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使广大学生更好地度过青春期,我们特请了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副教授邹延艾为他们开了“青春期健康教育讲座”,分为青春期健康教育的意义,内容、原则与方法,生理特点,生理卫生,心理卫生和性心理六讲。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主席说,教育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家庭对学生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由于朝夕相处,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减负”后,如何动员家长的力量,共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向家长作宣传,转变教育观念   一是,定期开展家长教育研讨活动。宣传教育方针和正确的教育思想,交流科学教育子女…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调查法,就我国目前家庭结构、家庭教育的现状、家庭教育中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探讨,从家庭教育的视角下对体育活动进行分类,旨在开阔家长教育孩子的新思路,在体育活动的同时很好的将育德、育智等结合起来对孩子进行教育,结合孩子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体育项目对孩子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4.
推进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工作是助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梳理其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双减”政策为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结论:由于国家家庭教育政策的持续推进,重塑家庭体育教育权利的现实需要,以及适应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家庭体育教育现代化的内在需求,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但与此同时,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也面临学校指导服务家庭体育教育的能力亟待提升、指导服务形式亟待完善、指导服务效果亟待提高的三重挑战。提出发展路径:培养体育教师家庭体育教育指导能力,激活体育教师指导工作活力;创新完善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形式,盘活家庭体育教育资源;加强学校家庭体育教育一致性,科学发挥“双主体”育人潜能。  相似文献   

5.
“赏识教育”是南京聋哑学校副校长周弘首倡的一种新的教育方法。他曾成功地把 3岁半还不会说话的聋哑女儿周婷婷培养成中国第一位残疾少年大学生 ,后来又培养了上百个周婷婷式的早慧聋童。最近他又使接受他“赏识教育”的上百个“差生”转为“优生” ,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他认为赏识教育承认差异 ,肯定孩子的长处和点滴进步 ,坚持教育 ,每天对孩子进行鼓励 ,结果使差异缩小、消失 ,从而使孩子重新找回自信。我觉得不同层次的教育中 ,都应该借鉴运用“赏识教育”的方式。因为儿童天真 ,充满灵性 ,可塑性极强。“赏识教育”会让每一名儿童…  相似文献   

6.
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不仅关系到孩子的身心健康,也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孩子们渴望从家庭获得相应的性教育,而父母却忽视了一个最简单、最直接的教育——指导孩子观察自己的性器官发育情况。许多父母对孩子正常的生殖器官发育过程不了解,想当然地认为,孩子身高和智力发育没问题,就不会有什么生殖器官上的问题。还有些父母盲目地认为孩子小,生殖健康是长大以后谈论的事情,根本不知道孩子的生殖器官发育是否正常。  相似文献   

7.
<正> 一、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原则 青春期健康教育是一项相当复杂的教育工作,只有坚持以下基本原则,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一)思想性原则 青春期健康教育的思想性,最重要的应体现在其教育的宗旨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一代新人。 贯彻思想性原则,就必须鲜明地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要回答青少年围绕青春期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思想认识问题。 在当前,特别要注意将知识教育与青少年的人生观教育、公德教  相似文献   

8.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家长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位老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早于孩子所接受的学校教育 ,因此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那么 ,学校怎样才能协调好同家长的关系 ,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呢 ?  一、要尊重学生家长一个人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 ,首先得尊重别人 ,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教师要想得到家长的尊重、支持 ,就得以诚恳的态度尊重学生家长 ,这是教师与家长能够密切配合的基础。首先 ,教师向家长通报、反映学生的问题时 ,要注意方式方法。家长是有自尊心的 ,对自己的孩子往往是偏爱…  相似文献   

9.
王敏 《中华武术》2018,(12):55-56
近几年,由于各高中学校狠抓升学率,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用来体育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现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对子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那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意识转嫁下,好多父母不但在经济上倾尽所有,而且在生活中也包办了本该由孩子自己来完成的一些体力活动,对孩子的体育锻炼教育意识淡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2011年韩亚货机失事、2014年韩国“岁月”号沉船事故,发现“权威主义”思维模式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权威主义”是韩国典型的思维方式,强调下对上的绝对服从,从而束缚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日常生活、学校教育、社会工作三方面为例分析其在韩国当代生活中的表现,可看出“权威主义”已深深植入韩国人血液中,成为韩国人的潜意识,因此成为导致两起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是人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在此期间,青少年身心都开始向成年人过渡,同时也是心理问题频发的时期。家庭是人类成长的第一环境,作为人类身心发展的重要开始,优质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的影响十分重要。基于家庭体育视角,结合体育活动对人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积极影响这一共识,本文在编制《家庭体育调查问卷》测量工具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家庭体育的基本特点及其与青少年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揭示亲子沟通、父母教养方式在其中的作用机制,为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发现家庭体育开展所遇到的问题提供实证依据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正> 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随着性发育的进程,与性有关的心理活动会发生一系列复杂、微妙的变化。正确认识和对待青春期的性心理问题,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生活幸福以及社会稳定,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青春期性心理的发展 青春期与性发育相关的心理变化,比较多地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性角色”的进一步确立;二是性意识的觉醒与发展。 所谓“性角色”,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因性别差异而出现的差别。这是一个社会心理学上常用的术语。随着智力和心理的发展,青少年在完成自我的再认  相似文献   

13.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人类的未来。在信息化社会即将来到,人类面临社会生活方式重大变革的今天,对孩子们的启蒙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优生优育,加强对孩子的早期智力训练。”的口号日益深入人心。随着各阶段教育机构对“第二课堂”——各种文化体育活动的日益重视,文明高雅而又具有显著效益的益智活动——棋类,受到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下棋能促进孩子们的文化课  相似文献   

14.
认真搞好体卫结合试验全面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为了有效地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和体育教学质量,广东省湛江市在国家教委体卫司的直接领导下,从1989年底开始,与天津市一起进行了开设“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的可行性试验。从1993年秋开始,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的要求,试验在全市2461所中个学(从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二年级)的64万名学生中全面铺开、每周上足三节“体育与健康教育”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促进了学校体育卫生的改革。开设“体育与健康教育”课,加强了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教育,较好地解决了中小学生理知识、青春期卫  相似文献   

15.
青春期性心理教育作为学生心理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被人们所认识 ,许多教育者为此付出了努力。那么 ,目前青春期性心理的现状如何呢 ?中学生对青春期性心理卫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行为特点又是怎样的呢 ?为了进一步探讨青春期性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 ,持续有效地开展心理卫生教育 ,我们对徐州市两所学校高二年级17至 19岁的男女学生各 10 0人做了性心理卫生的问卷调查。再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中学生性心理特点青春期的青少年情感体验主要从内部获得。在下丘脑———垂体性腺系统分泌各种激素协同作用下 ,开始青春期的萌动 ,性器官迅…  相似文献   

16.
上个世纪90年代,一位家长因长期为孩子劳累、跟孩子着急较劲得了一身病,参加了我的学习班,用哲学辩证的方法进行心理调整,把以前对孩子的着急、生气、恨铁不成钢等心理转变了,身体健康了,也不跟孩子较劲了。孩子发现家长变了,问他母亲:“您现在怎么变了,跟以前不一样了?”母亲说:“我学了一个教人想开的心理平衡理论。”孩子说:“您怎么不早学呢?您不容易,您知道不知道,我也不容易。”这个孩子说,我要见见这个老师。我和这个孩子谈了许多,我有很大触动,觉得家长教育孩子不容易,但孩子也很不容易,可是往往站在家长的位置上,对孩子的心理察觉…  相似文献   

17.
也许牛奶对孩子的发育成长太重要了,所以,才有了这样的重合。“6.1国际儿童节”,又是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倡导的“世界牛奶日”。  相似文献   

18.
周云 《体育师友》2000,(2):45-46
由于受家庭因素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有些独生子女在身心发展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学校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对独生子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热切关注以及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人们提出了要对独生了女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体育教学课也就成为“挫折教育”的重要教育阵地。下面就体育教学中进行“挫折教育”提出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4—2015学年追访数据,采用描述统计和固定效应模型,探究父母教育期望对中学生体育运动的影响,以及分析家庭的阶层差异对这种影响的作用。结论:我国中学生每周进行体育运动的时间受到父母教育期望的影响,期望值越高,子女参加运动的时间越长;中学生体育运动时间存在家庭阶层差异性,在高阶层家庭中的子女进行体育运动的时间普遍高于低阶层的家庭,阶层差异成为影响中学生体育运动的重要因素;父母教育期望对子女运动时间的作用效应会受到家庭阶层的影响,并呈现负向调节,表现为家庭阶层较低时教育期望对体育运动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随着阶层提高,教育期望的效应逐渐减弱,在高阶层家庭中不再具有显著作用,其运动时间已与教育期望无关。  相似文献   

20.
性别意识视角下的中学体育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是民族前进和发展的根基,树立正确的性别意识是其合理的人格构建,以及良好品性形成的关键。中学教育作为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教育过程中融合性别意识教育的相关内容,对学生青春期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学校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主体组成部分之一,肩负着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的三维健康观的重任,通过对中学体育教育方式、方法的探究并结合先进的性别意识教育理论和观念,认为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消除“别刻板”的教育方式,并在“无性教育”的基础上强调个性差异,同时,教学组织者和实施者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性别分班制度,如此才能使青少年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得到更好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