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附于主体新闻稿件而存在的新闻附件,在长期的运用过程中,其性质虽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但形式经常变化,不断出新.这些创新的新闻附件形式,提高了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郑远龙 《新闻前哨》2007,(10):67-68
"舆论导向正确,人心凝聚,精神振奋;舆论导向失误,后果严重。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引导舆论,至关重要。"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新闻越来越受到新闻媒体和受众的重视。由于社会新闻本身往往是社会舆论的热点、受众关注的焦点,因而也又是新闻报道的难点,容易产生导向上的偏差。因此,探讨新闻工作者在社会新闻实践过程中的导向意识,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有的综合性新闻媒体,大多有专职报道科技新闻的记者和编辑,设置了科技专版专栏。一些专门的产业报,也常常把科技新闻放在重要的位置。专职的科技记者、编辑队伍,成为我国新闻战线的一支生力军。这是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的不可小视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4.
孟彦 《军事记者》2005,(8):12-12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凡是违背实事或与事实有出入的报道,都可以称之为虚假新闻。它大体可分以下几类:无中生有,事件主体原本不存在,完全凭想象杜撰、编造、臆测;颠倒黑白,“挂着羊头卖狗肉”,把正的说成负的、好的说成坏的;夸大其辞,“扯大旗当虎皮”。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进行“注水”、放大、拔高,把芝麻说成西瓜;过饰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相似文献   

5.
于都 《军事记者》2005,(8):11-11
在我国改革开放、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广大新闻工作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用真实生动的笔触反映现实生活,在感动自己的同时也感动了受众、感动了社会。但也有一些虚假新闻报道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给新闻工作造成了很大危害,它的存在是新闻界的耻辱。如果受众总是以怀疑的态度对待新闻媒体,新闻报道的影响社会、引导舆论、凝聚人心的作用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6.
刘莹 《河北广播》2005,(5):43-44
新闻栏目作为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有效引导社会舆论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因此,增强新闻栏目引导舆论的本领,掌握新闻工作的主动权,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层出不穷的虚假新闻报道,如同病变的癌细胞,颇为顽固。对此,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表示,要采取一系列严厉措施,重拳打击各类虚假新闻。去年以来开展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将整治虚假新闻作为教育重点之一。各媒体也纷纷制定措施,拟定规章,反假治虚。顽症还需猛药医,治理虚假新闻重在强根固本,我们要坚持用法规制度保障新闻的客观真实。  相似文献   

8.
新闻必须真实,是新闻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每一个新闻人最基本的要求。在原始社会里,为了适应原始人群生存斗争的需要,诚实、决不说谎成为原始部落人人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对谎报情况往往处以极重的刑罚。据记载,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认为撒谎是最大的罪过,撒谎死后,  相似文献   

9.
舆论在各个领域中的产生和传播,能在人群中产生强大的意识形成一股力量,去影响受众人群中的思维和各种观念。面对纷繁复杂的传播环境、置身于喧哗的舆论场,受众急需从新闻中了解全面的情况与专业权威的看法,新闻报道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0.
灾难性事件报道的"堵"与"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琪 《当代传播》2003,(3):75-76
在资讯日益发达的今天,公众对新闻事件的求知欲渐趋强烈,媒体在报道新闻事件时信息量越来越丰富,报道方式越来越灵活。这种变化尤其集中体现在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上。显然,面对灾难性事件,堵塞信息渠道已经不合时宜。如何成功地做好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工作成为媒体面临的一项新任务。成功的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应按照新闻自身的传播规律,运用新闻舆论引导社会舆论,降低灾难性报道的负面效果,在澄清事实的同时达到净化舆论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12.
13.
瑞隆  熊威 《新闻前哨》2004,(4):25-26
近年来,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在党委机关报上出现了“今日关注”、“特别报道”等专版和“热点追踪”、“新视点”、“记者广角”、“本期聚焦”等栏目。这些专版和栏目刊登一些新闻性强、主题鲜明、较有深度、有可读性、篇幅稍长的文字主稿(不是常规性的通讯或新闻述评),有的还链接“背景资料”、图表等。这类立体型报道的主稿,业内人士习惯地称为“特稿”。我们认为,党报特稿是新闻“深加工”的复合品。现结合采编实际,对党报特稿的选题等谈些想法,作点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新闻策划? 关于新闻策划的讨论和争议,已经有些年头了。时下,绝大多数人对新闻策划已经持肯定态度,认为这是新闻改革的产物,是提高新闻宣传艺术的有效途径。但是,对新闻策划内涵的理解,分歧仍然很大。  相似文献   

15.
晚报作为市场化运作的报纸,要扩大影响、促进发行,就必须在新闻策划上寻求“卖点”,而市民化报纸的定位,决定了晚报新闻策划的立足点一定要放在关注民生上。只有这样,才能拉近报纸与读者的距离,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形成良性互动。 一、精心选题,抓住群众关心的热点 新闻策划的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选题。立足于晚报的特  相似文献   

16.
灾难新闻的阻碍因素及开放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灾难事件不可避免地成为新闻事件。 人们不希望灾难的发生,但无法回避现实。1999年2月,美国评选出20世纪百条大新闻,其中属于战争、地震、暗杀、骚乱、空难、瘟疫、核泄漏等灾难新闻就达29条,近三分之一。如何对待灾难新闻,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政治文明程度和开放程度。对民众所担负的责任有时决定了其表现形式。 一、灾难新闻成为“禁区”不利于中国传媒的形象  相似文献   

17.
浅谈目前我国社会新闻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渴望在闲暇时间能够放松身心,于是社会新闻因其新鲜、通俗、有趣,在家庭、人生祸福、人伦关系的层面直接牵动人们的神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大量的“软”新闻增强了媒介与受众的接近性,拉近了与广大受众的距离。然而,有些媒体在追求通俗化、大众化的过程中,混淆了通俗和庸俗的界限,导致社会新闻日益庸俗化、狭隘化、雷同化、虚假化,陷入了低级趣味和媚俗的误区。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我国新闻媒介的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也在不断向前推进。在这场风起云涌的改革大潮中,党报这一作为中国报业“旗舰”的特殊群体,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与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应运而生的新型媒介不同,党报的改革将永远在其政治特性和历史使  相似文献   

19.
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是不可抗力,非人力所能避免,但是这些灾难在社会中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容回避.灾难发生以后,舆论成型的速度往往比事实真相的查清来得更快,可谓谣言四起.这些舆论如果不能进行及时有效地引导,将会产生消极影响,甚至有可能诱发社会危机.如何正确地引导舆论,使社会舆论有利于国家和人民?本文对灾后的社会舆论现象、用新闻报道引导舆论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引导舆论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冯洁 《传媒观察》2003,(2):49-50
当代媒体从社会责任感出发,所开展的批评报道的实践,对于社会思想观念的转变、道德体系的重构、法律社会的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完善,都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在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中,批评性报道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部分记者没有完全理解批评性报道的规律,批评性报道本身也存在不足。笔者在工作中感到,一些批评性报道在情绪表达上,存在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