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我国的改革开放向深层次发展,经济建设速度加快的时候,有不少人对电视的功能和任务有了分歧,有的同志认为“电视台是新闻单位,就必须以新闻为主,新闻起着导向的作用”,有的同志则认为“电视艺术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宣传,它在整个电视宣传所占比例是其它节目无法比拟的”,言下之意也是最重要的。二者的关系究竟谁主、谁从?谁引导谁、谁趋从谁?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弄清社会主义电视的根本任务。电视,作为当代最科学、最先进、最大众化的传  相似文献   

2.
谁是电视的上帝──电视的阶层文化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谁是电视的上帝──电视的阶层文化定位何晓兵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电视承担的文化信息传播量,在发达国家已达到四分之三。如日本,1986年的信息供应总量中,电视提供的信息量占75.6%①。那么,是谁驱使着这个殷勤的传播者?电视的雇主和对象是谁?至今仍是一个...  相似文献   

3.
谁在中国第一个写出汉语“电视”一词谁在中国出版了关于“电视”的第一本书谁在中国的大学里最早开设“电视”课谁在中国最早提出建设电视台的计划设想  相似文献   

4.
电视界的激烈竞争,说到底是品牌的竞争.当前的电视竞争已经进入了品牌竞争的时代,整个电视市场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竞争的格局.谁打造出强势品牌,谁就赢得了稳定的目标受众和源源不断的广告收入,谁就毫无疑问地拥有了话语权.  相似文献   

5.
中国电视内容创新需要体制化的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笑 《视听界》2009,(1):20-24
从港台、日韩到欧美,从综艺、访谈到选秀,从着装、发型到谈吐举止,中国电视的“简单仿制”时代,似乎已延续太长时间。对于中国电视亟需突破的内容创新,不妨先通过如下开放式的提问来激发并铺陈思路: 不断加速变化的受众偏好需要多大的内容创新量来支撑? 中国电视内容创新的风向标由谁在把握?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电视批评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电视批评发展至今,虽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缺憾,但谁也不能否认的是,它在加强电视文化建设、促进电视节目创新、推动电视体制改革等各个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中国电视理论的建设和中国电视实践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电视通过市场模  相似文献   

7.
刘鹏 《青年记者》2007,(18):109-109
电视产业经营是各家电视台面临的新的课题,也是做强做大电视事业和电视产业,不断增强竞争力的必要手段。电视产业经营现状及问题目前产业经营开发,各电视台都是处在起步阶段,产业发展很不充分,经济规模总量比较小,都在探索适合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产业经营开发之路,谁要能在这方面未雨绸缪,领先半步,谁就能在未来发展中占得先机。但是各家电视台,尤其省级卫视,都面临着不可回避的困难:兄弟媒体、同质媒体竞争加剧,收  相似文献   

8.
王哲平 《视听界》2013,(3):31-33
进入21世纪,传媒技术与传媒生态的变化速度明显加快。从传媒与社会的外部关系看,变化的电视令人目眩;从传媒生产与发展的内部规律看,电视的变化刻不容缓。一、变化的电视1.传播手段:从单一型的荧屏收视向多样化的平台终端观看转变  相似文献   

9.
关枫 《新闻爱好者》2008,(8):109-109
电视市场的激烈竞争,让“讲故事”、“设悬念”之风横扫全国各家电视台,“悬念”这个原本属于电影艺术手段之一的元素,一下子在中国电视界风靡一时,瞬间变成了攫取高收视率的一大法宝。现在打开电视,几乎每个频道都能看到主持人拧着眉头问观众:“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同时,几乎每个“选秀节目”现场都会回荡一个声音:“究竟谁会成功晋级(或遭到淘汰)呢?”电视市场这种新的变化对电视节目主持人对于悬念营造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邱江 《新闻战线》2012,(1):101-102
目前,除了央视以外,各级电视台的评论节目屈指可数,这不禁让人反思,当今电视媒体谁执话语权,谁来为观众更深入地解疑释惑,透过现象剖析新闻事件的本质?责任:走出娱乐喧哗的幻象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些电视媒体把  相似文献   

11.
语境,即使用语言的环境。套用美国社会语言学家费什曼的“谁何时何地对谁说什么话语”的公式,从总体来说,电视的总语境就是:电视主持人(或电视播音员)及现场参与者在电视播出时间中、在电视演播室(或采访、主持的现场)通过电视发射装置对电视接收机面前的广大观众谈所要说的话。从陈望道先生所说的情境上的分题——即语境的构成因素“六何”来说,电视语境的“何故”:是指电视节目的目的,怎样传播信息,怎样教育人、感染人、以理服人;“何事”:说什么事,传播什么信息,拍摄介绍什么事件、人物;“何人”:是认清电视节目的对象,是农民还是工人,是青年还是少年;“何地”:是指电视台播音员、  相似文献   

12.
毕琴 《新闻世界》2011,(9):75-76
在广播电视快速发展、日益普及,节目形式不断创新、日趋多样化的今天,电视媒体间的竞争已演变为节目质量、收视率的竞争,谁拥有了庞大的观众群体,谁就拥有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要创造好的观众收视率,就需要电视栏目围绕不同的受众群体和需求层次进行精确定位,创造品牌栏目、名牌栏目来塑造良好的电视形象。因此,作为地域性强的电视戏曲栏目,在地方电视台可谓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容易成为当地的品牌栏目、名牌栏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电视由原来的黑白电视向彩色电视发展,然后由彩色电视发展到了数字电视,而后又发展到了现今的3D电视和互联网电视。随着电视彩色制式以及电视功能的不断向前发展,电视图像编辑技术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很多先进的画面处理技术不断的应用到电视剪辑中,画面处理的技巧也在发生者巨大的变化。对于一个电视节目来说,画面编辑在节目制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电视图像编辑技术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电视节目的成像质量、信号的清晰与稳定,同时还关系到节目的艺术表现形式,对观众的试听效果造成最直接的影响,主要结合电视画面编辑涉及到的相关理论知识,对电视图像编辑技术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于丽臣 《声屏世界》2009,(12):26-28
随着互联网电视在国内市场的火爆销售,由此引发的侵权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谁该为互联网侵权事件负责?如何确保互联网电视对版权内容获取的合法性?又怎样保障内容提供商、电视厂商和网络运营商的各方利益?读者可以从本文中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5.
转型期中国电视语态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红波 《声屏世界》2008,(12):10-12
语态,即说话的态度,叙述的方式。中国电视迄今已走过了50年的历程,其语态也经过了数次改变,尤其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当下,电视语态的变化速度更快,变化的程度令人瞠目。本文试图从电视语态变迁这一现象入手,分析这些变化背后的理论根源及其折射出来的思想意识,探析梳理中国电视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电视语态在社会转型期下急速变化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电视媒体功能认识的深化,电视业已经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为彻底的、革命化的体制变革奏响了序曲。本人认为,当前电视发展中正在和将要发生的变化可以概括为十大趋势:传输方式由单一型向立体型转变。光纤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传媒对电视传媒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说它是机遇,因为互联网为电视等传统传媒带来了许多新的技术因子,为电视传媒输入了更为强大的技术支持力;说它是挑战,因为电视传媒有许多技术上的局限。这些局限是致命的,如果它不能接受互联网的技术优势,被一网打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本文探讨的不是电视传媒与互连网谁胜谁  相似文献   

18.
电视在我国出现的时间不长,至今不过四十一年,而且快速发展集中在近十多年,电视在国民生活中已占重要地位。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发展,随着观众口味的越来越挑剔,电视节目的创新、提高迫在眉睫,这是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提出的要求。随着电脑的普及,电视又多出了竞争对手。当年邓小平同志说:“电脑要从娃娃抓起”时,谁也没料到电脑这么快就迈进寻常百姓家。家庭电脑也与电视来争夺人了。据美国一项调查,1994年美国PC产量达5000万台,美国青少年在计算机前面花费的时间已经超过了电视机前消磨的时间,1995年,美国成…  相似文献   

19.
美国儿童每周在电视机前度过的时间平均为22小时。在这宝贵的1320分钟内,孩子看到的是数百个暴力打斗的镜头和性爱画面,除此就是那些没完没了的推销卖不动的产品的广告。除了睡觉,美国儿童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超过了其他一切活动。面对这一现实,我们该怎么办?因为电视是一种客观存在,况且它还有不少积极的作用。我想,真正的问题可能是:您与电视到底谁控制谁?电视本身可能是我们生活中最具威力的传播媒体,但父母应完全具备驾御它的能力——要让电视成为我们用以教育子女的一种工具。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能  相似文献   

20.
电视语言应当尽量通俗化。对此观点.似乎没有谁提出过异议,笔者也没有什么“石破惊天”的新说法,但是笔者认为,电视语言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过于强调“通俗化”确实带来了诸多问题,这是必须引起注意并尽快加以纠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