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就人与狗的感情而言,人永远是有负于狗的。因为你只把生命几分之一的情感给它,它给予你的,却是它的全部。一只狗,随着它的主人住在高楼的两居室里,它的主人是一对年轻的夫妇。它习惯他们早出晚归,并且知道以最热烈的亲吻迎接主人的归来。后来主人有了新房,旧居给了一对老者,是男主人的父母。而这只狗又有眼伤,怕它无法适应新环境,所以就留在旧居,  相似文献   

2.
那天家里停电,我从商店买了几枝蜡烛回来。没电的晚上百无聊赖。吃完饭我坐在沙发上看书,八岁的儿子托着腮趴在桌上看着烛光在黑夜中明明灭灭,怔怔地出神,不一会儿,烧化的红蜡顺着烛壁流了下来。“爸爸,蜡烛哭了。”儿子一声惊呼。儿子的话使我忍俊不禁。我放下书,走到儿子跟前,顺着他的思路耐心给他解释:“你看,这就是蜡烛的眼泪。在漫漫长夜,蜡烛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它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它不怕牺牲,甘于奉献。它淌下的每一滴红蜡都是它的生命,当它流完最后一滴眼泪,生命也就结束了。唐朝有一位大诗人有过一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  相似文献   

3.
吴慧 《高中生》2013,(10):58
我一直都在读一本书,未来也会继续阅读它。因为没有一本史书比它更荡气回肠,没有一本言情小说像它一样动人心弦,没有一本侦探小说能和它比情节的跌宕。这本书的名字我说不上,但我深知它的主旨——人性、人情、人事。读人如同读书。人有他的历史、背景,有他生活的环境和际遇,也有区别于低等动物的智慧和情感。人与人以各种情感为纽带联系在一起,演绎出万千故事。我敢说,哪怕是  相似文献   

4.
一、文本解读 读贾平凹的《落叶》,笔者感到愧疚。因为自己远没有作家那样豁达。总以为,生命的确值得悲哀。见过亲人的离去,落过那些刻骨铭心的眼泪,  相似文献   

5.
“沈老师的这节课上得如行云流水,却又风声水起,语文味儿十足。”日前,市教研员在听完我上完《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后,如是评价。在我看来,“十足”当属溢美之词。但诚惶诚恐之余,“语文味儿”四字却很入我耳,因为它正是我这堂课设计的核心理念。本文就谈谈我对《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6.
纷飞     
《新作文》2006,(Z2)
我今世为你流了一滴眼泪,在生命消散时纷飞了,尽管你不知道。——题记授奖词是水孕育了生命,我们离开了海洋进入陆地,可是我们需要水的程度却没有任何一个时代能够相比。《纷飞》中的一滴水,即是作者自己,同样也是我们阅读的每一个人。以一滴水的历程来暗喻自己情感的成长,来包  相似文献   

7.
“冰,这是我们世界唯一的希望,唤醒它,我们才可以击退紫星人。”父皇神情落寞地说,眼神像即将燃尽的火苗摇曳而微弱。我捏起他掌心里水晶质般的冰粒,放在血色的阳光里,有耀眼的闪烁,我问起父皇:“寻找它的主人,让她再用一滴眼泪唤醒它?”父皇痴痴自语:“这是一个妙龄女子的眼泪,只有妙龄女子的泪才这么清澈这么真挚,真善美具有无穷的力量,这是天地间永恒的法则!”  相似文献   

8.
《新作文》2013,(Z1):71
我的心常随风起舞,即使没有了再流下一滴眼泪的力量,依然会久久凝望着那布满繁星的苍穹,因为有一种情怀叫做感动。——题记总喜欢一个人行走在落了一地黄叶的小径上,喜欢仰望辽远的天空,即使没有壮观的奇景,也总轻轻撩动着我的心弦,使我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我是一个喜欢流泪的女孩,泪水在无声地倾诉我的伤痛、愁苦、无奈、喜悦还有感动。行走在这个  相似文献   

9.
陨落它本不该寂寞,因为它有醉人的光华。然而它在无人喝彩的一隅,品尝一份苦涩的孤寂。不要抱怨上天的薄情寡义,不要撕去它最美的衣裳。回忆成为可怜的自慰。飘飞的黄叶都抛给它一份轻蔑,好像自己的灵魂已经沉睡,只能默不言语。悲剧也是一种艺术,当人们为它感动时,何曾想过这是用黑夜无语中的眼泪组成的。这便是生命吗?生命不是最鲜活的吗?回答是,生命也无情,因为生命有太多无奈。  相似文献   

10.
一、案例描述人是情感的动物,没有真挚、高尚的情感,人在精神上就没有成熟。亲情是情感树上最绚丽夺目的一朵鲜花,任何辞藻都无法装饰亲情,它的质朴之处就是它的动人之处。它只要我们真心真意去感受,真情真诚去表达。亲情值得讴歌,因为它开垦了生命的荒原;亲情值得书写,因为它展示了生命的魅力。教会学生将感受到的亲情淋漓尽致地加以传达,实现的是学生与自我的精神碰撞,是对其灵魂的烛照与洗礼,是对高尚精神生活的展示——当学生让亲情在笔底流泻,他们托起的何尝不是鲜花般的生命!这节作文教学课,教师要和学生一起静静感受亲情,充分地表达…  相似文献   

11.
鱼和水     
A:鱼:天转凉了,因为秋来了;梧桐落叶了,因为下雨了;天晴了,因为雨停了;咖啡结冰了,因为我流泪了。水:……(我一直不知道在这下面应该加上什么,因为我还没有经历。)B:鱼:我哭了,但是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里。(我总怀疑大海深处是鱼儿眼泪的汇聚之地。)C:鱼:如果有下辈子,我要做一只鸟。广阔天空任我翱翔。水:如果有下辈子,我要做一棵树,一旦扎下根,就绝不会再挪动,哪怕干枯至死,我也想成为那样一棵树,哪怕我的爱从此再也不能回头……(它果然没有再回头,停留在我的枝头。即使这样,我仍为它曾…  相似文献   

12.
二月的抒情     
也许是我这独眼人的偏执,我总是很固执地认为,人生存于世间最大的理由不是为了什么理想,也不是为了那些所谓的崇高,而是因为情感。正因为有了情,有了爱,人们才对生命、对生活有着无尽的留恋与热爱,如果没有情感的慰藉,很多人都不可能等到寿终正寝,让生命自然地结束。基于这一认  相似文献   

13.
在公路旁的一个树林里,有一个孤独的农庄。人们沿着公路可以一直走进这个农庄的大院子里去。太阳在这儿照着,所有的窗子都是开着的。房子里面是一片忙碌的声音,但在院子里,在一个开满了紫丁香花的凉亭下,停着一口敞着的棺材。一个死人已经躺在里面,这天上午就要下葬。棺材旁没有守着任何一个悼念死者的人;没有任何人对他流一滴眼泪。他的面孔是用一块白布盖着的,他的头底下垫着一大本厚书。书页是由一整张灰纸叠成的;每一页上夹着一朵被忘记了的萎谢了的花。这是一本完整的植物标本,在许多不同的地方搜集得来的。它要陪死者一起被埋掉,因为这是他的遗嘱。每朵花都联系到他生命的一章。  相似文献   

14.
那天,我和妈妈翻看杂志《人类社会价值》时,读到了索龙的故事。索龙是新泽西州的一只警犬。一天,它被带到一幢大楼前追踪携带武器的嫌疑犯。进大楼前,它舔了舔训导警官(也是它的主人)的脸,这是它生命中最后一次与主人亲热,因为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情真意切,激起无数读者共鸣,溅起丝丝涟漪,荡涤人性的龌龊,唤醒人性的良知.文章标题的作用自然功不可没,因为它是读者理解文章的窗户,但“换”字所用并不妥帖.结合雨果的创作意图,从眼泪与水的逻辑关系,“一滴水”和“一滴眼泪”的渊源关系等角度可窥一斑.  相似文献   

16.
精灵的眼泪     
传说精灵的眼泪只有一滴,它很美,是蓝色的,闪着忧郁的光。精灵只有在失去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时,才会流下这滴眼泪,然后刻骨铭心地记住这件事。在一个星球上,有一个精灵王国,兰竹女王是这个王国的主宰者。她的丈夫刚志是一位优秀的精灵,他们的孩子叫做纯翼,是一个漂亮的小女孩,非常善良,大家都很喜欢她。精灵王国一直过着幸福、安宁的生活,可是黑魔王的到来,给精灵们造成了极大的恐慌。黑魔王把纯翼抓走了,他对兰竹女王说:“兰竹,如果你把国王的位置让给我,你的女儿就会活下来,你的子民就能平安地生活;否则,你的女儿就只有死路一条。你好好想…  相似文献   

17.
在英国的一个小镇上,一个男子正在读一封信.读着读着,两滴晶莹的眼泪从他双眸中落下,落在他那颤抖的双手上.  相似文献   

18.
寻泪     
我问神:为什么我没有眼泪? 神说:因为你未去过人世,不知道什么是苦难。神赐给了我下凡的机会,以及一个心形的玻璃瓶。只要我集满四滴眼泪,我就真正拥有它们了。  相似文献   

19.
情感是一个生命得以存在的最有价值的体现,它也是一堂有生命的语文课最有价值的存在方式。如何让学生的情感在课堂上流淌,让他们做自己情感的主人呢?就这个问题,我反复思索,也上过好几堂情感性很强的课文,有颇多感触。特别是在上《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一课,给我留下了很多的思考。下面,我就这一堂课的一些细节问题,以及当时的一些感想、课后的一些反思做如下叙述。  相似文献   

20.
“愤”是司马迁心中一团压抑不住的情感烈焰,也是《史记》中一般挥之不去的浓烈情感。因为有了它,司马迁倍感生命的苦涩。也因为有了它,司马迁对世态人情的认识更加透彻,对社会的批判更露锋芒。这就是“愤”所体现的真实含义与价值,也是我们研究司马迁愤世心态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