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以志怪传奇为特征的文言小说的杰出代表。通过对悍妒文化做源流梳理,例举历史上有名的悍妒典故,认为明清小说家提出的疗妒法主要有:以悍制悍、佛法疗妒、道德说教等。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里贾宝玉去问王道士讨要"疗妒"药方,王道士给了一个方子,说:"老了死了,也就不妒了."宝玉大笑,也自知荒唐,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膏药?  相似文献   

3.
在古典喜剧《狮吼记》中,苏轼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他不仅具有情节结构上的意义,引发戏剧冲突的不断展开。而且作为作者代言人,体现了剧作“疗妒劝顺”道德风世的创作主旨。更重要的是这一形象负载着晚明传统士人深厚的自我人格精神,成为混乱黑暗的特殊时代中传统士子的理想人格范型。  相似文献   

4.
吃不吃鞋子     
《红楼梦》里贾宝玉去问王道士讨要“疗妒”药方,王道士给了一个方子,说:“老了死了,也就不妒了。”宝玉大笑,也自知荒唐,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膏药?  相似文献   

5.
林黛玉成为中国文学人物长廊中的典型形象,与作者刻画出了人物的"颊上三毛"——"心多"密切相关。作诗谈论、善感多情凸显了林黛玉的灵慧之心;言语含酸、行动多恼体现了她的猜疑之心;贾宝玉某些颇令世俗起疑的行事,林黛玉却并不猜疑,显现了林黛玉的知止之心。林黛玉"心多"其实是她的恋爱之心绾合身世之感的细致表征,它凸显的是"真心",当与"妒"字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6.
《病梅馆记》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龚自珍所著的一篇寓言体散文,揭示了"江浙之梅皆病"的不堪现实,描摹"病梅"之态,诊断"夭梅"之由,拟想"疗梅"之术。文章借助对梅的品评,隐喻封建思想对人才培养的禁锢。抛开作者的个人政治歧见,笔者站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者的视角重读此文,深感先人的"疗梅方案"与当下课堂教学的改革观念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本文以古为鉴,将教学中发生的一些典型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代史和各种笔记文中,历朝历代都有所谓"妒妇"的记载,到了明末清初,"嫉妒"成风,妒妇们大量出现,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叙事文学中也出现了一大批的妒妇形象,甚至有一类小说专以描写妒妇形象为主,并把"疗妒"当成小说的宗旨。  相似文献   

8.
由于《牡丹亭》的影响,冯小青的故事广泛流传。从《风流院》到《疗妒羹》再到《梅花梦》,创作的趣旨经历了失意士人的自我写照、扬贤惩妒的移风机趣和世事沧桑的感慨寄托等流变过程。  相似文献   

9.
<西游记>为我们虚构了一个神魔世界,孙悟空是作者在神化和人化的交叉点上创造出来的"幻中有真"的艺术典型.同时,作者在处理孙悟空这一形象时,摒弃了"西游"故事中宣扬佛教、弘扬佛法的宗教思想,突出了孙悟空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0.
视野     
萧条年代的"口红商品"在经济萧条年代.至少有两类商品是能逆市而上的"口红商品"。一是省钱型商品。比如.消费者都盘算着少买价格责的肉和面包,而多买廉价的土豆;都减少了外出吃饭的次数,导致微波妒之类的家用小电器业务量猛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