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悄悄     
秋天到了, 叶子落了, 小朋友们捡树叶, 你拼成一只小白兔, 我拼成一只小飞鹰, 他拼成一只梅花鹿, 我们拼出了一个动物园。  相似文献   

2.
3.
4.
窗外静悄悄     
窗外静悄悄胡晓烨摄深化幼教改革,改善教师的教育厅为势在必行。现实中,人们往往习惯于把教师教育行为的种种缺失更各地归咎于教师本人,而很少从其他角度去考虑问题。本期《教师行为与幼儿素质》栏目从《改善教师教育行为与师资培训改革》的角度,分析幼儿教师岗前培训...  相似文献   

5.
月夜静悄悄     
此文的“静”有两个层面。第一层面“如何静”;第二层面“静之用”——“为美好的明天默默地许下她虔诚的祝福”。在写“如何静”时,层层推进:先用狗的“汪汪”和风的“沙沙”来写静——辩证运笔;后用小溪和心灵来写静——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6.
何君华 《良师》2011,(1):37-37
每天早晨,你会看见一位蹒跚的老人准时出现在罗马市郊的欧洲脑研究所,下午,她的身影又会出现在市中心的非洲妇女教育基金会。  相似文献   

7.
这里静悄悄     
李蔚红 《山东教育》2005,(15):47-47
写这些日记已经很多年了。每一天,在生活的劳顿之间,在孩子睡后的片刻安宁里,我总是用蓄满爱意的笔,写下这一页页的日记,一件件的小事,一点点的变化和联系,想在多年以后送给夏树一份浓厚的的母亲的礼物,一个男孩子生命的成长经历。  相似文献   

8.
落叶静悄悄     
我,一片火红美丽的枫叶。秋风一阵又一阵地吹着,用力撕裂着我的身体,我觉得实在是支撑不下去了。我想: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这就是奄奄一息的感觉吧!  相似文献   

9.
以此童话献给那些热爱生活、需要关注的弱示群体和懂得感恩的人们———题记:在一座高高的山上,有一棵很大很大的树。大树的年龄有多大呢?没有人知道,大概几百岁了吧;大树叫什么名字呢?也没有人听说过,人们只知道山上的小动物们都管她叫树妈妈。  相似文献   

10.
山村静悄悄     
~~山村静悄悄@张枚同 @尹森林~~  相似文献   

11.
旅馆静悄悄     
胖pàng头气球、布bù熊xióng、橡xiàng皮猪一块儿来住旅lǚ馆guǎn,他们要了一个三人间。可是,胖头气球爱打呼hū噜lu。于是,布熊想:我得先睡;睡着了就听不见他打呼噜了。橡皮猪想:我要先去玩一会儿,玩累lèi了,躺tǎng下就能睡着,肯kěn定听不见胖头气球的呼噜声。胖头气球的呼噜那么有名气,就连住在隔gé壁bì的木马都不得不想:我得把门窗chuāng关紧点儿,不能让胖头气球的呼噜声传chuán进来。真的是很见效xiào。天亮后,布熊、橡皮猪和木马伸shēn伸懒lǎn腰yāo起了床chuáng。这一夜,他们睡得都很好,谁也没有听到一丁dīng点儿声响…  相似文献   

12.
秋夜静悄悄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外面,秋风飒飒,随之而来的是一股浓浓的药味。我伫立在爸爸的床前,往日爸爸那熟悉的身影顿时在我眼里变得陌生起来。他那本来很健壮魁梧的身躯明显地瘦了一圈,往日炯炯有神的目光也深深地陷了下去。爸爸病成这样,全是为了我。而我这个做女儿的却不能守在他的身边尽一份孝心,不能亲手给他做一顿可口的饭  相似文献   

13.
屋里静悄悄     
放学回来了,屋里静悄悄,小猫跳出来,喵喵我知道。爸爸出门上班了,妈妈在外学电脑。爷爷棋室下棋好热闹,奶奶广场练习健身操。放学自己做功课,不用长辈来操劳。  相似文献   

14.
夜晚静悄悄     
"爸爸妈妈怎么还不回来啊?"小宁坐在空荡荡的书房里,听着自己写字的回声,一个劲儿地想着。"又快考试了,不知道这次会不会再得个好成绩,让爸妈高兴高兴……"小宁面带微笑看着手中  相似文献   

15.
夜,静悄悄     
“嘭!”沉重的带门声夹杂着不满,似乎在向我宣战。孩子她爸也只能靠在床背上深深地叹气,纵使心中有千万的委屈,在这个寒夜里,也只能在黑暗中缄默不语。  相似文献   

16.
花开静悄悄     
陈立武 《班主任》2006,(12):18-18
法师对刚收入寺院的十多岁的小沙弥百般呵护,关爱有加,一边关照他的生活起居,一边因势利导教他为僧做人的道理.看到小沙弥接受和领会问题比较快,法师便教他习字念书、诵读经文.慢慢地,法师发现小沙弥虽然聪明伶俐,但却有一个致命弱点--心浮气躁、喜欢张扬、骄傲自满.刚学会几个字,就拿着毛笔满院子写,满院子画;刚记住某个禅理,就向法师和其他僧侣炫耀;法师刚刚夸奖他几句,他马上就在众僧面前显摆,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真义是什么?就像生存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一样,千百年来,那些充满智慧的清醒的思想者从未停止过对教育本质的深层追问。从柏拉图“灵魂转向”的教育理想到19世纪斯宾塞主张的“教育为未来生活作准备”,从20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雅斯贝尔斯的“人的灵魂的教育”,从蔡元培的人格教育、教育独立到时下新课程在教育目标与方向上的全面反思……人们总在寻找理想教育的目标定位。本期编发的《让学生在树下坐一会儿——由一份作者来稿引发的思考》这组文章,从多层面、多角度对教育的本质进行了抛砖引玉的思考。编辑部在收到作者蒋依宝《让学生独自在树下坐一会儿》(见本期12页~13页)一稿后,深感稿件所蕴含的深层价值。让学生在树下坐一会儿,这是一种充满诗意的教育境界,一种更重过程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由发展的教育方法……于是,编辑部几次开会,并请专家一起座谈,挖掘其中之义。编辑们拿起笔,就此命题展开了讨论、反思。在写稿过程中,我们深感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之不足,难以将此命题作更深一步的开掘,因而我们期待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及社会各界人士一起就此命题来讨论、反思当今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理念问题、方式方法问题等。编辑部将从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面组织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因为爸爸被派到中国驻英大使馆工作,我也跟着爸爸来到伦敦,在这里生活、学习了两年。伦敦真不愧为19世纪大英国的首都,它有器宇轩昂的议会大厦,有壮美典雅的塔桥,有繁华无比的金融城,有高大雄伟的圣保罗大教堂,以及藏纳世界各地艺术精品的大英博物馆等。当我在飞机上俯视伦敦时,我的第一感觉是:“拥挤”!然而,当我踏上这片土地时,我的第二感觉与第一感觉却截然不同:“安静”!是的,不管多么繁华的地方,除了各式各样车的声音以外,你几乎听不到什么噪音。在巴士里、地铁里、大街上,你都听不到高声说话的声音;在地铁,许多人手里总是拿着书或报纸…  相似文献   

20.
我和妻子都是高中教师,我教语文,她教数学。身边的人都羡慕我们的女儿小敏: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家里有两位最尽责的家庭教师。小敏读小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且很听话,按部就班地在我和妻子的规划下生活和学习,她的努力都在我们的期望之中。我是个热爱写作的人,妻子也喜欢读书看报,所以我和妻子都希望小敏能成为一个作家,给她买了很多儿童文学方面的书籍,并指导她阅读。事实上,小敏的作文也确实写得很好,已经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了五六篇作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