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中学生写供料作文,其所表达的观点多与材料无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从材料中提炼论点的方法。供料作文所给的材料或是单则材料或是多则材料。审题立意"三步法"是从单则材料中提炼论点最便捷、离题风险最小的方法,在多则材料中也同样适用。运用同中求异法、异中求同法、互补叠加法来思考,一般便能从多则材料中提炼出合乎要求的论点来。  相似文献   

2.
曹炳波 《学周刊C版》2011,(6):135-135
在中考作文中,常见的作文形式有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包括漫画作文)。所谓材料作文,是指出题者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要求学生对材料分析、理解、提炼,然后按要求写作。那么,学生在作文时需要注意什么呢?一、思路点拨审题是材料作文的第一步。通过审题,分析审察一则材料所表现出来的主旨、意图和角度,然后据以作文。  相似文献   

3.
学生作文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其一,命题作文,包括选题作文。其二,材料作文,即学生按所提供的材料与要求自主命题作文。其三,情景作文,即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体验中,捕捉素材,提炼主题与题材,自由命题作文。前两种较为常见,但第三种却乏其例。其难点在于特定情景的创设,特别是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上,则更难运作。但只要灵活运用情景作文的基本原则也并非难事。  相似文献   

4.
所谓供材料短文,是指不出具体题目,只提供一定的材料,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写立论或驳论的文章。此类作文应用范围广,实用性强,熔阅读与写作为一炉,能全面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供材料短文的写作,从材料中提炼论点,则是首要的一步。供材料作文的论点是不是材料的中心?这是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我们知道,中心是材料内容的概括,一个材料只能有一个中心;而材料作文的论点,则是作者对材料的全部或某一方面内容发表的看法,一个材料往往可以提炼出若干个论点。基于此,我们可以建立两点认识:①概括出材料的中心,只能算是读懂  相似文献   

5.
高中学生写材料作文,其所表达的观点多与材料无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从材料中提炼论点的方法。审题立意"三步法"是从单则材料中提炼论点最便捷、离题风险最小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议论文写作今昔观照高中生在议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心境抑郁重重,情况不容乐观。2012年全国17道高考材料作文的呈现,给了语文教师一剂强心针。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引导学生从复杂的材料中找出写作视点,"学生在确立论点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确立不准,提炼不出或是在论证中随意转移论点。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除了在阅读课上要加强这方面的知识的讲解外,可以安排给学生一组材料,让他们阅读后提炼出论点。"①因而,理性视阈下的论点提炼技巧便成了议论文写作的一大突破口,尤其值得我们珍视。  相似文献   

7.
作为作文的阅读材料,其中心往往是多角度的。这就给学生作文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学生可以先从多角度提炼出材料的中心,然后选择自己熟悉的、有话可说的角度去组织材料,完成作文。所以,多角度地提炼中心在材料作文的写作中占据重要地位。那么,怎样多角度地提炼出作文的中心呢?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相似文献   

8.
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培养学生从所提供的材料中立意、提炼论点的能力,是写好供料作文的关键。笔者就这个问题,在几届教学班中作了一点探索,根据不同的供料,归纳了供料作文立意四法。分析归纳法此法主要适用于多则(两则以上)供料作文的立意。  相似文献   

9.
作为作文的阅读材料,其中心往往是多角度的。这就给学生作文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学生可以先从多角度提炼出材料的中心,然后选择自己熟悉的、有话可说的角度去组织材料,完成作文。所以,多角度地提炼中心在材料作文的写作中占据重要地位。那么,怎样多角度地提炼出作文的中心呢?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我要说观察是写作的关键。 观察即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作为写作的一个环节,观察是写作的开始,是构成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的因素,是连接生活、阅读、写作的纽带和桥梁。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对于任何事物,必须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学生写作任何一种文体都离不开观察,记叙文描写人物、事件、环境等需要观察;议论文给一幅漫画、一段材料提炼一个论点需要观察;说明文说明事物理清顺序、把握特点也需要观察。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小学阶段还比较注意观察力…  相似文献   

11.
王君 《现代语文》2011,(10):135-136
非命题作文是在命题(全命题、半命题)作文的基础上,加大了发掘主题与谋篇布局难度系数,呈现多元化命题的势态。它着重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提炼和对储备材料的斟酌选取及建构文章的能力,更是对学生观察、分析、联想和想象、表达能力综合“极限”的考查。非命题作文包括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两种形式,两种形式都是提供形式多样的材料,让学生通过解读材料,探索发现材料中蕴含的主旨和意蕴,从而萃聚成中心或论点。只不过,  相似文献   

12.
话题作文,文体自选,给学生作文带来很大的自由度,但每次作文,学生大多写成议论文,优者寥寥,众者平平。究其原因,学生分析能力差,以致出不了“思想”深刻的作文,议论文有章可循,以至写者芸芸。议论文总是以“提出论点,分析论点,总结论点”为模式,论证过程主要是举例论证,形成“选例、叙例、议  相似文献   

13.
蔡静 《现代语文》2014,(10):157-159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学生面对新材料作文,心里总有一种胆怯,担心自己作文是否写跑了题,是否偏离了题意。这种担心体现在对新材料作文题意的解读把握度不准。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要难于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它要求对材料全面解读、深层挖掘其内涵、确定准确的立意角度、拟好分论点。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十分重要,审题准确,就意味着一审定下了作文这半壁江山。因此,在面对新材料作文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把握审题原则,注重审题策略,这样就可以打开新材料作文的立意切口,找准立意角度,拟出好的论点和分论点。  相似文献   

14.
把一则简短的材料(含文字材料和图画材料)提交给学生,让学生从中发现论点,自己拟题,展开议论,这就是中考中常考的材料作文。有时候,给材料的作文并不一定限于议论,也允许自选文体。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连续多年的中考作文以命题作文、话题作文为主,但材料作文仍不可忽视,仍然是中考作文的常用"体式"。  相似文献   

15.
在作文训练中,我们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尤其在议论文材料运用方面鼓励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对生活体验和感受进行加工和提炼,获得鲜活的材料支撑自己的观点。但议论文经典论据的使用,仍是学生写作的主要问题。用那些经过历史淘洗、经过艺术典型化的材料,无疑有助于增强论述的说服力,提高作文表达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初写给材料型的议论文时容易陷入以下几种误区:一是不会读材料,面对材料抓耳挠腮,束手无策;二是不会确定角度,眉毛胡子一把抓;三是审题不准,提出的观点与材料毫无联系或若即若离。如果老师不及时地给予指导,任其发展下去,势必出现材料作文写作的严重偏离题现象。怎样避免呢?写作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把握住了议论文(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环节,顺利、正确地提炼中心,就能把握好这一类作文的写作要领。  相似文献   

17.
在供料议论文写作中,确立一个好论点,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审题不过关,立论偏颇、肤浅或陈旧,都最直接地影响着作文质量。我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先展开发散思维,获取众多论点,再从中筛选出最佳的角度来立论。这一做法收效比较明显。具体步骤为:一、组织学生展开发散思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由于观察景物时所选角度不同,所见就大有差别。作文也是这个道理。供料议论文通常要求“自选角度”。“自选”,体现了对学生认识水平和创造性思维的考查。而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8.
杨昶 《现代语文》2006,(7):127-127
新课标中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这样的要求带来了中考作文命题方向的转变:作文形式出现了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等形式,选材空间更宽,内容更贴近学生实际,也更关注生活,同时对学生的能力考查范围也更广。近年来,话题作文正逐渐取代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在中考作文中呈上升趋势。这是由于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更灵活,开放性强,有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在作文中展现个性。也使学生在作文时减少了审题偏差,避免了作文中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尴尬局面。但中考作文拒绝平庸,我们在写作时切忌千人一面,平铺直叙,作文应是自己独特情感的体现,要有自己的特色,这样才能在中考作文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9.
张占军 《新疆教育》2012,(13):213-213
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凸现了以材料议论文体裁为主的的出题走势,而作为第一把钥匙的审题,就具有了“纲举目张”般的重要作用。笔者在学生作文练习中,发现审题失误,造成文不对题的现象,不容乐观,现就学生缺乏应有的切实有效的分析材料、提炼观点的方法,谈谈材料议论文的审题思辨。,现谈谈多材料的审题走势: 第一,“相同”中求“不同”。相同的材料,从他们的相同点出发,可以提炼观点,但往往缺乏深度,如果我们从相同的材料中寻求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就能挖掘深度,升华出更有份量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材料作文是当前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的重要呈现类型,主要考察的是学生提炼观点和分析材料的能力。本文以"高中语文材料作文的教学方法"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阐释了学生如何对材料进行吸收和把握,其次从教学层面的角度说明了写作方法的提升技巧。望本文的论述,能对当前高中语文应试教育以及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