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老师VS学生     
老师和学生,无疑是学校教育当中最重要的两个主体;因此,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也是学校教育当中最重要的关系。可是不知从何时起,这种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正>那一年,余秋雨在上海戏剧学院当院长。他有些"另类",他倡导学生要有个性,敢于表现自己的独立见解,为此学生都很喜欢和拥护他。有一回,一位教务处的干部在一次汇报会上,重点汇报了一些课堂上的不良现象,如:有的学生上课对一些老师不太尊重,当老师讲得不太好时,要么睡觉,要么就玩手机、交头接耳;还有的学生对老师的一些观点不同意,当场就提出来,让老师很难堪,破坏了教学秩序;甚至还有的学生,对于正统的一些观点,居然"喝倒彩",从而使得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2006,(6):32-33
1楼凝竹观点:好学生≠马屁精一直以来,我都是老师的助手,同学学习的榜样。但正因为如此,也容易被误会。只要班里的秘密被老师知道,他们都怀疑到我和另外一些学习好的同学头上,  相似文献   

5.
在上大学之前,有一个词我一直没有真正弄明白:一路绿灯。原因很简单,我上大学前的所有记忆都来自一个方圆不过数十里的小镇。在那里,根本不需要绿灯。最初的震撼来自高昂的学费,一个古老的小山村里的人家,为此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接下来的震撼则来自同学。和学费相比,来自富足同学的影响其实更为直接和尖锐。一般说来,遥不可及的富翁顶多让我们眼睛发红,但当一个你认识甚至很熟悉的人富有而自己贫穷时,相信大多数人的心将不再静如止水。刚入学时那些陌生的同学的面孔,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清晰起来。穷同学和富同学的分野于是也逐渐清晰起来…  相似文献   

6.
再读余秋雨     
刘婧 《现代语文》2004,(5):36-36
不想读了,因为太累了,神经再紧紧地绷着,身子焦渴地俯着,眼睛专注地盯着。实在是太累了。于是我这样告诉自己,就在这一页打住吧,读完这一页,去找一些肤浅的幽默来玩乐一下,至少能给我一些松弛吧。但奇怪的是,手指就这么着魔地往下翻了去,一次次提醒自己,一次次拒绝自己,天啊,什么时候它能停下来呵。于是我盼望着下一页便是最后一页。我整个人矛盾了。我记得我读过好多书,儿童文学不在6XIAN少数,经典著作也很多,但那时,精神追寻的是情节,那些文字被我忽略了,整本YUodernDAIW书化为了一幅幅场景,就像看电视般,简单,粗略。可看完之后,只记…  相似文献   

7.
遥想当年咱作学生的时代,学生和老师的亲密关系,用一部知名动画片来形容最恰当不过——猫和老鼠。现如今,学生们口齿不清地哼着“读读读读读到书都想吐好想哭,怕怕怕怕怕老是背书好白痴”,脑子里想的都是:《逃学威龙》《鬼马校园》。可俗话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面对如此精灵的学生,老师们早就练成了大法师,于是GTO、修女也疯狂、极道鲜师……的种种现实版频频上演。如此电光火石的相遇,当然笑料百出,怎容哈哈时分错过!  相似文献   

8.
女儿上中学了,就在我任教的班里。这样也好,从女儿那里,我可以了解到更真实的教育情况。谁更值得赞美一次数学课上,对于我提出的问题,李佳珊同学对答如流且思维敏捷,得到了我的褒奖与鼓励。而刘东同学则吞吞吐吐,  相似文献   

9.
品读余秋雨     
策划人语: 对于散文大家余秋雨, 同学们并不陌生,他的书籍 在书店里畅销,他的文章被 选进中学课本。"品读余秋 雨"征来不少热情洋溢的文 字,从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 余秋雨作品的喜爱甚至追 捧。疏朗特别约请了两位嘉 宾,王剑冰先生是《散文选 刊》主编、散文研究专家,金 文明先生是文史功底深厚的 资深编辑、《石破天惊逗秋 雨》的作者,他们对余秋雨散 文均有不同的研究。众说纷 纭之外,静听这不同的声音 也能给我们以别样的启示。 本期参与的朋友可获得中国 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赠送 的图书《千年一叹》。  相似文献   

10.
读余秋雨     
似乎眼前挂满了蒙蒙雨水,路人匆匆,我也碌碌,辗转于历史和文化之间。余秋雨——文化与历史的思考追随者,在秋雨蒙蒙亦茫茫的车程中上下,历史和文化的灿烂碎屑,掩盖了这一切,任凭窃窃私语和交头接耳向主流暗送秋波。雨中亦寥寥,秋雨老人不厌其烦地纠缠于那些陈年旧事的细枝末节,  相似文献   

11.
细品余秋雨     
细腻生动的笔触,一幅幅如工笔细描的人文历史画卷,余秋雨的《山中笔记》把历史文化写得如此唯美,让人手不释卷。写《山中笔记》时,作者正值盛年,文字一如行云流水一般,自有一种雍容大气,仿佛千军万马在里面。张扬、波澜壮阔的画面,让人读后热血沸腾。我真要为这样一个文人拍案惊奇了,我甚至怀疑《山居笔记》里的那些文章都是一气呵成的,那么严丝合缝,没有依据是不该说的,整篇文章流畅而不拖泥带水。  相似文献   

12.
走近余秋雨     
作家档案余秋雨,1946年生于浙江余姚这个不太富有却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城市,12岁时离开家乡来到上海求学,在上海晋元中学读书时以出色的学业名列前茅。1963年高中毕业,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后以成绩优秀留校任教。其散文《乡关何处》讲述了他的生活经历。主要著作有《戏剧理论史稿》《中国文化史述》《艺术创作工程》《文化苦旅》《山居笔记》《文明的碎片》等。余秋雨的散文以其博大的文化内涵、恣肆的激情文采而风靡海内外。其散文《老屋窗口》《道士塔》《沙原隐泉》等收入中学语文课本。作品选读一老屋窗口(…  相似文献   

13.
挑战余秋雨     
雷寒 《语文新圃》2007,(5):34-35
余秋雨者,人谓中国当代之大师也!作为一个当代中国人,尤其是当代中国青年人,你可以不知道张学良是谁,但你不能不知道余秋雨,因为余秋雨不仅是作家,学者,更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你不知道余秋雨,中国多少年的文化就无法在你心中吐纳!说白了,你不知道余秋雨就是没文化!……  相似文献   

14.
访谈余秋雨     
在余秋雨看来,当前的中国文化建树很少,如何才能在新时代获得新的生命?可怕的是,目前的消解机制远远超过建设机制,常常一出戏刚开始排,骂声就已开始了。在这种“骂声四起”的风气中,个别媒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因此,在长达三个小时的采访中,他论博客、谈超女、评“恶搞”,同时,更寄语——“营造一种充满了可爱人物的时代吧”。  相似文献   

15.
余秋雨突围     
正在三危山粗犷雄健的气势、惊心动魄的佛光中,余秋雨云游至此,全身沐浴在我佛恩泽的金光中,身如琉璃,思如泉涌。三危山虽绵延数十公里,却仍未能够绵长得足以触到西天的晚霞而得以披一身霓裳,与其对面的莫高窟相比,无疑大大失色了。然而这位行者以笔作勺,将彩霞泼了它一身—于是三危山在他的笔下,成了莫高窟最亲密、最贴切的映壁,辉映了一段段厚重的华夏文明,顿时一个个朝代的朱门次第敞开!  相似文献   

16.
余秋雨下课     
最近漫游书店,于最醒目处见余秋雨先生之新作《借我一生》,随手翻阅,首印居然高达40万册。噫,当今之世,还有谁的散文能卖上如此印数?此为余秋雨先生之独享也。据说《借我一生》一书是余秋雨先生最后一次的封笔之作,我辈幸矣,能在有生之年目睹其封笔大作。又据说此书被余秋雨先生命名为"记忆文学",据说其内容"全部可信",然"全部可信"  相似文献   

17.
面对金发碧眼高鼻子的英国性教育专家。北京某中学13个高二学生显得挺兴奋。“怎样交女朋友?”一个男生刚把问题念出来.就激起了满场笑声。  相似文献   

18.
常常听人感叹:这年头,没两把对付学生的刷子,还真不敢走上讲台。尤其是80后的老师新鲜人,更难当。 对年长的老师,调皮的学生多少还有几分敬畏;而对那些比他们大不了几岁的年轻教师,就一点几都不憷了,称兄道弟是常有的事儿。不过相比于前辈,80后在管理班级上也有自己特有的方法,这些新招集合孙子兵法、弗洛伊德心理学、  相似文献   

19.
余秋雨的散文,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产生了巨大影响,取得了很大成绩。与此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激情与理性的矛盾、作家风格与散文精神的矛盾,以及作者的批评模式自身的矛盾等。  相似文献   

20.
一直深深觉得,在学术的渊源上,余秋雨与郭沫若有着一种深浓的关系。余秋雨在评价艺术作品时,经常强调这样一个词:“永恒”。就是说:真正的艺术作品,不应只是那种就事论事的具体之作。而应在表达具体人事时,透射出一股具有永恒性的人类之光。这个观点恰恰便是郭沫若当年所一再强调的“形而上”。就是说作家在描写“形”的时候,一定要将那种从古至今至未来至永远的“形而上”的意蕴表达出来.——余秋雨进行艺术评论时,采取的是一种“全方位包抄法”。评论一个剧本,决非就剧本谈剧本,而是跳到剧本的外围,站到小说的角度诗的角度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