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毅     
耄耋之年,对于常人而言,是人生的秋天;但对于孙毅将军,却正是生机盎然的春天。因为他真正洞悉了人生的真谛: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相似文献   

2.
初二语文教材中的自读课文《周处》,写的是一个乡村青年改过自新的故事。文很短,但故事新奇,“凶强侠气”的周处终为“忠臣孝子”的转变过程,写得既简单,又令人信服。最后引发的议论,充满人生哲理,可以作为人生处世的座右铭。而《周处》选自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相似文献   

3.
<正>周处是三国时期东吴人,他幼年丧父,年少时轻狂放荡,成为乡里恶名昭彰、众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人物。有一天,周处问乡里的长辈:"当今时局和平,又是丰年,大家为什么都苦闷不乐呢?"长辈叹道:"三害未除,何乐之有!"周处追问是哪三害,得到的答案是:"南山白额虎,长桥下蛟龙,还有欺负百姓的恶人。"于是周处自告奋勇,先上山杀了猛虎,又下水与蛟龙缠斗,浮沉数十里,一连三天三夜没有消息。乡里人以为周处死了,都互相庆贺。后来,周处活着回  相似文献   

4.
《周处》     
一、课文悟读初读《周处》,一位凶强侠义的勇士形象便突立在眼前。他曾经凶强好斗,为害一方,与虎蛟并称三害,且为之首,可谓凶强之极,但面对乡人的恳请,他义无反顾,上山刺虎,下河斩蛟,与蛟战三日三夜,或浮或沉。虽然课文并没有对这血腥的搏杀场面进行直接的描述,但我们仍可从这简约的语言描写中感受到蛟的凶猛、周处的英勇、搏杀的艰难与惨烈。极具语言张力的描写,给我们留下了可以尽情想像的艺术空间。再读《周处》,对周处油然而生敬意。虽说周处为害乡里是三害之首,可是当他听从了乡人的劝说,杀虎斩蛟,为民除去二害之后,…  相似文献   

5.
曹魏时存在着两种迥然不同的监军制度,一种是由朝廷派出代表中央行使监督权力.但不领兵。第二种实质上是中央派出且督领地方军队的领兵制度。二者的区别却被前人忽视了。  相似文献   

6.
周处是西晋有名的大将,他为人强直,后来战死在与氐人的作战中.周处文武双全,还著有<默语><吴书><风土记>等,其中<风土记>传至今日.周处的名声还不止于这些,更主要的是他有一段杀虎斩蛟、浪子回头、改过自新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周处年轻的时候,凶暴强横,好争斗,被地方上的人认为是祸患。另外,义兴的河里有条蛟龙,山里有只白额虎,两者也都残暴地侵犯老百姓。义兴人认为是三大祸害,而周处最厉害。有人劝说周处杀死老虎斩掉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大祸害只剩下其中的一个。周处就去刺杀了老虎,又进入水中击杀蛟龙。蛟龙有时浮出水面有时沉入水中,游了几十里,周处同它一起浮沉。经过了三天三夜,地方上的人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互相庆贺。后来周处竟然杀死蛟龙又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同乡人(为他的死)互相庆贺,才知道自己在人们心目中  相似文献   

8.
数学《周处》一课,大家虽有共同的数学目的,但讲解却不尽相同,其疑点很有几处。现举其要者三端,谈谈粗浅的见解。一文章首句“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是展开全文的基础,其中“凶强侠气”又是关键词语,它既概括了周处“年少时”的表现,又勾勒了周处转变前“为乡里所患”的形象。但在教学中,要落实“凶强侠气”的意义,却相当棘手。我曾把“凶强侠气”缩成“凶侠”一词,援引了苏轼的自述:“轼在徐州时,见诸郡窃贼为患,察其人多凶侠不逊之徒”,加以说明。《辞源》注“凶侠”,“谓指凶暴任侠之人也”,又注“任侠”的意思,是“以抑强扶弱为己任”,或“任使其气力”。从以上解释,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凶强”是“凶恶强暴”无疑,而“侠气”是毁是誉的分歧自古有之。“凶强”与“侠气”连成一句,到底是近义词语的同性结合,还是对立词语的矛盾统一呢?教学中,由于莫衷一是,最初,我把“侠气”讲成“以力欺人,霸道”,或者“喜欢与人争斗”。既将“侠气”释为贬义,便顺理成章地把“为乡里所患”讲作周处“被地方上的人看成祸害”。但讲后总觉有不妥之处。近来,我方悟出应将“侠气”释为“抑强扶弱,仗义勇为,好打不平”;在色彩上“侠气”应是褒义。视“侠气”为积极因素,意在说明周处年少时既“凶强”又“侠气”,但以“凶强”为主,故“暴犯百姓”;“侠气”居次,地方上的人对他则怕多于敬。可以设想:周处如无“侠气”,地方上的人何以鼓动他去杀虎斩蛟,即使鼓动,周处也不会欣然而往的。后来,他能“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也正是他年少时那股“侠气”的表现和发展。“侠气”为下文安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9.
将军检讨     
春秋时,楚国的大将子发领兵攻打秦国。打了几仗,没取得胜利,而粮草接济不上,就派特使回京都求援。使者办妥粮草之事后,来到子发将军的家里,向他母亲报告了打仗情况和求援粮食的事。子发母亲问使者:“军队粮食发生了  相似文献   

10.
空投故事     
三国之间老打仗,这回又是吴国跟魏国打。 曹操对众将说:“此番魏吴之战,争夺莫名城是关键。莫名城的兵力需要加强。哪位将军愿领兵前往?”  相似文献   

11.
空投故事     
周锐 《小火炬》2010,(9):7-9
三国之间老打仗,这回又是吴国跟魏国打。 曹操对众将说:“此番魏吴之战,争夺莫名城是关键。莫名城的兵力需要加强。哪位将军愿领兵前往?”  相似文献   

12.
还是学生时,《世说新语》中的《周处年少时》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成了老师,重读此文,又有了更多体味。以今天许多老师的视角看,年少时的周处是个差生,是个后进生,或者说是个问题学生。估计遇到这样的学生,许多老师会认为他不可救药,从而放弃对他的教育,最终让他在社会  相似文献   

13.
考议魏晋南朝的将军开府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萌生于汉代的将军制度,在魏晋南北朝的发达是一个令人注目的现象,即将军称号在当时被许多人拥有,使整个政治生活带有浓厚的军事色彩。将军号这期间逐渐从一种高级领兵式职激化成一种加官,乃至阶官,仅表明官员的身份而不代表其实职。拥有军号者可能获得开府的权力,即可设置一批替府主处理事务的小官吏。其交员数量不一,或依府主身份而有异,或依实际情况需要而增减。虽然目前关于将军制度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多,但将军开府的问题在史学界尚未深入。本文试图以魏晋南朝作为考察时间段,对将军开府的条件情况加以分析。大略地说,两汉将军…  相似文献   

14.
周处是西晋有名的大将,他为人强直,后来战死在与氐人的作战中。周处武双全,还有《默语》《吴书》《风土记》等,其中《风土记》传至今日。周处的名声还不止于这些,更主要的是他有一段杀虎斩蛟、浪子回头、改过自新的故事。故事中记他为了改过自新而人吴找名士陆机、陆云兄弟从师求学,最后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这件事,许多人以为是真实的,例如《辞源》周处条,其实是不可能存在的。  相似文献   

15.
东晋时期,国家可以为一些刺史加授将军号.刺史领有的将军号可以是身份地位的体现,也是能够领兵的标志.东晋国家能够为无将军号的官员出任刺史加授将军号,也可以为有将军号的官员出任刺史加授将军号.因为刺史所领将军号是加官,因而将军号的品级与刺史的品级是明显分开的.在刺史任职期间,国家可以提升和贬降他们所领将军号的品级和位次,以此体现对刺史的褒奖和惩戒.  相似文献   

16.
人们大都追求飞扬的人生,其实,平凡才是人生的底色。平凡,是大多数人的人生轨迹。将军是塔尖,士兵是塔基。人生舞台上,配角芸众生,主角有几人?正是无数的士兵、配角和绿叶,与将军、主角和红花紧密配合,才组成了和谐而精彩的世界。生活中,许多平凡的东西往往最重要。水和空气平凡,但它们对我们的生命须臾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17.
百步穿杨     
<正>战国时候,秦国的将军白起非常善于打仗。由他指挥的战争没有失败过,所以人们称他为"常胜将军"。有一年,秦国的国王派白起领兵前去攻打魏国。如果魏国被秦国攻下,会在多个国家间引起连锁反应,所以许多人都感到担忧。有个名叫苏厉的谋士,奉命前去游说白起不要攻打魏国。苏厉设法拜见白起,向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18.
艰苦的年代,传奇的经历,多舛的命运,使将军经过三次婚恋:一是金莲之妻——朱氏;二是叛逆之妻——雷明珍;三是白头偕老之妻——田普。三次人生体味,使将军百感交集。金莲之妻——朱氏许世友被家乡父老称颂为“大别山的孝子”,他“生前报效祖国,死后与母同葬”的遗言已是最好的证明。作为许将军在人生婚恋上,当然也逃不脱“媒约之言,父母之  相似文献   

19.
谭子兴是沅水流域一位声名比较显赫的将军和千户,但关于他的历史朝代各地的《谭氏族谱》记载却有两种说法,即宋朝千户侯和元朝千户侯。笔者通过综合考察分析,认为谭子兴为宋朝千户将军。  相似文献   

20.
他的人生几乎是爸爸一手“计划好的”,他曾经抗拒这套宿命剧本。但经过“脱稿演出“之后,却发现这是绝妙好戏,一幕幕值得玩味的经典场面,饱含人生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