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背景:1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编制总体预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沈洪满 《新高考》2006,(5):27-28
热点材料 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总体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实施总体预案,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对于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预防和减少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时事背景 2006年1月25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该《预案》,对于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  相似文献   

4.
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制应急预案是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预防和有效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有效保障师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实现本质安全的需要。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依据国家法律政策,做好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5.
当前,高校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不仅影响着高校自身的安全稳定,也影响着和谐校园的建设。高校要加强应急体系建设,从应急预警机制、应急组织体制、应急运行机制、应急保障能力等方面科学预防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对人民生命财产所造成的威胁日益严重。积极应对和科学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能,特别是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对宁波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其重要性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7.
【背景材料】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总体预案)。总体预案共6章,分别为总则、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应急保障、监督管理和附则。总体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明确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分级分类和预案框架体系,规定了国务院应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等内容,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角度透视】哲学角度1.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度高、损失严重。2003年,我国因生产事故损失2…  相似文献   

8.
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阵地,它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理效果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身体安全和心理安全,也关系到高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高校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必须加强应急管理,要在提高认识、健全机制、制定预案、增强能力、多方联动等方面下功夫,确保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及时、高效和妥当。  相似文献   

9.
政策背景:1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在《责任与奖惩》一节中明确规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公共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0.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为了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所编制的政府组织管理、指挥协调应急资源和应急行动的一种整体计划和程序规范。在突发环境事件来临之时,一部制定良好的应急预案会使管理者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框架体系、内容及其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非传统领域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极易给社会发展稳定带来极大风险和挑战。长期以来,我国在快速有效应急处置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过程中,基本形成了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以政府主导为核心支撑、以人民群众为力量之源的中国特色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格局,然而,要进一步强化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还需要从管理、协调、激励三个维度构建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的长效机制。这对于提高党和国家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进入了一个高风险时期,各类重大突发公共危机体现出种类多、频率高等特点,对经济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危及社会稳定和发展,对政府的管理和威信带来严重的挑战。我国的公共危机应急机制存在着应急指挥系统不统一,应急预案不健全,信息流通不对称,应急处置能力不高等缺陷。政府必须转变观念,加强对公共危机的认识,全面构建应急预警、预控机制体系和预案,加强公共危机应急的法规体系,完善应急保障体系和辅助系统,加强国际交流,参与全球公共危机的预防和治理。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 国务院于2005年7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温家宝指出,建立健全预警体系,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就是要提高国家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国家安全、保障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4.
论大学校园应急预案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校园应急预案对校园突发危机事件的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大学校园应急预案编制的主要目的是指导校园危机管理,其编制的原则必须体现大学校园危机管理的要求。大学校园应急预案内容一般包括组织指挥体系、危机管理流程和保障措施。其编制程序主要有校园危机评估和校园应急能力评估等环节。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国务院于2005年7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温家宝指出,建立健全预警体系,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就是要提高国家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国家安全、保障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2006年  相似文献   

16.
应急预案是幼儿园有效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基础。一个结构完善的应急预案弘须包括总则、组织机构与职责、预测预警、应急响应、后期处置、应急保障、监督管理、附则、附录九个部分。标准的应急预案编制流程包括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风险识别与评估、风险的分类分级、成立应急组织并明确其职责、处置措施、应急能力评估、应急预案文本编...  相似文献   

17.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如何应急和处置,至关重要。本文从突发环境事件的概念、分类、预案的制订和响应以及如何监测处置,进行了探讨,目的在于提高高效、快速应急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18.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在重建工作中,与救灾抗灾紧紧关联着的是我国的危机管理体制建设问题。危机管理体制的建立健全有助于提高国家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预防和减少各种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保障国家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总体预案》)。《总体预案》共6章,分别为总则、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应急保障、监督管理和附则。《总体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明确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分级分类和预案框架体系,规定了国务院应对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提高中小学生面临突发安全事件自救自护的应变能力,根据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特制定本纲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