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各省区中考作文的命题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命题作文,二是材料作文,三是话题作文。其中,话题作文因给学生更大的写作自由,逐渐成为中考作文发展的趋势。下面就“话题作文”谈谈个人感受。 一、什么是“话题作文”  相似文献   

2.
尽管教育部表示:对中小学生作文水平进行考级,违背语文学习规律,不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不符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明令“中小学作文考级应该制止”,这无疑是对沸沸扬扬的“作文考级”大赛当头棒喝。但是,此次大赛组织者——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学术委员会作文考试中心的专家团却对此声明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4.
5.
要让学生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教师首先必须处理好作文与作文教学之间的关系,注重和观照他们的思想情感与心理需求的现状,同时辅以实用方法指导下的强化训练,不断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6.
看东西需要眼光,如果眼光不行,就看不清楚,就会看错.如果没把东西看清楚,甚至于看错了,接下来,对它的态度与言语行动肯定也不对头,也是错的.所以,在平时生活中,有正确的眼光,有一付好眼光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校结合教师自身教学特色,汲取众家教学所长,尝试新型的作文教学方式,即用聊天的方式进行作文教学实践,在作文教学领域做了一次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9.
文由心生,我一直认为只要心中有情,口中一定有话,笔下一定有物.只要有了表达欲望,作文就会水到渠成、自然生成. 但我们的学生却不敢写作文,甚至给自己下了定语--"不会写作文".  相似文献   

10.
11.
语文课堂发展性教学中的主体行为的探索,为小学作文教学走出一条新路子,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的可能性。一、观念是先导古人有一种很好的写作理念,认为写作应该是从“写放胆作文”起步,逐步过渡到“写小心作文”,在学生学习写作的初始阶段,教师不要太多的写作指导。有一次,我的  相似文献   

12.
“回头”是学生作中的通病,严重影响了作教学。其弊端主要表现在:(1)“回头”是培养学生作兴趣,自信心的“最大障碍”;(2)“回头”是作茧自缚,缚了思,断了脉;(3)习惯于“回头”作,易造成思维迟钝、缓慢、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因此,呼吁“一气呵成式作”的回归,尤为重要。且“一气呵成式作”的回归,既符合作教学规律,也符合当代学生的心理特征,还符合现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大家都知道一句老话:"程咬金的三斧子。"意思是很厉害、很关键的三招——准、狠、刁。对手往往就在这三斧中败下阵来。今天拿这句话来作个比喻,作文教学也有它十分关键的"三招"。一板斧:玩一玩——生活是习作之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  相似文献   

14.
41年前,1962年,我读小学四年级。暑假里我被爸爸逼着写了一篇作文,参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星星火炬》节目的“暑假征文”。寄出去之后,我完全就像卸掉了套子的小毛驴,赶紧跑去玩了。开学后没多久,语文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给了我一个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红色字样的大草纸信封(可见那是经济困难时期),有一个叫“谭细心”的编辑叔叔给我写  相似文献   

15.
唐朝考生朱庆馀听说诗人张籍乐于提拔后进,奖掖后学,于是,在临考前将自己的一些文章托人呈给张籍,希望得到他的指教。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教师评阅作文的角度,论述了作文不同类型的"真":说明文是客观知识的真;议论文是逻辑推理的真;记叙文是复杂境域的真,又具体分为现实体验之真、心灵想象之真与文本切合之真。为的是务实地弘扬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而不是非理性地模糊笼统含混地坚持作文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7.
写作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也就是要求我们学生的作文既要写真情实感,还要有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和技巧给作文来一点小小的包装,做到“五新“,既题目新,立意新,选材新,写法新,语言新。为文章增添更多的亮点,使人读来回未无穷,掩卷能忘。  相似文献   

18.
如何进行生动、有效的作文教学,这是当前每一位语文教师积极思考的问题.本人对此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运用信息技术改变以往作文讲评课中教师单一的"列举学生范文--讲评--总结"的"作文讲评"模式,试着把作文教学课堂变成师与生、生与生对话的舞台,激活学生作文的兴趣与热情,让作文回归本真,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通过自改,互改,取长补短,相互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从本期开始,我们请来湖北省的李老师和胡老师,就作文技法开辟专栏讲座,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提高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语言的表达更是积累到一定程度的自然结果.要使学生能写出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文章,非在积累上下功夫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