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总彭总提议到华北办报 何云受命赴太行忙碌筹备 1938年9月末,一条电讯从延安传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根据朱总和彭总的提议,党中央批准在华北太行根据地创办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华北版。命何云同志全面负责筹备事宜。  相似文献   

2.
一 1938年秋,为推动全国抗战特别是华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党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决定,在晋东南创办中共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华北版),在华北战场上开辟一块紧密配合军事斗争的新闻阵地,充任敌后军民抗战的号角。周恩来同志领导的《新华日报》总馆派出何云同志负责筹建《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工作。当时日寇已经占领武汉,抗战已经进入相持阶段,处于敌后的华北,敌情险恶,环境艰苦,在这种条件下创办一份大型报纸困难异常。报  相似文献   

3.
一1938年秋,为推动全国抗战特别是华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党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决定,在晋东南创办中共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华北版),在华北战场上开辟一块紧密配合军事斗争的新闻阵地,充任敌后军民抗战的号角。周恩来同志领导的《新华日报》总馆派出何云同志负责筹建《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工作。当时日寇已经占领武汉,抗战已经进入相持阶段,处于敌后的华北,敌情险恶,环境艰苦,  相似文献   

4.
李晓波 《出版参考》2005,(26):27-28
在巍巍太行山上,有一座纪念碑,正面是杨尚昆的题字:"太行新闻烈士永垂不朽",背面镌刻着在太行山战斗过的57位新闻界烈士的名字,第一个是何云,第二个是李竹如.  相似文献   

5.
在巍巍太行山上,有一座纪念碑,正面是杨尚昆的题字:“太行新闻烈士永垂不朽”,背面镌刻着在太行山战斗过的57位新闻界烈士的名字,第一个是何云,第二个是李竹如。  相似文献   

6.
来信新闻战线编辑室: 今年第九期的“新闻战线”上,齐语同志写的“怀念何云同志”一文,说前新华日报(华北版)的社长兼总编辑何云同志是浙江余姚县人。我们为了收集有关烈士的资料,载入光荣史册,也为了做好烈士家属工作,想了解何云同志的家在余姚县那个乡镇。我们不知道齐语同志的地址,烦你们将这封信转给他,请他给我们解答一下。谢谢。  相似文献   

7.
1939年9月,我第二次渡过黄河,经中条山和太行山战区,来到当时驻在山西省武乡县砖壁的八路军总部。左权将军穿着整洁的灰布军装,精神焕发,显得年轻英俊。他热情地接待我,并对我说:“欢迎你从重庆远道而来,朱总司令此刻正在篮球场上和青年战士打球,一会儿就回来。彭老总刚到陈赓将军旅部去视察部队,要过几天才回来。半小时前,还接到《新华日报》华北版何云同志来电话,打听你到达的消息,要我随时通知他们。你先休息一下,不忙走。”  相似文献   

8.
王仕琪 《档案天地》2011,(10):36-41
蒋介石曾统治旧中国长达22年,他的一生中,多次遇险却都侥幸逃脱,这与他的好友、救命恩人、面貌酷似他的同乡何云的鼎力协助密不可分——因为何云是他唯一的"替身"。(一)1927年,国民革命军北伐不断告捷,革命火势进入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当北伐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之时,蒋介石背叛孙中山先  相似文献   

9.
何云,字玉龙,出身贫寒,原为严州(今建德梅城)上半城的菜农。生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前后,卒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粗识文字,清末有人来严州东湖滨报恩寺招兵,何云迫于生计应招,当了清朝的绿营兵。  相似文献   

10.
文海 《出版参考》2011,(11):23-23
何云,字玉龙,出身贫寒,原为严州(今建德梅城)上半城的菜农。生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前后,卒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粗识文字,清末有人来严州东湖滨报恩寺招兵,何云迫于生计应招,当了清朝的绿营兵。  相似文献   

11.
举世闻名的北伐战争汀泗桥之战,在正面强攻不下的情况下,由当地一位农民带路,绕道塔脑山后面,以前后夹击而取胜。 这个农民是谁?目前社会上流传几种说法。有的说,这位农民是北伐军中一位汀泗桥籍的连长;有的说是汀泗桥街上一位搬运工人,有的说是汀泗桥附近一位姓江的个子不高的农民,还有的说是一位赌博输了的人,有的说是咸宁籍的农民;有的说是附近蒲圻籍的。对此,笔者作了许多走访调查,最后确认汀泗桥镇聂家村三组汪远福(1901年—解放前)是汀泗桥之战为北伐军带路的农民。  相似文献   

12.
何云同志,壮烈殉国已经十七年了。他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华日报华北版(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机关报)的社长兼总编辑。一九四二年五月,日本帝国主义兽军,对晋东南太行区进行“铁环合围”。在敌人疯狂扫荡中,何云同志率领全社同志坚持工作,不幸被敌寇包围,中弹牺牲于左权县的大羊角村附近。他的死。是我党新闻战线上的一大损失,在他领导下的许多同志都感到无比的悲痛和愤慨。当时,  相似文献   

13.
1991年5月21日,河北省藁城县藁城中学宿舍工地正在紧张施工,当作业人员在一处地基挖到1米多深的时候,突然闻到一股怪味,随后发现表面已经生锈的52发炮弹。有的炮弹因锈蚀严重,弹头与弹身已分离,其中一枚炮弹上面还注有“大阪”两字。经总参防化专家化验确认为“光气弹”。因直接间接接触,90名作业人员和300多名学生出现不同程度中毒症状。学校顿时一片惊慌。经调查,这些毒气弹是日本侵华战争期间遗留下来的,这里当年曾是日本军队的训练所。  相似文献   

14.
一个普普通通的灵棚,祭奠着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人。连日来,在钢都鞍山,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到学校,从工厂到街道,络绎不绝的互不相识的人们自发地涌到灵棚前,有时高达数千人。他们有的在遗像前含泪献上一束鲜花;有的在遗像前深深鞠躬;有的在遗像前长跪不起……他们撕心裂肺地呼喊着一位老人的名字——魏秀芝。人们称赞她是中国见义勇为的英雄群体中最年长的一位英雄。  相似文献   

15.
悠然 《军事记者》2014,(2):66-67
1938年冬,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届,中央决定在晋东南创办中共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华北版,由何云担任管理委员会主任(社长)兼总编辑,负责具体的办报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八五年九月廿二日,著名新闻记者华山在广州逝世。十月六日,华山同志的子女遵照父亲的遗愿,将他的骨灰撒在流经山西省左权县麻田乡的清漳河里。一小部分骨灰,一支钢笔和一副眼镜,安放在麻田乡“太行新闻烈士纪念塔”南侧。华山,这位党抚育成长的名记者,同《新华日报》(华北版)社长兼总编辑何云同志,以及四十多位在一九四二年夏反“扫荡”斗争中牺牲的新闻烈士一起,安息在太行山上。面对着满山遍野的红叶,滔滔不绝的清漳河水从烈士身旁流过。他们的英名,将与巍巍太行永存。 (一) 一九三八年十月,华山是党领导的木刻工作团的  相似文献   

17.
何典 《中国广播》2006,(10):43-45
这是一组揪心撕肺的镜头——时间:2005年7月22日。地点:西藏自治区阿里首府狮泉河镇。镜头之一:阿里医院急诊室里挤满了医护人员,他们正在全力抢救一位独闯阿里突患急性肺水肿、脑水肿、心衰而处于高度昏迷状态的记者。病床前,有的打针,有的输氧,有的抽血,有的量血压,有的采尿样,气氛十分紧张……  相似文献   

18.
闻文抄公发大财江苏阿牛现在发财的门路真多。最近一位朋友告诉我,苏北某市有几位文抄公这几年每年稿酬收入数万元;有的买了商品房,有的建了小楼,有的家里还添置了电脑。我茫然,真有点不相信。为了打消我的怀疑,我的这位朋友还点了几个文抄公的姓名,并领我到一位文...  相似文献   

19.
1948年9月12日至10月3日,华北新华总分社及华北《人民日报》社大约20名年轻的新闻工作者,组成华北记者团,在当时党中央驻地(河北省现在的平山县西柏坡),接受了一次不寻常的政治和业务训练。党中央和新华总社的好几位负责同志,对他们作了内容广泛的谈话。其中,刘少奇同志《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总结了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经验和原则,指出了人民记者的任务和工作方法,成为我党新闻工作的重要文献。 9月初,华北总分社组织一个记者团,准备赴各地采访土改和生产情况。9月8日,总分社决定在记者团下乡之前,先去新华总社学习,主要是学习采访方法。这次去的记者有:杜展潮、吴象、孙宝书、林里、萧航、田流、李千峰、曾文经、陆灏、苏幼  相似文献   

20.
卫立煌(1897—1955),字俊如,安徽合肥人,是一位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早在二次革命之后,他就参加了家乡的反袁斗争,后来投入粤军当兵。1917年9月,孙中山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就任海陆军大元帅,卫被选派参加孙中山的卫队。调回粤军后,先后参加讨伐福建督军李厚基、桂系军阀岑春煊、陆荣廷及平定广州商团叛乱的战斗。1922年6月,陈炯明背叛孙中山,炮轰总统府。卫立煌追随侍卫,并随中山先生在舰上度过了几十天的流亡生活。卫在数次战斗中屡立奇功,因而由连长、营长、团长直升至补充旅旅长。北伐战争中,卫立煌在入闽作战中,身先士卒,因战绩卓著升任十四师师长。1927年8月,卫立煌指挥所部在龙潭战役中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