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该文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毕业要求出发,以PLC课程设计课题"MSBR池控制系统设计"为例,贯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OBE理念,对课程设计的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设计。分析和研究工程的技术和运行管理现状,分析工艺流程和生产运行需求,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确定设计方案。从复杂工程系统中提炼出子系统和复杂工程问题,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升工程设计能力。设计成果证明,学生工程能力提高显著。  相似文献   

2.
周政 《安康学院学报》2006,18(1):8-12,16
本文介绍了陕西平利方言的情态语气词,包括:唦、喔、啦、赦、噢、的、得、啵、的了、的耶、的啰、了啰、去了等,并描写它们的语气表达状态.  相似文献   

3.
在倡导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形势下,创新性实验的内涵日趋丰富,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作为平台,创新性实验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创建了新的载体、提供了实践环节、营造了文化氛围、增加了了解社会的机会、发现了个性特质。创新性实验使学生受益匪浅,激发了创新创业的主体意识、唤起了创新创业的激情、拓宽了学科专业知识面、优化了创业能力结构、促进了创业优良品质的养成。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澄清了发展认识、丰富了发展内涵、创新了发展观念、开拓了发展思路、指明了发展方向,坚持科学发展观是高校的立校之本.  相似文献   

5.
体育活动中运动量安排的科学合理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克俭 《早期教育》2008,(10):46-47
在幼儿体育活动中,教师普遍存在这样一种认识:只要幼儿每天户外运动了.比如跑步了、跳跃了、做游戏了、玩大型器械了……幼儿就锻炼了,就完成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促进幼儿生长发育、发展基本动作、提高运动能力、培养良好个性品质”的任务了。  相似文献   

6.
从运河文化到淮安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运河文化的归纳和总结,提炼出运河文化的开拓、包容、沟通、交流的特点。对淮安精神团结、创新、实干、自强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大运河保存了城市的记忆,决定了淮安的品质、展示了淮安了风貌、塑造了淮安精神、支撑了淮安发展。可以看出运河文化可以折射出淮安精神,淮安精神正在展现运河文化。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周华富 《陕西教育》2010,(10):30-30
这一学期.教育上的最大变化应该是“规范办学行为”:中考和高考状元炒作不见了、升学率宣传没了、学生在校时间短了、双休日不补课了、作业量限制了、考试次数少了、“副科”正常上了、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澄清了发展认识、丰富了发展内涵、创新了发展观念、开拓了发展思路、指明了发展方向,坚持科学发展观是高校的立校之本。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2009,(10):4-7
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今天成立了”的声音在中国人民心头回响了六十年,昼夜不息;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空飘扬了六十年,风雨不止。共和国征程的六十年也是小学语文的六十个春秋。六十年过去了,一代又一代的小学生变成了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成了工人、农民、军人、教授、工程师、科学家,成了部门、企业的骨干,行业、系统的中坚和国家的栋梁。  相似文献   

10.
钟山 《留学生》2011,(8):35-35
目前,中国在美留学生已从早年的求学求职进入了创业拓展事业阶段.许多人成了美国备行各业的高级专家、研究员、教授、医师、律师、企业家、艺术家等,步入了美国的主流社会,形成了一个新的中国旅美高级知识分子阶层。另一方面.大洋彼岸的祖国.进入了科教兴国.高新科技产业、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的新阶段.这为新一代旅美学人提供了实现抱负、施展才能的大舞台。  相似文献   

11.
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有各自的领域,教育技术的运用会涉及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支持教育技术的发挥,教育技术为信息技术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2.
从技术系统的视角来看,教育技术是一个技术系统,并且是大社会技术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教育技术系统目前由教学设计技术、软件开发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摄影摄像技术等大技术组成。这些技术的发展决定了教育技术系统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进了世界信息化的进程,也推进了教育现代化的步伐.教育技术从传统技术、普通媒体技术到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的多媒体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基于个人电脑和有线网络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随着蓝牙技术、WAP 技术、GPRS系统以及UMTS系统的成功开发,基于无线通讯技术和移动计算设备的移动学习将会普及,从数字化学习到移动学习(Mobile-Learning)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 本文从移动学习的概念及特性、移动学习的实现方式、移动学习的发展状况等几个方面来阐述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新方向为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4.
从技术角度来看远程教育本身并不是一种新的技术,而是直接应用音频、视频压缩编码技术,卫星广播技术,网络技术,接入技术,视频会议技术,Web技术,广播和组播技术,流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等现代通信和信息处理技术,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design and test a model of classroom technology integration in the context of K-12 schools. The proposed multilevel path analysis model includes teacher, contextual, and school related variables on a teacher’s use of technology and confidence and comfort using technology as mediators of classroom technology integration.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1235 K-12 teachers, who were located in 336 schools in 41 districts across the state of Florida.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a teacher’s experience with technology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his or her classroom technology integration. Access to technology in classrooms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quality technology support were related to classroom technology integration. In addition, how frequently a teacher uses technology and his or her confidence and comfort using technology were mediators for classroom technology integration. These results provide preliminary evidence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is both useful and relevant in explaining classroom technology integration in K-12 schools.  相似文献   

16.
公众技术观及教育技术观对现代科技和教育技术的发展具有特殊意义,但是通过文献研究我们发现国内外鲜有与此相关的研究。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人认为技术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手段;公众对技术的态度总体上是积极、乐观的。就公众教育技术观而言,更多的人把教育技术看作一种优化教学和促进教育的手段与方法。最后在对调查结果分析讨论的基础上,作者认为教育技术应从公众舆论中汲取养分以把握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论科学的技术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科学和技术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日益明显,出现了科学技术一体化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本主要从科学、技术的含义;科学与技术关系的历史演变;科学的技术化、技术的科学化等方面来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8.
技术哲学视野下教育技术价值体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教育技术价值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借鉴技术哲学的研究成果对教育技术价值及其体系进行一次系统的审视,依据技术的两种属性探讨教育技术价值及其体系,分析教育技术外在价值引发的教育技术应用伦理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未来课堂的设计与应用已经成为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智能性是未来课堂的重要特性之一。未来课堂应为课堂主体而建,终极目标在于促进学习者的个体学习和社会化学习,以促进学习者的发展,它是一个充分发挥课堂主体的主动性、能动性,和谐、自由发展的教与学环境与活动的智慧学习环境。未来课堂不仅是一个智能化的学习空间,还应体现出对课堂主体教与学活动支持的智慧性。智慧性主要体现技术层面、环境层面和资源和服务层面等方面,其实现技术主要包括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两个层面,其中硬件技术主要包括所有设备之间的智能互联技术、多功能交互设备技术;软件技术则主要是指各主体间的信息传输技术、控制技术及信息的推理技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