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过去的一切都没有记忆。有时我甚至以为很多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不然为什么它们消失得那么快,很多东西都没有留下一丝痕迹。还有那叫做青春的东西,我是从什么时候起对它陌生了的呢?或许我从来就没有感受过什么青春,却也间接策划了一场“残酷青春”的闹剧。我没有青春,却有着所谓的青春情节,我一直认为14岁是青春,15岁是青春,17岁是青春,16岁就不是。在我和浩波第一次见面时,他问我多大,我骗他说“17”岁,其实我是15岁, 快到16了,但我不想说我16岁,也不想把我的年龄说得小一些,于是我说我17。后来我也向他坦白了我的这个想法。在我拼命做一些事…  相似文献   

2.
一夜长大     
春夜,是雨夜;春天,是雨天;春季,是雨季。   很习惯地塞上耳机,淡然地望着窗外绵绵不绝的春雨。有什么感觉 ?说不上来,或许是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夜晚,这样的天气吧 !我不喜欢下雨,却始终对雨有着躲不开的眷恋。   两年前的这个季节,忽然记住了一个玩球很疯的男孩。我也说不清为什么,大概就是为那股疯劲吧。   常越过众多人的身影,装作不经意地捕捉他的气息。是不是伪装得太好 ?反正从来没人发现过。即使偶尔和他的目光相撞,迎接彼此的也只有那漠然的眼神——我们并不认识。不过我常想这样也挺好,至少不必为别的什么再劳神…  相似文献   

3.
爱出个未来     
天天姐姐:您好!下面这篇文章是我的青春经历,也是我的真情实感,这份感情延续三年,十年后会继续,我想我需要梦,愿您能读懂我的心,现在很少有人能读懂我,希望能和您成为朋友。 宇 婷我一直都认为我只需要母爱和亲情,但一切都在时间的流逝中转变着。十三岁,青春的年龄,而我也在犯着青春的错误。我的生活一直都很平静,直到十一郎的出现,对十一郎的扮演者——吴奇隆达到痴迷的地步。我知道这不是简简单单的崇拜,我也知道所有人都不懂我。我知道这就是一见钟情,但不现实,他只是个可望而不可即的人。别人也劝过我,那只是一时冲动,时间会冲淡他的…  相似文献   

4.
合上《花季·雨季》这本书,16岁初萌的心,被一种青春的热情所充盈。这份感受是真实的,是陌生的,是自己16年来从未感受过的,是从灵魂深处迸发出的一丝心灵的震颤,青春的激动。《花季·雨季》这部作品毫无保留并且准确地道出了我们青少年一代共有的心声,真实地再现了当代特区高中生的学习与生活,更以轻盈的笔调从侧面勾勒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学生的不同经历。在品读过程中,我深切地体会到当代青少年的敏锐目光和强烈的竞争意识,更使我在不经意间发现并凝固了这部书中平凡生活的问书中的每一个情节都被我深深地印在了记忆中,尤…  相似文献   

5.
我有一位医师朋友,曾向我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位10岁男孩来他的诊所看病。每逢那男孩来诊所的日子,他的小儿科同事都会觉得很恐慌。因为,那实在是一个调皮捣蛋而且非常难缠的孩子。每次来诊所,他不是抓器具,就是乱动档案文件和电话。他那无奈的母亲只能在一旁难为情地连声道歉,却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6.
班上有个男孩,成天乐呵呵的,喜欢东奔西跑,掺和这掺和那。但大家好像都不待见他。原因很简单,男孩长得太丑,可他自己并不觉得,他快乐地生活着。直到有一天,他的同桌,也就是女班长的一声断喝,才改变了一切。那天,男孩兴冲冲地掺和班  相似文献   

7.
等待冰融     
正我从未曾想过,一个13岁的学生会说出如此冰冷的语言——"如果今天我手里有刀,我一定劈了你……"他是我班的学生。印象中,他没有一个好友,很多同学都在与他短暂相处后便疏远了他。他很少有开怀的笑。作为他的班主任,我们很少有交流,因为,我也不喜欢他那阴晴不定的表情。接触少,我们冲突的可能性几近于零。但那一次,我们之间却爆发了"战争",也就是那一次,我开始试图去了解这个人——这个13岁的男孩。那天早上,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做着早操,只有他,懒洋洋地站  相似文献   

8.
美丽心灵     
我有一个朋友,是盲人。不是先天盲,23岁那年,生了一场大病,最后命是保住了,却从此失明,只能永远地生活在黑暗中了。我总以为这种失明比那种先天的盲人更痛苦,因为曾感受过这个世界的五彩缤纷,知道那种阳光刺眼的滋味。  相似文献   

9.
男孩黄宗彦     
黄宗彦比我想象的要高,初一的学生竟有1.75米的个头。人也显得很沉稳。他不是那种奔放、活泼的男孩,我们之间的谈话,基本上我问一句他回答一句,但看得出他很信任我,实话实说,显得很大气。黄宗彦4岁之前已爱好满纸涂鸦,之后就开始接受绘画教育,他喜欢绘画,原先学国画,可后来谈上了漫画。有的作品得过全国的奖,也有选送到日本熊本市参赛得奖的。黄宗彦只记得他得过奖,但具体的说不出来,不像一般的孩子对待自己的荣誉如数家珍,记忆尤新。这个男孩对荣誉看得很淡,这是我后来体会到的,当时只觉得如果他记得再清楚点有利于我做笔…  相似文献   

10.
来时去,去时来。我可以遇见世界的全部,却再也遇不见你。我已忘了这句话是谁说的,但事关青春。每个人都有一段青春年华,每个人的青春都放荡不羁。作为"90后",我们跌跌撞撞地迈进了青春的坎,开始对异性有了朦胧的感觉,开始尝试叛逆又或者是独立。谁的青春没有经历过这些?在一片安定中度过的青春,往往是最失败的。有一个男孩,我不知如何来形容他带给我的感受。他并不安分,学习不上心,打架、抽烟,可以说他  相似文献   

11.
刘浩然,一个帅气、义气却很幼稚的男孩。他经常因外界的影响,情绪忽高忽低,成绩忽上忽下,也容易与老师沟通不畅,产生冲撞。他永远一副不愿搭理老师的样子,目光不是向上就是向下,要不就斜视,无所谓的那种不屑。但从他的语气中我感到他不是这样的孩子。我问他为什么不敢看着老师的眼睛。他说,他从不习惯与人对视。我说:"不是习惯不习惯的问题,也不是  相似文献   

12.
要想快乐地生活下去,就得学会忘记,学会放下。哈奇今年16岁,人长得很帅,身体也很健壮,不过在他身上几乎感受不到青春的气息。他坐在我的面前,眼里布满了  相似文献   

13.
一18岁,我曾暗恋过一个男孩。那男孩学习并不好,其实不是他学习不好,而是他本就是那类不学习的人。他被班主任理所应当地安排在了教室的最后一排,单人一排,他一直是一个人在那里坐着。而我则要跟随着班里的座位流动,一次一次离他远了,又一次一次离他近了。他的世界似乎只拥有那么几本厚厚的网络小说便够了,一个人整日埋头苦读,从来也不与周围的人交流。我总是能很容易地在人群中发现他的身影。上课时,我的桌上总会放置一面镜子,调好角度,以便我一抬头便可以看到他,有时,会很幸运地看到他孩童般的微笑漾  相似文献   

14.
有这样一位老人,他走巴金留给我们的财富:仁爱忠诚正义自律过了101个春秋,参与、见证、在巴金许多文论中,我们可以读到他火一样的记录了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文字:“我们的生活信条应该是:忠实地行为,热烈但他又始终有着青春般的激地爱人民,帮助那需要爱的……我的生活的目标,无情和赤子之心。一不是在帮助人,使每个人都得着春天,每颗心都得有这样一位老人,他一着光明,每个人的生活都得着幸福,每个人的发展都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荣誉得着自由。”无数;但他却说“我不是文学巴金:20世纪的良知符号家。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因为有了5卷本,40…  相似文献   

15.
曾经读过一篇文章,是一个初中男生早恋的纪实故事。我记得那男孩说过的一段话,对它感触很深。他说他要带着祝福的心永远欣赏那个女孩,就像一个坐在火车上的人欣赏着窗外的一道美景,那种感觉很好,很美;尽管有时候他也会有下车看看的冲动,但最终没有这么做,因为他不愿因此破坏了那片风景的宁静,更担心因此误了车,因为他坐的火车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啊!我想,也许每个人在少年的时候都有过这样的情感经历吧。这不是什么丑陋的东西,不该受到指责,相反它很纯很美,当然也很稚嫩,所以我们才应该爱护它,珍惜它。我想,我们都应该像那个…  相似文献   

16.
我曾做过一个梦。但我坚信那不是梦,因为那种感受与体验是如此真切,让我刻骨铭心。  相似文献   

17.
门风与涵养     
<正>那时我刚从台湾回来,我感受很深的是他们的教养。在台北一家小店,我看中了一套非常漂亮的茶具,折合人民币200多元。店主是一个胖胖的男孩,他骄傲地告诉我,这是他的团队设计的,获得过台湾最高设计金奖。我请他给我包起来,他却认真地从里面抠出一个小茶杯说,这个杯子当摆设,设计感很强,但用来喝水会很烫,您考虑一下要不要。我遗憾地放弃了,又看中一个不到100元的小茶海。他提醒我说,这不是台湾设计。他让我很惶惑,我说你还要不要卖东西?  相似文献   

18.
永远的内疚     
人有时很奇怪,或许他干过很多的坏事、犯过很多的错误,他却一点也不记得.而一件很小的很算不了什么的事却可以让他萦绕于心,永远地感到内疚. 我便有很强烈的这种感受.说起来那的确是一件很小的事,而且那时我才十二三岁,可是它却折磨了我许多年,像一块石头压在心里,想起来便觉得沉重. 大约是我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们最喜欢的一个姓丁的女教师突然调走了,换上了一个姓田的男老师.  相似文献   

19.
花季雨季牵着男孩的心。十六七岁的男孩,懵懵懂懂,难免会有一些朦朦胧胧的梦,他也不例外。他是个善良可爱的男孩,做什么事都很热心。尽管有时搞出一些笑话,但他始终觉得没有一个人能读懂他的心。于是他静静地等待着。  相似文献   

20.
Ella  Riley  Adams  朗溪译 《英语沙龙》2011,(12):50-51
格雷森·蔡斯首张专辑名的缩略词“直到”是他整张专辑的关键词。格雷森一直在被精雕细琢,直到最终被量身定做出这样一张目标锁定13岁以下儿童的流行专辑。不可否认,对于一个13岁的男孩来说,他的声音相当具有穿透力,令人印象深刻。但他的市场推广人员却没有很好地包装他,其结果便是他在这张专辑中的形象不是那么漂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