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青年教师去泰山,本意是想看泰山的日出。他徒步而行,往返三千四百里,历时两个月零六天,日出没有看到,结果身边多出了一位姑娘、两本游记和天南海北的一群朋友。  相似文献   

2.
有一首歌词写道:给我一个理由,让我去追求。歌词充分表达和鼓励人们奋发向上,然而,有些人认为,追求有时是白费力,结果可能是渺茫的。笔者认为,这是懒惰思想和急功近利意识的反映,这种观点是要不得的,尤其是风华正茂的青年人。人对目标的追求,有时就是这样,无论有没有结果,最后都会有一些收获,有时会是以副产品形式出现的。古代的炼丹者,为了长生不老,到山林里采药炼丹,长生不老丹没有炼出,结果却发现了对人类很有价值和用途  相似文献   

3.
《语文基础知识》第三册第56页,第一大题所提供的第6个句子是: 泰山极顶看日出,历来被描绘成十分壮观的奇景。此句是个病句。应改正为“泰山极顶所看到的日出,历来被描绘成十分壮观的奇景。”因为“奇景”是“日出”,不是“看日出”,这是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编者找了个病句来让学生分析词组,很不妥当。此题的要求是分析出“泰山极顶看日出”是个什么词组。联系“词组的功能”这一节的内容,编者似乎是要求把它看成是主谓词组作主语。其实它是个动宾词组,“泰山极顶”作“看日出”的处所状语。如果  相似文献   

4.
影像品读     
正《泰山日出》景观壮美,成功记录了日出的完美;构图有创意,曝光准确,冷暖色调交相呼应。对于泰山日出,许多人都赞美它、描绘它、形容它,可对于这个题材往往却不知道该如何拍摄,心头一片茫然。此图,作者只选取泰山日出的一个短暂场面,利用镜头的特性把整个日出景象描绘得绚烂多彩、变幻无穷,使人眼前一亮,美不胜收。恰如徐志摩诗句所云:"一方  相似文献   

5.
拥抱日出     
正上中学时,念过杨朔的《泰山极顶》。从杨朔专程上泰山看日出而不得的遗憾心情,猜想到日出胜景一定是十分壮观的了。以后又读过刘白羽的《日出》。文中把坐在飞机上看日出的情景描写的亦真亦幻,如入仙境。印象十分深刻。自那以后,便一直向往着能够看到日出,然而飞机难得坐,即便有机会坐飞机也不见得能碰上日出。所以,刘白羽那种看日出的感受怕是领受不到了。只希望能有机会到一趟沿海或像杨朔那样登泰山去碰碰运气,也许可以了却心  相似文献   

6.
化学与文学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似乎与文学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不然。在语言文字中,常常会碰到用化学知识进行比喻,来表达某种思想感情,或者阐明某种深刻道理。例如:一、成语中的化学例:古时封建皇帝和一些豪门大家妄想长生不老,广招道士炼丹,以求服用可以不死、可以升天、可以变成另外形状的真丹。相传炼丹主要是利用汞、铅、硫等少数几种药品,采用升  相似文献   

7.
长生不老     
长生不老,过去中国历史上,颇有一些人追求这个境界。那些炼丹服食的老道们不就是想“丹成入九天”吗?结果却是“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最终还是翘了辫子。  相似文献   

8.
爬泰山     
<正>重阳节那天,智慧老人准备半夜带领芳芳、轩轩、悠悠去爬泰山看日出。当他们在泰山脚下集合时,左等右等不见悠悠的身影。智慧老人只好带领芳芳、轩轩去爬泰山看日出。一路上他们在夜色中看景,不知不觉来到泰山峰顶。太阳出来了!只见在群山怀抱之间泛出了一点红,过了一会儿,  相似文献   

9.
《泰山极顶》刊于一九五九年九月二十日《人民日报》,是为庆祝国庆十周年而写的。泰山,自古称作“五岳独尊”,海拔一千五百公尺,临近东海,极顶称日观峰,峰上有日观亭。日观亭看日出,“历来被描绘成十分壮观的奇景”。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有这样的笔墨,清朝桐城派古文家姚鼐《登泰山记》,也写了在日观峰观日出。唐朝大诗人杜甫,年轻时代想登泰山未成,写下《望岳》一诗,寄希望于将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所以,登泰山观日出,千百年来,成为文学家、诗人抒写、歌咏的老题材。  相似文献   

10.
月夜登泰山     
<正>前年五月,借着游学的名义,我和好友在山东逗留了几日,谋划着找个好天气登一次泰山。作为历史上24位帝王在此封禅的圣地,如果我不去朝拜一回,总感觉像欠着一笔文化的债。到了25日,天出奇地晴朗,我们在红门吃了两大盘山东饺子后,寻思着傍晚加入夜登泰山的游客队伍,全程徒步上山,赶在天亮前登顶日观峰看日出。月夜下的泰山道上,人头攒动,我们登过经石峪,山势变得陡峭。不知爬了多少级台阶,  相似文献   

11.
历来写泰山游记,大抵写登山观日出的多。李健吾《雨中登泰山》却独辟蹊经,别具一格,不写观日出而写“雨趣”,写雨中登泰山的“独得之乐”。这篇游记笔酣墨饱,情趣盎然,意境空灵,构思巧妙,写出了雨中泰山的奇观,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独特细腻的感受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怀,富有浓郁的个性色彩。  相似文献   

12.
《登泰山记》是姚鼐的一篇颇具特色的游记。粗读这篇文章,我们会得到这样的印象:它写了泰山的山水形势,写了登山,写了观日出,写了山上的古迹,还写了泰山的其它自然特点。从各部分的  相似文献   

13.
<正>不少人曾登玉皇顶看日出。写散文,如果只是把所见情景一一记述,即使颇为细致生动,恐怕也不一定是成功的作品;在记述中饱含着作者独具的感情,创造出一种文学的境界,才能动人。我们读《泰山日出》,大体上也可见日出的过程,但是作者无意作细致的记述,因为他的立意不在这里。除了前面的一段是现实感受的描写,后面则通篇是一种奇丽  相似文献   

14.
<正>《登泰山记》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姚鼐的代表作,历来作为游记散文的典范而广为传颂。该文叙述了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生动地描写了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奇异景象。毋庸讳言,《登泰山记》在写作手法上继承了传统山水游记的艺术,但更多的是突破与创新,其独到精妙  相似文献   

15.
长生丹     
很久以前的一天,刘备的军师诸葛亮跑进蜀军大营,欣喜若狂地对刘备说:“我在卧龙岗发现了一种草药,它可以炼丹,人吃了能长生不老。我试着吃了一颗,你看,都过了几年了,我一点也没变老!”刘备听了以后也试着吃了一颗。几年过去了,他  相似文献   

16.
泰山日出 我们在泰山顶上看出太阳。在航过海的人,看太阳从地平线下爬上来,本不是奇事④;而且我个人是曾饱饫过江海与印度洋无比的日彩的。但②在高山顶上看日出,尤其在泰山顶上,我们无餍的好奇心,当然盼望一种特异⑧的境界,与平原或海上不同的。果然,我们初起时,天还暗沉沉的,西方是一片的铁青,东方些微有些白意,宇宙只是——如用旧...  相似文献   

17.
飞叨 《中学生博览》2023,(14):56-57
<正>世人都晓神仙好,主要是因为神仙能做到长生不老,这一点对于皇帝而言无疑更具诱惑:统御万民号令众生,永远做这天下的主人,何其美哉?于是,皇帝们自然而然地成为追求长生的主力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炼丹师成为了绝对热门的职业。虽然明知“伴君如伴虎”,但高风险同时也意味着高回报,所以炼丹师们十分热衷于忽悠皇帝。历史上被炼丹师忽悠瘸的皇帝如过江之鲫,其中,李世民、朱厚熜和爱新觉罗·胤禛三人颇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18.
《泰山极顶》一文(见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长期以来被称为“在思想上艺术上都是很有价值”的作品,因而被做为范文选入了中学语文教材。但我觉得,在思想内容上,这篇作品却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而在艺术上也不见得十分的佳。 文章从想到泰山极顶看日出起笔,进而联想到登上泰山,如果看不到日出的“寡淡”心情,在读者心头布下借以突出主题的悬念。结尾写登上极顶,由于天气“阴沉沉”的,终于没能看到日出,然而,作者的“心却变得异常晴朗”起来。为什么呢?原  相似文献   

19.
执教《登泰山记》,教师们不免会参考一下《教师教学用书》。《教师教学用书》告诉我们:"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叙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文  相似文献   

20.
泰山观日出     
刘一鸣 《初中生》2011,(23):56-57
中秋节的第二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泰山观日出。十年前,我和爸爸妈妈曾经登过一次泰山,但那次我刚刚爬到中天门就趴在爸爸背上呼呼大睡了。等我醒来,我们已经原路返回。那次泰山行,我几乎没看到什么风景,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