话很吸引我,使我更想进去看看,里面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啊!这里面真像一本百科全书呀!——“天天记者观察”栏目里面有许多有趣的新闻:《南京公立幼儿园公益化》《夏令营唯一的主旋律——安全、感受艺术》《走进艺方》等等。  相似文献   

16.
开始热爱音乐时。我才十几岁。懵懵懂懂地在当时自己还说不出的,反正觉得好听的无名冲动下开始了“听”音乐的尝试。那时,音乐中讲的那些仿佛深入无境又道理无穷的东西,总让人捉摸不定,真愈听愈难。行家告诉我,那是“知识贫乏”的缘因。在得到了一些音乐专家们“指点迷径”,对音乐知识开始执着追求之后,就深切地为自己对知识的“无知”感到可怜和可悲了。然而今天,随着生活经历的不断丰富和文明教育的发展,经过二十多年漫长时间“考验”获得了“足够音乐知识”,听过了在不同时期、不同艺术趣味选择下的许多不同流派的音乐作品之后的我,突然开始悔恨自己把一些若用在别处还多少有所用的精力,竟然全抛在对枯燥音乐知识的追求上耗费了。令我恍然大悟的原因是:音乐表现的竟是人们最为熟悉不过的东西——生活。你一触及它,它自然就要震动  相似文献   

17.
(一)音乐音乐是可以调整人心情的吧。听热情奔放的音乐你会快乐,听低沉哀伤的调子你会忧伤,听宁静舒缓的曲子你的心情会变得平和。但很多时候,我会为我喜欢的音乐感动。比如我喜欢的歌手坂本真绫,她的歌有着很强的画面感。《指轮》里我可以听到时间滑过了缝隙;《狼雨》里我可以看到露珠滴落到水面,然后扩开一圈圈的涟漪;《青之森》里,小溪静静地流淌,青山默默环绕。坂本脆脆的声音就如那个痴痴的小女孩,在我眼前睁着大大的眼睛,期待回音。音乐在我们的心灵上舞蹈,内心深处,我为它感动。(三)朋友拥有他们我就拥有了很大一笔财富,我说。记得那…  相似文献   

18.
发烧友信箱     
我是一个音乐速,与《音乐世界》相识纯属偶然。一次,我去表姐家玩,在书桌上发现了本外表漂亮、内容丰富的杂志,当时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它的名字就叶—《音乐世界》。从此,我与它成为了好朋友。可以说,我是《音乐世界》的老朋友;也可以说是新朋友。因为经常听同学提起《音乐世界》,所以对它并不陌生;可真正开始接触,是在表姐家,所以也可称为新朋友。青青,我觉得“歌迷俱乐部”这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开展 几千年来许多著名的美学家,在美学研究的道路上,几乎无一例外地发出:“美是难的”这一最原始最古老的感叹。德国美学家温克尔曼说:“美是自然的一种最伟大的秘密”。法国启蒙主义美学家狄德罗说:“在我们称为美的一切存在物所共有的性质中,我们选择哪一种性质来适应以美这一名词为标记的东西呢?……那只能是它一出现,就使一切存在物美的性质,这种性质的常有或稀少……就使这些存在物有较多或较少的美。而没有这种性质,就使它们不再有美”。看上去狄德罗对寻找美的本质,思路很清晰,似乎成竹在胸,但他在《美之根源及性质的哲学研究》中也不得不承认:“几乎所有的人都同  相似文献   

20.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面对同一个音乐作品,不同的审美主体对作品的美有不同的感受。同是一首乐曲,有的欣赏者会觉得它很美,有的欣赏者会认为很一般,而有的欣赏者则认为作品根本就不美。那么,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们是如何理解并处理和解决这一问题的呢?据了解,目前许多中小学音乐教师解决此类问题所持的指导思想和解决办法往往是:“各爱所爱,各美所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