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对《浙江文学史》中施耐庵籍贯“海陵县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的表述质疑,并以宋、元、明以来史志及地方史料为依据,论证《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故里在兴化白驹场施家桥;白驹场宋、元、明代都在今江苏省兴化市境内,至今白驹场地域的绝大部分仍为兴化所管辖.施耐庵是江苏兴化人.  相似文献   

2.
《水浒》作者施耐庵是否实有其人?其乡藉又在何处?几百年来议论纷纷,最近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王同书的新著《施耐庵之谜新解》(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35万字)全面回答了上述问题,解开了“施耐庵之谜”。《新解》是作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调查施耐庵的历史生平的第一手资料撰写而成,并附有文物史料图片,翔实可信。《新解》认为:江苏白驹施彦端(字耐庵)即《水浒》作者,对此作了多方面的论证:  相似文献   

3.
《西游记》作者简介吴承恩(约1500-约1582),明代小说家,今江苏淮安人。自幼喜爱神话故事,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专意著述。所作诗文表现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并在前人作品和民间传说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写出了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名著《西游记》。  相似文献   

4.
《处士施公廷佐墓志铬》,1978年秋出土于江苏兴化新垛公社施家桥大队,距施耐庵墓百余米,当时农民种麦翻地时获此砖刻,不知其为重要文物,擕归覆瓿砺刀,遂致文字磨损泰半。所幸该砖刻首尾数行述死者世籍及列祖名字暨作志卜葬年月等,残文尚依稀可辨(见附图1)。1979年8月,盐城地委曹晋杰等;1981年12月,兴化、大丰史料征集部门;1982年12月,江苏社科院刘冬、王文清、欧阳健及《光明日报》记者赤布等,先后来施家桥调查研究,一致认为,该砖刻为判断白驹《施氏家簿谱》所载之施彦端即《水浒》作者施耐庵,提供了实证。1982年2月10日由赤布在《光明日报》发布《施耐庵重孙墓志铭在兴化发现》的通讯,公布《墓志》的主要内容,报道《水浒》作者施耐庵确有其人。摘载其中可以认出的文字有:  相似文献   

5.
【走近作家】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贯中为其字,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为施耐庵的学生。所著小说很多,据传有十七种通俗演义,其中以《三国演义》最为著名。  相似文献   

6.
作为“六大才子书(《离骚》《庄子》《史记》《西厢》《水浒》与杜诗)”之一的《水浒传》,其作者系施耐庵、罗贯中,这是史实。17世纪的怪杰金圣叹(1608—1661,名采,字人瑞,江苏苏州吴县人),最服膺施耐庵,说:“天下之文章,无有出《水浒》之右者。天...  相似文献   

7.
声律译注     
<正> 说明《声律》是《文心雕龙》一书的第三十三篇。著者刘勰,生卒年不详,约在公元465—521年。字彦和,东莞莒(今山东莒县)人。世居京口(今江苏丹徒县)。他经历了宋、齐、梁三代,在梁代做过东宫通事舍人等官。晚年出家,法名叫慧地。《文心雕龙》全书共五十篇,完成于齐末(501年前后),是我国古典文学批评史上杰出的巨著。  相似文献   

8.
江苏兴化、大丰一带施族祖先施彦端到底是不是《水浒》作者施耐庵,目前学术界仍有分歧。去年八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曾邀请部分专家学者就有关施耐庵的文物、史料(出土的《施廷佐墓志铭》实物、发现的《施氏长门谱》等)进行考察座谈。会上多数人持否定意见。《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6期发表的刘世德同志的《施耐庵文物史料辨析》一文,是否定论者之集大成。嗣后,又有一些同志相继发表文章持肯定或  相似文献   

9.
从江苏兴化的地理风貌、历史文献、地下文物、地上史料、乡土风物、民间传说、作品语言等所构成的多层次、多系统的有关材料,可以说明《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里籍为江苏兴化白驹场。施氏笔下的梁山泊,就是以其故里兴化县施家桥为蓝图的。钱塘只是施耐庵的流寓地,为其寄籍。  相似文献   

10.
三国演义     
作者:罗贯中成书时间:1522年(现存最早刻本) 特色之处:中国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之作。作家其人其文罗贯中(约1330-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与当时戏剧家贾仲明为忘年交。传说曾师事施耐庵,做过元末义军领袖张士诚幕僚。他在民间传说和讲史基础上,加工成长篇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即《三国演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等。除小说创作外,罗  相似文献   

11.
正《三吴帖》,又称《送提举通直使诗》,约书于北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是米芾送给即将前往江西地区任官友人的诗作。米芾称赞他为三吴(古代苏州、湖州、吴江一带的通称,今江苏南部)的大丈夫,具有恢宏的气度和胸襟。米芾当时刚步入仕途,与这位友人的际遇和抱负相类似,因此借由诗文  相似文献   

12.
(一) 记得有一本笔记,杜撰了一则施耐庵如何写《水浒》的故事大意是这样的,施耐庵先请高手画家把宋江等三十六人画了图像,挂在一间房内,朝夕揣摩,久而久之,此三十六人的声音笑貌在施耐庵的想象中都成熟了,然后下笔,才能栩栩如生。这一则杜撰的施耐庵的创作方法,有它的显然附会的地方,如说图像是宋江等三十六人,就是从《宣和遗事》的记载联想起来的,( )它所强调的朝夕揣摩,( )有部份的真理,( )它这种说法基本上是不科学的。( )如果写定《水浒》,果真是施耐庵其人,( ),他在下笔之前,相对朝夕揣摩的,便是民间流传已久的歌颂梁山泊好汉的口头文学,而不是施耐庵请什么高手画师所作的三十六人的图像。 1、在以下四组虚词中选出能依次恰当地填入上文括号中的一项。  相似文献   

13.
才子对答相传施耐庵37岁那年因不愿帮权贵欺压百姓,毅然辞去了官职,回到老家苏州。他一面教书谋生,一面根据梁山泊故事的评话写作《水浒传》。春暖花开的一天,有位山西太原府的商人,因久闻施耐庵博学多才,特从家乡带来儿子罗贯中,投师求学。施耐庵见罗贯中年约十四五岁,长得  相似文献   

14.
谈及罗贯中与施耐庵的关系,大多说施耐庵年长于罗贯中,罗是施的"门人";谈及《水浒》与《三国演义》的关系,则谓《水浒》在前,《三国演义》在后。根据现存史料考证,事实并非如此,恰恰相反,罗贯中长于施耐庵,《三国演义》先于《水浒》。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大丰市施耐庵公园,有施耐庵塑像碑座文。其主要内容根据王道生的《施耐庵墓志》。近来《水浒争鸣》第十三期有陈传坤先生《〈施耐庵墓志〉辨正》[1]一文。前后两文,在客观上正是互相呼应。究其实际,前者难以取信于人,后者也未能给《施耐庵墓志》真正辨出其"正"。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6期发表了刘世德同志的《施耐庵文物史料辨析》(以下简称《辨析》),将近四万字,是该刊以来罕有之宏篇巨制。然除了用绝大部分的篇幅迻录1952年21期《文艺报》上公布的和近几年江苏省大丰、兴化两县搜集到的有关施耐庵的文物史料外,无非是:(一)复述了几十年前有关研究所指出的一些材料中的矛盾和可疑之处;(二)汇集了最近在北京召开的“施耐庵文物史料问题座谈会”上两种观点中  相似文献   

17.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仁宗时代的“名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幼年贫困力学,宋真宗大中祥符进士。出仕后有敢言之名。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他是当时主张革新的进步政治党派的首领之一。少年时就以“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自勉,后来又把这一思想写进《岳阳楼记》,至今仍为人所传诵。《渔家傲》约写于宋仁宗康定元年至庆历五年(1040——1045)间,当时作者出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县),他爱抚士卒,号令严明,边防巩固,使西夏不敢轻易冒犯,被称为“范老子胸中有数万  相似文献   

18.
<正>吴梅(1884—1939),戏曲理论家和教育家,诗词曲作家,我国近代曲学大师。字瞿安,号霜厓,江苏长洲(今苏州)人。主要著作有《顾曲麈谈》、《曲学通论》、《中国戏曲概论》、《元剧研究》、《南北词谱》等。又作有传奇、杂剧十二种。学术成就  相似文献   

19.
刘勰(约公元465—约523年),字彦和,梁东莞莒人(今山东莒县)。他的《文心雕龙》既总结了自《诗经》,《楚辞》以来历代的创作经验,又系统地建立了自成体系的批评理论,创作理论和美学理论。 本文试图从以下四个方面去阐明刘勰的创作理论。  相似文献   

20.
【作者简介】吴承恩(约1500—约1582),我国明代的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出身于由学官沦落为小商人的家庭。其曾祖吴铭、祖父吴贞、父亲吴锐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