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人贵直,作文贵曲。”在记事类记叙文中设置悬念,可以使文章情节跌宕,结构曲折,产生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悬念,俗称“扣子”或“关子”,一般用在文章的开头或中间,就文章的内容或人物的反常情况设置疑团,目的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自觉不自觉地进入文章所创设的情景之中。因此,悬念既是一种结构技巧,也是一种叙述技巧。有的悬念设置在文章的开头,它先给文章打一个总“结”,而这个“结”就是全文的主要事件或主要情节或主要矛盾,它需要蕴蓄很长时间,在主要事件充分展开,或主要情节达到高潮,或主要矛盾冲突最为激烈的时候,才可“解”开…  相似文献   

2.
叙述的基本定义,就是包含有情节的符号文本。情节问题,是叙述学的核心问题,一旦考虑文化中所有的叙述,情节的构成就变得非常复杂。首先,事件、情节、故事这三个通常混用的极常用术语,应当严格区分:事件是自然状态的变化,尚未被叙述,因此缺乏因果联系。情节虽然来自事件,但事件本身的可叙述性非常不同,只有情节才赋予叙述文本中的事件必要的因果关系。而故事则是具有明确起承转合要求的"结构化的"、从而也是"伦理化的"叙述。要理解情节的复杂性,往往应当从否定的方向出发。"反情节",是叙述出来但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发生过"的情节,似乎应当从叙述中删去这些"反情节",实际上它们是情节中重要的部分。而所有的叙述文本,都以巨大数量的"未叙述"事件为背景,这是理解任何叙述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从"未叙述"中可以看到,任何叙述文本,都靠整套复杂的社会文化价值作为选择情节的准则,才得以成立。  相似文献   

3.
高中学生在写记叙文时已经能注意到情节、人物和环境的安排,但在叙述时易犯语言干瘪、抽象的毛病,影响了主题的表达。我以为主要原因是不善于运用多种描写方法,精描细写、渲染铺叙,化抽象于具体,变干瘪为丰满。 主要描写方法有肖像、语言、行为、心理等对人物的直接描写和起烘托渲染作用的环境描写。如能恰当运用多种描写方法,不仅会生动传神地表现情节、刻画人物,而且也会增强文章的吸引  相似文献   

4.
四十年代风行于国统区的言情小说作者徐訏、无名氏的创作在被研究者称为“后浪漫派”的同时,其叙事模式的复调特征也目益受人注目。其具体表现为:情节故事的隐喻性、人物性格的对话性;同叙述与异叙述交混制造了不完全情节序列;外叙述中插入内叙述,制造多重意象;收缩淡化历时性情节,扩张突现共时性情节,促成时间小说向空间小说嬗变。  相似文献   

5.
“乐景写哀”,源于清代王夫之的《姜斋诗话》,这一手法在《红楼梦》中得到了很好的艺术展现,写“乐景”极尽铺陈夸张,“包括于事有关之物和于情无干之人”都描写得淋漓尽致;在“哀事哀情”的叙述上不动声色,情节发展自然,无半丝议论之词,无一点大哀大恸之语;外在妆扮风光满眼,哀者欲表难表,委曲求全。红楼梦成功地运用了乐景写哀的手法,才使得这部悲剧经典倍增其哀。  相似文献   

6.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叙述了众多人物的死亡。对人物死亡的叙述可分为客观地叙述和抒情的叙述。这些死亡叙事不仅是作者在客观地叙述英雄们的命运,更是作者塑造英雄个性、承载自己伦理价值判断和情感的重要手段,而且这些死亡叙事也增加了小说情节的逻辑连贯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7.
在"叙述转向"的背景下,媒体纪实叙述呈现出普遍情节化和情节复杂化的征候。从"陈述"到"叙述"的转化,就是这种"情节化"倾向的重要表现。经过"情节化"处理的媒体文本在为受众提供信息之外,又生成了某种审美特质。推而广之,媒体文本可以大致划分为"信息文本"与"审美文本"。在叙述学视野下考察"新闻价值"问题,可以发现:"可述性"与"叙述性"都是决定"新闻价值"的变量。情节化叙述可以提升庸常事件的"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8.
许家豪 《考试周刊》2012,(47):50-51
艺术作品有其相通之处,电影叙事与记叙文写事也有相似之处。记叙文写事可以借鉴电影叙事的一些艺术技巧,例如景物等画面的渲染;细节的雕琢;矛盾的建立;情节的暗示、象征;叙述人称的使用等,在享受和品味电影这一视觉盛宴的同时,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这些叙事技巧,从而不断提高记叙文的写事能力。  相似文献   

9.
京派小说的空间形式追求有意识地将情节切割分散,借助于不同的形象系列、情节片断、场景和细节在空间上虽不连贯却又内在统一的叙述单元,来艺术地把握世界,这一结构形式呈露出艺术现代性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写一写     
下列句子原为一篇短文,但次序混乱了,试把它们按照图片的情节,顺序排列成文,并把号码填写在左边的圆圈内。  相似文献   

11.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产生于18世纪下半叶。这篇小说不仅写出了一位少年之恋爱心理流程,同时还道出了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如何处理成长过程中心理矛盾,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教材,但这篇小说还阐述了一个真理,对待朋友要有真情,才能获得经久的友谊和美好的回忆。《少年维特之烦恼》采用自我叙述视角(限知视角),即叙述主体具有参与者与叙述者双重身份,因此自我叙述具有很大的透明度,真实、易于接受。自我叙述视角更容易使叙述主体进入到其活动的时空中,以第一观察者、体验者的身份展开叙述,原汁原味(体验者感受、经历)地表达自己的…  相似文献   

12.
"乐景写哀",源于清代王夫之的<姜斋诗话>,这一手法在<红楼梦>中得到了很好的艺术展现,写"乐景"极尽铺陈夸张,"包括于事有关之物和于情无干之人"都描写得淋漓尽致;在"哀事哀情"的叙述上不动声色,情节发展自然,无半丝议论之词,无一点大哀大恸之语;外在妆扮风光满眼,哀者欲表难表,委曲求全.红楼梦成功地运用了乐景写哀的手法,才使得这部悲剧经典倍增其哀.  相似文献   

13.
<正>纯真,是孩子们的天性。当他们开心时,阳光就会写在他们的脸上,一脸灿烂;当他们烦恼时,阴云就会拢上他们的心头,满脸乌云。阅读学生的周记,我发现班里有好几位学生最近有了烦恼。这些烦恼有来自家庭方面的:父母因望子成龙心切而过于严厉,也有父母过于娇宠而压迫了孩子们的活动空间,等等。也有来自学校方面的:学生因缺少玩伴而烦恼,也有因被老师误解而苦恼,更有担心成绩落  相似文献   

14.
第一人称是叙述者直接叙述我、我们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或所经历的事情。运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特别是发展线索比较单纯的事件,用我来穿针引线,比较容易组织材料。例如习作《张家新媳妇》:  相似文献   

15.
写人的记叙文在情节发展中,经常需要文中人物直接出来对话,让人物在特定的环境里活生生地表现自己,从而表露其性格特征,推动情节,表现主题。在文中直接写出人物的话,不仅要注意人物语言要与人物身份相吻合,更要讲究对话格式。同学们在作文中通常只用一种格式,因而造成写人物对话格式单一呆板。为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戏剧叙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显在的戏剧叙述,一种是潜在的戏剧叙述。自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随着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戏剧的崛起,戏剧的叙述方式很快又产生了第三个品类:那就是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情节结构剧的反戏剧式的意象性叙述。它不重在叙述戏剧情节(无论潜在还是显在),重在叙述各种复杂的心理情绪和内在意念。它不靠富于个性化的清晰完整的艺术形象来揭示外在的具体真实,却更多地通过人物的意象分裂传递内在的精神真实,从而给欧美剧坛带来了巨大的生命活力。我们且不说在世纪之交崛起的象征主义戏剧。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崛起的未来主义戏剧,超现  相似文献   

17.
情节,是指事情的变化和经过。记叙文的情节一般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组成部分,我们在写记叙文的时候,这四个部分要叙述完整,也要详略得当,还要注意曲折有致、引人入胜。具体说,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情节叙述完整情节叙述完整了才能给人完整的印象,才会让人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既是人们认知的需要,也是故事发展的需要,更是表达主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李烂辉 《湖南教育》2002,(15):27-27
一、学会叙述情节。学生写记叙文最常见的问题是“空”,用说明代记叙,用议论代记叙,或者只有场面,只有一些若隐若现的人物。因此第一次训练就着重练习写好一个情节。要求只能写事,凡是和叙事无关的文字全部划掉,对那些具体地写出一个情节的文章要加以肯定。写情节,要反对凭空编造。有的学生认为写情节就要离奇,结果编造的情节违反生活规律,显得不真实,不令人信服。然而在反对编造时要鼓励想象。鼓励建立在真实的生活基础之上,而不是脱离实际的想象。二、学会把握细节。叙述需要一定的细节来补充,这样文章显得具体生动、富于变化…  相似文献   

19.
<正> 在传统的小说叙事模式中,结构就是情节,二者是同一的。但在现代小说中,情节对于小说审美力的维系逐步减弱了,而结构的作用却越来越超越了情节,因而结构对于叙述的意义即结构的叙述功能愈益为人们所认识,它作为一种叙述方式所具有的独立的美学意义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意和重视。  相似文献   

20.
朱庆和 《初中生》2007,(7):30-35
导言:当我们从牙牙学语的幼儿长成阳光少年,成长中的每一步都与烦恼相伴,学会化解烦恼就成了我们人生修养的重要课题。请看本期的写作话题:成长的烦恼。[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