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课程表作为一种"隐蔽的课程",向学生传递了"诚信"、"守时"、"服从"等价值观念,严格执行课程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重要而基本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责任     
我是班级的中队委员,负责每天写课程表,但我并没有意识到这是我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因此,每天早上一到教室,我便只顾自己早读写作业,把写课程表这事忘在了脑后."滴铃铃",下课了,我又与同学们一起玩了起来.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课程表由学校根据国家的课程计划制定,师生没有任何建议权和选择权,只能无条件的执行,体现的是"课程本位""学校本位"。其实,在制定课表的时候,我们可以对课表进行一次改革,排"活"课程表,注重"教师本位""学生本位",使课程表更"人性化""合理化",优化教育资源,实施优质教育。  相似文献   

4.
2011年3月14日,汉网上公布了一张名为想得美的课程表,它出自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小男生之手。除了电脑课、体育课、机器人制作等常规课程外,他每天都安排了与玩有关的课程,比如周一是玩游戏,周二是痛快地玩,周三是继续玩……此课程表一经曝光立刻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社会各界的声音都围绕着中小学生幸福感这个本质问题。当然,玩不是孩子的全部,可孩子的心声却给出了一个疑问:现在的孩子想玩一会儿真的有这么难吗?答案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5.
“玩游戏、玩电脑、痛快玩、继续玩、再玩……”一名小学四年级男生自拟最喜欢的课程表,每天七节课,玩的内容成了课程的主打。最近,这份“想得美”课程表在汉网上贴出后,引发网友的热烈讨论。不少人认为,“玩”已经成了孩子们的奢侈品。(据《武汉晨报》报道)  相似文献   

6.
"玩游戏,玩电脑,痛快玩,继续玩,再玩……"近日,一份由小学四年级学生自拟、以玩为主的"想得美"课程表在网络上一经贴出,便引发网友热烈讨论,"想得美"课程表一度冲入网络热搜词条前10位。面对这令人啼笑皆非的课程表,笔者不由得联想到之前走红网络的《妈妈,我压力好大》《我真  相似文献   

7.
学校本是一方圣土,但如今也深受污染,原本的真诚受到了虚假的冲击。课程表名不副实一些学校将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常识科"缩水",给语、数、英等考试科目"增肥"。为应付上级有关部门对课程开设情况的检查,学校通常有三种作假手法:一是制定两套课程表,一套用来应付检查,一套用于实际教学;二是制定一套课程表,但只是表面文章,  相似文献   

8.
《湖北教育》2008,(1):49-49
近日,笔者发现某学校黑板上明确公示:高二年级课程表上的体育课全部改为自习.据该校教师介绍,这种随意改动课程表的现象在一些普通高中学校时有发生.不仅如此,有的学校还像企业做假账一样,做出两套课程表,一套用来应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检查,一套用来指导实际教学操作.或者即使是同一套课程表,实施过程也很有"学问".  相似文献   

9.
玩游戏,玩电脑,痛快玩,继续玩,再玩……小学四年级一男生自拟最喜欢的课程表,每天7节课,玩成了课程的主打。此种创意从网上流传到坊间,震动了社会,叩问着成人。  相似文献   

10.
席勒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1]游戏与玩耍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在游戏中玩耍,在玩耍中学习、求知,通过有趣的游戏,他们的身体、各种感官和心理因素都处在积极的活跃状态中,从而获得精神的愉悦与充实.道德教育,应通过开展具有游戏因素的教学活动,使品德教育与游戏有机融为一体,让儿童在游戏的自由王国中得到身体、精神的满足和快乐喜悦的享受.因此,道德教育如能在"玩"上下功夫,使学生了解"玩",学会"玩",能在"玩"中寻趣,"玩"中求知,"玩"中发展,则可以让儿童的身心得到彻底的解放.这样的道德教育对于儿童来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真正的幸福.  相似文献   

11.
齐佩欣 《教育》2011,(4):5-5
"玩游戏,玩电脑,痛快玩,继续玩,再玩……"小学四年级一男生自拟最喜欢的课程表,每天7节课,玩成了课程的主打。此种创意从网上流传到坊间,震动了社会,叩问着成人。  相似文献   

12.
儿子小学一年级时,学校组织校外教学活动(其实就是带孩子到游乐场玩),担心一个老师照顾不了几十个孩子,就募集了一些妈妈做"义工",于是我便跟着一起去了. 到了目的地,老师说:"解散,大家可以去玩自己想玩的游乐器械和玩具." 只见那些平日在班上调皮捣蛋的"坏分子",在发出一声高兴的欢呼后,便鸟兽四散般地去玩耍了.  相似文献   

13.
南京市雨花外国语小学的课程理念是"玩学融通",旨在让学生玩中爱学,玩中慧学,玩中恒学。基于"玩学融通"的理念,学校建构了基础性课程、整合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同时通过全员参与、常态实施、多元评价等方式,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考察课程表演变的过程、课程袁问题领域、课程表变革的先例和课程表变革的空间。属于以"课程表"为视点观察课程全貌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美英法德俄五国课程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教育是被时钟控制的,课程表就是这种控制的表现.我国现行课程中,课程表是学校惟一有权自主决定和安排的,然而限于传统的视野,即使在实行新课程改革的今日,许多学校往往意识不到课程表的价值.然而当我们把目光转向国外的学校时,却发现这个"螺蛳壳"中还是有许多"道场"可做的.本文从课程编制、教与学的组织及课程中的时间安排这三个角度,对五国的课程改革进行分析,希望能为我国的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论新课程改革的"软着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查有梁 《教育学报》2007,3(2):16-23
新课程改革需要"软着陆",是指课改的进程要减慢速度,课改的实施要稳步成功.钟启泉教授的一篇对新课程改革的总结性《对话》提出的一系列观点,都不利于课程改革的"软着陆",是对课程改革的误导.这些误导表现出了西方后现代理论在中国课程改革中的一种思潮.新课程改革如何"软着陆",这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强调"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它是指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科学思维.学校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学生的学习是从"玩"开始的,而思维游戏是一种系统的、有目的性的,且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玩".这样的"玩"有益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也是开展"培养学生优秀成长性品质课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玩<梦幻西游>一年了,没玩出什么经验绝招,倒是对于"洗宝宝"略有心得.我是你们的兄弟"西门龙旋",在福建区"鼓浪屿"混到了70级后转到"百花村",多次独自上凤巢和龙窟捉"宝宝",但始终没遇上"宝宝",最后决定用"金66"来"洗宝宝".本文就个人"洗宝宝"的粗浅体会与大家讨论讨论.  相似文献   

19.
"玩"是孩子的天性,"学"是学生的本职。家长可以让孩子在生活中尽情地"玩"数学,使孩子感觉到数学确实好"玩",让孩子在。玩"中增长知识,张扬个性。讲一讲"数学故事"。数学故事包括数学童话、数学趣闻、数学史实等。比如,家长可以在数学教材、报刊杂志中收集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或数学领域的重大发  相似文献   

20.
我的家就像"三国".而我,就是"蜀国". 那天我一回家,就拿起平板电脑玩了起来.忽然,我发现"魏吴联军"向我发起了"进攻"."吴军"首先布下"箭阵",说道:"怎么一回来就玩游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