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新加坡在外来文化的冲击、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冲突以及中小学生国家意识较为淡薄的背景下,尤为注重国家认同教育。新加坡国家认同教育路径主要包含三个方面:设立相关机构和发布相关政策,将国家认同教育渗透到中小学课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借鉴新加坡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实践经验,我国要进一步发挥政府在国家认同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国家认同教育在课程中的融入;注重学校与政府、社区的合作,丰富和优化国家认同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政府和学者通常把爱国主义叫做"国家意识". "国家意识"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国家认同和国民身份认同的教育,树立"我是新加坡人"的信念.利用国家政策导向,新加坡通过学校和社会教育等途径对中小学生进行"国家意识"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国家意识教育是"四个认同"教育的基础性工程。国家意识的主要内涵就是国家认同问题,统一于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之中。不断加强和创新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国家意识教育,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各民族大学生,践行民族院校办学宗旨和使命,体现民族院校人才培养特色,实现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4.
杨宇  毛祥成 《考试周刊》2011,(51):12-13
新加坡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新加坡的成功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新加坡的民族凝聚力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新加坡的民族凝聚力教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对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宗教认同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对新加坡成功的经验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是一个多种族、多宗教、多文化、多语言共生的国家。新加坡建国之后,面临着族裔认同与他者认同的张力、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的撕扯、国家意识与个体意识的拉锯。为了培育多元族群国家意识,新加坡以青少年教育为重点,不断强化国家形象建构和核心价值观打造,尤其注重通过国民身份普适化教育、国民意识情境化教育、种族和谐社会化教育,持续塑造青少年新加坡人意识。  相似文献   

6.
民族性与民主性:两种维度的国家认同教育及其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水兵 《教育学报》2013,9(1):21-26,36
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是"民族"与"国家"的融合体。民族意义上的国家认同和政治意义上的国家认同是现代国家认同教育的两个基本维度。前者以民族历史、文化、语言认同为核心,涉及共同血缘、地域、历史等文化价值维度的认同教育,后者以宪法认同为核心,涉及人权、民主、法制等共同政治价值维度的认同教育。两者共存于国家认同教育的建构过程,不是非此即彼,而是良性互动,应有机地统一起来。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爱国走向宪法爱国是时代发展趋势,民族品格的塑造和民族精神的培育仍然是当代公民教育的重要使命。现代公民教育在两者张力之间培养既有民族品格和民族性精神,又具有现代民主意识的理性爱国公民。  相似文献   

7.
跨境民族青少年国家认同关涉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进步,历来受到高度重视.近年来,跨境民族青少年国家认同度得到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增强,但面临着边境地区"相对封闭性"与"全方位开放"的复杂性,跨境民族"情感亲近"与学校教育"隐性排斥",学校国家认同教育偏差与民族文化传承不足,特殊的家庭问题与家庭教育缺位冲击或弱化国家认同等困境.为此,应加大社会支持,保障跨境民族青少年权利;坚持学校主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和谐共生;注重家庭培育,营造稳定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形成多维联动、协调有序的强大合力来增强国认同.  相似文献   

8.
国家意识的内容,主要包括民族文化意识、爱国主义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国家主权意识、国家认同意识以及国情意识等。探寻适合我国社会特点的国家意识培育内容,改善以灌输与认知为主的教育方法,转变为间接的、多渠道的、广泛的教育方法。目前关于提升民办高校大学生国家意识的思想路径研究有很多不足:培育内容不够丰富、培育方式方法不够系统,缺乏整体性、培育过程的科学性有待提高、培育环境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9.
为了抵御全球化浪潮对东方价值观的侵袭,为了培养对国家的自豪感与效忠,向青年人灌输一种地域、身份及历史感,发展国家的凝聚力、奋斗精神以及对未来的信心,新加坡实施了"国家教育"计划,该计划成为全球化时代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维度。尽管"国家教育"的实施出现了一些问题与曲折,并由此遭到一些学者的批评,但"国家教育"计划的实施整体来看还是卓有成效的。新加坡实施"国家教育"对我们的启示是:面对来势凶猛的全球化浪潮,我们需要把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强国的共同纽带,发展一种共享的国家意识与强烈的归属感。  相似文献   

10.
国家认同是指公民对本国的政治制度、历史文化、精神传统、地理风光与领土主权等产生的归属感。在中国和新加坡学校教育中,品德教育教科书作为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研究通过对中新两国小学品德教育教科书的比较研究,发现两版教科书在政治实体与效能、行为文化、历史人物、自然地理层面存在共性之处;亦在政治认同的视域丰富性、文化认同的方向、民族认同的趋向以及地理认同的偏重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比较的结果,本研究认为,两版教科书均需注重地理认同,加强领土主权意识教育;同时,部编版要加大民族认同比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名创版则需要平衡国家认同各层面比重,健全学生国家认同的知与情。  相似文献   

11.
1980年代中期以来,新加坡开始关注作为知识服务产业的国际教育服务。1990年代后期,新加坡政府将国际教育服务作为教育产业纳入了国民经济发展之中。教育服务市场的发展,奠定了新加坡实现"世界校园"梦想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行动党政府在建国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语言问题以及因语言引起的政治、教育、社会等问题。新加坡的四大民族因接受各自为政的四种语文源流学校教育,对新加坡没有国家认同感。约占新加坡全国人口76%的华族分为“受英文教育者”和“受华文教育者”两大对立阵营,政治上分别认同英国、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行动党政府通过确立英语为共同语,在学校实施双语教育,统一课程、考试和学制,以英语统一各民族学校的教学媒介语,最终将四大源流教育合而为一,教育制度改革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the idea of national education in Singapore. National education, broadly speaking, is a civics programme which seeks to instil a sense of place, identity and history in young Singaporeans with a view to developing national pride and commitment. We set this discussion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idea of wired communities and argue that any civics programme needs to be more than simply a nationalistic agenda. To do this we have framed national education in Singapore as a civics literacy informed by the idea of multiliteracies. In doing so, we suggest that the pedagogical work of such an approach can help to sustain the nation state of Singapore yet place the civics agenda on a global stage where national education might be seen more appropriately as global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This paper looks at how cosmopolitanism is practised amongst Singaporeans who have experienced Singapore’s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1990s. Cosmopolitanism in Singapore is tied to state-intervention with a national orientation. To complement Singapore’s push towards cosmopolitanism, the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1990s promoted the idea of a national citizen with a global orientation. I looked at 40 Singaporeans born after the year 1990 to investigate cosmopolitan attitudes that have emerged from the tensions between cosmopolitanism and nationalism. To meet the state’s ideals of cosmopolitanism, these Singaporeans employed strategies to practice a particular form of cosmopolitan openness which prioritise national interests. Nationalism and cosmopolitanism co-exist in Singapore and share a dialectic relationship as I argue that these Singaporeans are global national citizens.  相似文献   

15.
随着21世纪的来临,新加坡在基础教育领域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一系列改革措施体现了其特有的民族、文化特征,对我国有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精英教育是一种以培养社会精英人才为目的的高质量、高标准的分流教育,也是一种差别化的可以体现教育公平的教育。新加坡通过采取精英教育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可以说新加坡经济的快速崛起和其独特的精英教育培养体系有着很大的关系。从本质上来说,新加坡精英教育体系是一种通过分流考试选拔精英并致力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型精英教育培养体系。中国的国情和新加坡有很多相似之处,我国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仍然需要再实行精英教育,但是我们的精英教育存在许多问题,通过研究新加坡精英教育的培养体系,借鉴其成功之处可以给我们的精英教育带来启示,提高我国的教育实力,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新加坡发布的《理工学院及工艺教育学院应用学习教育检讨报告书(ASPIRE)》和《新加坡持续教育与培训2020总蓝图》进行阐述,分析新加坡ASPIRE委员会的组成、主要任务、目标以及对新加坡持续教育与培训的意见和建议,分析《新加坡持续教育与培训2020总蓝图》的主要内容及策略方向;分析新加坡技能创前程计划的主要内容、四个重点推动力、四大核心任务以及终身学习对新加坡高等教育注入流动性的影响。最后提出新加坡持续教育与培训体系对我国继续教育从国家层面和社会发展、以职业应用教育为特色的模块化培训以及继续教育与培训三方合作的培养机制等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加坡双语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是新加坡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在教育领域的集中反映。新加坡政府在具体实施双语教育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全球化背景下,面对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双语教育政策和制度,力图为新加坡的平稳发展提供一种最佳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加坡的和谐教育政策:理想的教育目标,教育分流制度,双语教育政策、课程政策和共同价值观指导下的国民教育政策,从中得出一些对构建我国和谐教育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0.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is the only teac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 in Singapore and all pre-service teachers for the Singapore education system are trained at this one Institution. There are several programs for the pre-service preparation of teachers for the various levels of schools and the preparation of mathematics teachers varies between the programs. Within the context of a national educational system which is very centrally controlled,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have changed much over the past decade, constantly seeking improvement, not only in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but also to be leaders of change in the educational field. This chapter describes the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of Singapore with respect to mathematics teachers, their pedagogical training and their mathematical edu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