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青年记者》2012,(5):80
作为加强"回应式新闻"的一次创新探索,新华网近期推出大型回应式新闻专栏——《第一回应》。自1月18日发出第一条报道以来,"第一回应"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打开:跟着档案去旅行3》(《档案时空》第三辑)由四川省档案馆编辑,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从"成都商报·大周末"《档案时空》2015年12月至2017年9月发表的文章中,精选出26篇汇集成册,并增加了近百张档案资料图片,有的为首次披露。《档案时空》专版从2013年8月31日始正式发  相似文献   

3.
媒体报道概览10月23日,事件发生.11月8日,《南方都市报》刊登第一篇关于此事的报道:《妻子遭联防队员毒打强奸丈夫躲隔壁"忍辱"一小时》,随即引发广泛关注.(文章作者成希曾在访谈时透露:"事发十几天,杨武跟很多媒体求助过,但都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他找到了南都,我立即赶到现场进行采访报道,应他的请求报道此案.")  相似文献   

4.
"明之亡,实亡于万历",这是史学界长期以来的定论。但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通过大历史的新颖视角,从看似细枝末节的小事入手,分析出明朝体制上不可根治的痼疾,指出了明朝必然灭亡的命运。也  相似文献   

5.
以"抗击疫情离不开命运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系列《和音》评论,坚持守正创新,以立为主、立破并举,聚焦同一主题。正面论述暗含深意,回应热点有理有利有节,体现了道义感召力、理据穿透力、话语感染力。在论述中充分注重情与理的有机结合,以具体的人和事、真情实感表达观点,借外嘴发声,增强说理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在润物无声的情感共鸣中,让文章观点直抵人心。  相似文献   

6.
最近,《纽约时报》发表的关于中国媒体有偿报道乱象的文章,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其中引述新闻学者孙旭培的话称:"腐败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而发生在传媒领域的腐败比其他领域的后果更加严重,因为它让人们感觉什么都不能信任."其言沉痛,不由得让笔者想起看书时注意到的一段往事.  相似文献   

7.
谢明博 《今传媒》2016,(11):89-90
很多人认为主人公"杀人狂"的形象在现实中难以寻找到模版,于是,理所当然地把《上帝保佑美国》看作是博卡·格德斯维特招牌式的黑色幽默喜剧,是其对现实生活中无意义与荒谬的回应.正常人的确不会演变成杀人狂,所以这种理解很容易令人接受,但事实并非如此,电影为了摆脱这种荒诞性做出了大量努力.文章主要针对美国悲观主义者的现实表达及其理想诉求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青年报(以下简称“中青报”)2008年4月2日的《冰点》周刊第664期刊发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部高级研究员吴稼祥的文章“民粹-咳嗽大众就发烧”。文章将“民粹主义”形容为“病毒性精神流感”,对民粹主义进行批判,并就当前中国社会的民粹主义问题开出了“公平主导型改革”的药方。4月23日,中青报的《冰点》周刊第666期刊发一组文章,标题为“回应《民粹-咳嗽大众就发烧》”。  相似文献   

9.
在1949年至1959年的中苏友好时期,《人民日报》通过大量的报道向国内宣传苏联的文学形象。然后,《人民日报》对苏联文学形象的宣传存在简单化报道的倾向。这一现象的产生是规范新中国文学的需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无产阶级文学榜样的树立以及"双百"方针的影响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此,可以对《人民日报》如何在宣传基调上回应当时社会有一个大体上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李静 《传媒》2021,(20):91-93
当今世界已有不少国家在其新闻相关法律或者司法判例中确认了被报道者的回应权.相比传统侵权法对被报道者受侵害的救济,回应权制度有其独特功能,对于新闻自由与名誉权之间的平衡保护和冲突缓解颇有助益.结合我国新颁布的《民法典》第1028条规定,对"准回应权"进行分析解读,并强调在司法实践中需注意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事实报道和意见评论、行使期间和行使方式、举证责任和法律效力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13年初,《人民日报》以《(人民日报〉欲采访民政部未获回应》、《15通电话得到1句领导不在》为题,连续报道了民政部不及时回应舆论热点,不落实中央转变作风要求的行为,促进了民政部工作改进,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和热议。笔者认为,新闻媒体就是要像《人民日报》那样敢于碰"大",敢于曝光大机关,敢于揭露大企业,敢于批评大人物,敢于直面大问题,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巨大作用。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运用舆论力量对社会生活进行监督的尖锐武器,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陈永洲事件"中,《新快报》的所作所为严重伤害了媒介公信力;长沙警方采取消极回应的方式,导致了舆论朝着不理性的方向发展;CCTV的认罪报道实质上是一场媒介审判。  相似文献   

13.
《中国记者》2013,(2):18
"九论十八谈"是一个时期以来《河南日报》署名"何平"的大型政论文章的总称。"何平"是《河南日报》重要评论简称的谐音,是一个富有战斗力的团队,成员是报社相关领导和业务骨干。历史上,《河南日报》曾经创作过一些大型政论文章,但在省内外真正产生巨大影响、真正形成品牌,则肇始于署名"何平"的大型政论文章"九论十八谈"。"九论十八谈"发轫于一篇千余字的短文。2010年6月3日,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新的发展阶段的重大命题,点明了解  相似文献   

14.
《四川日报》:"我在现场"从2011年8月开始,《四川日报》在一版开辟"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专栏,推出"我在现场""直击一线"等子栏目,为读者奉献出一大批散发着泥土芬芳、投射出生活热力、反映民众真实心声和诉求、采集于基层的鲜活报道.这些报道强化群众视角,运用群众语言,回应群众关切,提高了新闻宣传的质量和水平.截至10月下旬,《四川日报》已刊发百余篇专栏图文报道,受到读者好评和喜爱.  相似文献   

15.
"是血的著作" 1964年,有人向毛泽东说到读《毛选》的事,毛泽东的回应别出一格:"《毛选》,什么是我的?这是血的著作.《毛选》里的这些东西,是群众教给我们的,是付出了流血牺牲的代价的." 所谓"血的著作",指《毛选》是斗争的产物,由问题"倒逼"出来,写文章是为记叙中国革命浴血奋斗的曲折过程,总结党和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申报》对"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的报道是该报创刊早期一次影响深远的报道活动,客观上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这说明《申报》已经很清楚地认识到报纸的舆论监督功能。由于有了新闻媒介的参与和社会公众的主动回应,这次舆论监督突破了中国传统的舆论监督模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近现代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7.
"健康"与"竞争力",在当下都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话题。蒋泽先教授用"决定"这一动词,结合自己的医者经验与作家功力,把两者紧密联系起来,于是有了这部30余万字的《健康决定竞争力》一书。  相似文献   

18.
速读     
《中国新闻周刊》2011,(14):10+12+14+16-10,12,14,16
焦点 中国发表《2010年美国的人权纪录》回应美国指责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10日发表《2010年美国的人权纪录》,以回应美国国务院发表的《2010年国别人权报告》对中国人权状况的指责。《人权纪录》指出,美国是世界上暴力犯罪最严重的国家,公民的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赵红 《传媒》2014,(13)
正5月27日,由河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2013年度河南新闻奖揭晓,其中微博评奖创全国新闻界之先河,成为最大亮点。在这次微博首评新闻奖中,《大河报》报送的《鸡蛋换学费》获得一等奖。"鸡蛋换学费"是2013年夏季《大河报》开展的历时3个月的大型公益助学活动,也是《大河报》在助学报道中首次进行媒体融合的新尝试。这次活动得到多方回应:单条公益微博赢得了4000万次点击,26万次网友的转发,众多网络名人率先参与,爱心企业和个人自觉捐助。3个月的助学活动,在"鸡蛋换学费"活动的引领之下,《大河报》共募集资  相似文献   

20.
许林 《新闻实践》2005,(4):F002-F002
人民日报新闻版今年以来改革力度很大,在前年、去年设立《视点新闻》、《体育》新闻版的基础上,今年又增加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块新闻版。这五个新闻版已经使人民日报的脸变了,变得更好看了。下面是对近期经济新闻版一组报道的版面处理作一评析。3月15日、17日,人民日报经济新闻版分别刊登了经济部记者彭嘉陵采写的《直面煤矿安全》上下篇文章。这是一篇针对性、启发性很强的文章,而编辑的版面处理尤为值得一提。编辑在版面处理上利用"下篇提示"和"上篇回放"的视觉形式(见版面一、二),融入了"推"意识。"推",有推动、推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