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作文教学应重视日记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实验教材(《必修》二)有一篇课文选了几则《安妮日记》,以前高中语文课本中也曾选编过一篇经典——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两篇日记被选作课文,一方面表现了历代教材编辑者对月记这种写作形式约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也证明了这种写作形式无论是被用来描  相似文献   

2.
黄中海 《教学月刊》2000,(11):18-19,22
我的学生祝安钧的《香榧》及其写作体会《作文须精心构思》两篇作文,被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入新编高中语文教材《语文读本》第一册。我作为指导老师,由此引起了一些回忆和想法。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以下简称《拿》文)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也是高中语文的传统重点篇目。《拿》文以其结构严谨,思想深邃.语言精粹为显著特征,通常被作为教引学生从总体上领悟议论文写作的范例,因而展示《拿》文的结构提纲是帮助学生理解《拿》文的有效教法。  相似文献   

4.
陈曦 《福建教育》2006,(12A):30-31
一、课前自读.促学生多形式探究 1.背景资料探究。课前探究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自主预习中。即课前预先的自主探究活动中。它决定了学习的主动性、尝试性、创造性。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少文章都有特殊的写作背景,像《匆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小音乐家扬科》、《草船借箭》等,学生在课前通过自学,收集整理文本相美资料,对文本的作者、写作时代背景、写作风格、人物性格等进行探究,可以起到投石问路、澈情引趣的作用,在此环节中要求做到:任每具体.目标明确.形式名样。  相似文献   

5.
闲暇时通读一下现行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我们就不难发现,《课程标准》试行过程中使用的高中语文教材正在不动声色地脱胎换骨。表现在整套教材的编写体例变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三分天下”,却又“齐抓共管”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表现于阅读教材单元的整合方式变了,变得更加灵活,更加切合社会交际的需要。长期以来因名家名篇而稳居教材“首席”的传统课文,被撤去了不少,而大量富有人文性的篇目则“闪亮登场”,且地位十分瞩目。这些变化无疑给进退维谷的语文教学带来了一股新鲜气息,也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概括地说,无非两个方面:一是学习贯彻《课程标准》,领悟教材编写者的意图;一是熟悉教材的内容,研究存《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具体实施教学。  相似文献   

6.
詹丹 《语文学习》2021,(3):60-63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的第七单元,选入五篇写景抒情散文,有着较新的组合方式,即郁达夫《故都的秋》和朱自清《荷塘月色》编为一课,史铁生《我与地坛》在单元中独立为一课,而苏轼《赤壁赋》和姚鼐《登泰山记》又组合成一课。[1]如何理解这样的组合,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这里主要解读《故都的秋》这篇作品,在此基础上,对于从特定角度切入课文的新的组合方式,简单提一些个人想法。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教材中选了两篇关于变形的文章,一篇是卡夫卡的《变形记》,一篇是蒲松龄的《促织》,一个是人变成了甲虫,一个是人变成了蟋蟀。那么,除了变形这一点两者相似之外,两篇文章是否还有可比之处呢?  相似文献   

8.
[教材分析]《不合群的小蝌蚪》是一篇观察日记。日记中记叙了两位同学春游时.发现了一只不合群的小蝌蚪.经过仔细观察,动手研究,虚心求教,最后解开了心中的疑问。  相似文献   

9.
刘一 《教师博览》2010,(7):45-45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法国作家阿尔方斯·都德的《最后一课》并不陌生,这篇作品因被收录到中学教材中而被人们熟知。不过法国中学教材并没有选入《最后一课》,只有很少法国人知道都德写有《最后一课》这篇文章.法国中学也没有要求学生学习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0.
王文春 《湖南教育》2002,(20):54-54
巴金的散文《灯》是一篇老教材,2001年新版的高中语文第三册又有这篇文章。这种背景感很强的文章,难教。为什么呢?不讲背景,学生不懂,显得高深莫测;一讲背景,意思明了,简单而没有滋味。加上学生与作者所写的年代相隔久远,往往无法感受作者写作时的感情,单凭老师讲解,懂是懂了,但缺乏发自内心的体会。实践证明:背景讲多了,学生的感悟范围就狭窄了,学生的理解思路就固定了,文章的情理韵味就全没了。带着这种教学理念来重新审视巴金的《灯》,我对教材的处理思路就大不一样了。导入新课之前,我完全放弃背景的讲解,也不介…  相似文献   

11.
《归去来兮辞》是晋代陶渊明的作品,一直以来,备受推崇。在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中,它被选入了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但是这篇作品的主题引起了人们的颇多争论,对于语文教师的教学来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将结合相关的研究成果,从这首辞的文本定位、写作时间、题解以及主题思想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第二课堂(小学)》2011,(1):123-124
2010年9月开学,教材大换血。有细心的读者发现,新版高中语文教材“被踢出去”的课文多达20多篇,如《孔雀东南飞》《药》《阿Q正传》《记念刘和珍君》《雷雨》《背影》等,其中涉及鲁迅的作品多篇。  相似文献   

13.
陈小宝 《学语文》2013,(6):25-26
《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第48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是原高中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红楼梦专题中的一篇自读课文,课程改革后,被收入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材上册。鉴于这篇课文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也出于我个人对这篇课文的喜爱,在高三总复习阶段,还是选用它作为现代文阅读的复习教学材料,为了便于学生研读,也为了让学生在初中阅读的基础上扩大阅读量,并把思考、探究引向纵深,我印发了《红楼梦》第48回全文。  相似文献   

14.
一、说教材 (一)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赤壁赋》是苏轼一篇以游赏山水为题材的辞赋,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语言精练优美、内容隽永深长。它被作为讲读课文选人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②第三单元。  相似文献   

15.
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第五幕第二场主人公屈原的一次长篇抒情独白——《雷电颂》,以前见于高中语文教材,现被编入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本(人教版)。这是一篇悲壮、慷慨、激昂的抒情独白,炽烈的情感,撼天动地,不愧为抒情艺术的瑰宝。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 【导入设计】师:介绍一位小朋友叫小淘气,他喜欢写数学日记。(课件出示这个小朋友写的一篇数学日记)生读:清晨我从2厘米的床上起来,拿起13米的牙刷开始刷牙,吃了饭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我在教人教版教材《语》七年级上册第18课《绿色蝈蝈》前,正好读了《中学语教学》(2004.11)尹子彬的一篇章《“绿色蝈蝈”到底为何物?》。该对课中的蝈蝈进行了大胆的质疑.指出它与人们日常见到那种会鸣叫的蝈蝈不同,而更像是螳螂。我仔细地阅读了课、教参,也有同感,只是基于教材编写人员给尹子彬的回信“译难断正误,专家也说不清是非,只有等待日后进一步考证了”.我便将错就错地来教这一课。  相似文献   

18.
马慧芳 《现代语文》2006,(1):110-110
《孔雀东南飞》是占乐府名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以其艺术上的成就和思想的教育意义,被高中语文新旧教材都收入。尽管教材几度重新编订修改,但本人对这篇课文的一些词句注释始终存在疑惑,所以希望在此与大家共享商榷。  相似文献   

19.
钱金涛 《今日教育》2010,(11):15-16
下午.我们走进了黔江中学何建老师的语文课堂。本节课教学内容为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1第二单元《鸿门宴》一文,本课时属于第四课时.  相似文献   

20.
梁艳 《现代语文》2007,(3):41-43
《药》写于1919年4月,是鲁迅《呐喊》集中的第三篇,现被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选用。然而对《药》主题意蕴的理解,历来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如人教社1987年版的高中语文《教学参考书》认定的是“通过夏瑜被反动统治阶级杀害及华老栓对他牺牲的反映,揭示了旧民主主义革命脱离群众的致命弱点,显示唤醒民众,使其摆脱封建阶级精神毒害的重要,启示人们去探求疗救中国病态社会的良药。”2004年版的《教学参考书》中引用鲁迅与孙伏园说的话作为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