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的伦理品性是指教学在伦理维度上的品质性格.教学内容中对伦理价值的涉及与解读、教学的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伦理风貌等因素,共同决定着教学的伦理品性.当代教学需要以特定的伦理为教学的目标和教学的依据,印情理交融的伦理、动态的伦理、全面关怀的伦理.提升教学的伦理品性需要提升教师的伦理素养、充实教学内容中的伦理价值、教学方式体现出应有的伦理性.  相似文献   

2.
教学的伦理品性是指教学在伦理维度上的品质性格。教学内容中对伦理价值的涉及与解读、教学的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伦理风貌等因素,共同决定着教学的伦理品性。当代教学需要以特定的伦理为教学的目标和教学的依据.即情理交融的伦理、动态的伦理、全面关怀的伦理。提升教学的伦理品性需要提升教师的伦理素养、充实教学内容中的伦理价值、教学方式体现出应有的伦理性。  相似文献   

3.
论教学的伦理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的伦理品性是指教学在伦理维度上的品质性格。教学内容中对伦理价值的涉及与解读、教学的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伦理风貌等因素,共同决定着教学的伦理品性。当代教学需要以特定的伦理为教学的目标和教学的依据,即情理交融的伦理、动态的伦理、全面关怀的伦理。提升教学的伦理品性需要提升教师的伦理素养、充实教学内容中的伦理价值、教学方式体现出应有的伦理性。  相似文献   

4.
陈樱霞 《教师》2013,(5):41-42
"润泽型"课堂是一种师生在关怀共同体中生活和成长,尊重个体发展的需要,通过对话与合作,使学知识和学做人融为一体的课堂。本文从现行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缺失现象引入,呼唤通过沿着多维路径提升教师的教学伦理品性来构建"润泽型"课堂,从而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润泽型"的课堂。  相似文献   

5.
专业伦理品性是指高校教师在其职业专业化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鲜明的伦理特性,是其在长期专业活动过程中体认形成并自觉恪守的规范与准则。高校教师专业伦理品性的结构主要包括教育爱、教育善、教育宽容、教育公正、教育理解、角色敬畏等核心因素,其涵养形成离不开高校教师的反思、慎独、交往与实践等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6.
师生都是道德的学习者,人的一生也是终身道德学习的过程,鉴于学生各方面尚未成熟,教师有责任对其给予引导和帮助。因此,教师不仅要有知性的精神自觉,更应该有德性的人文关怀,用发自内心的热爱来感染学生,建立起“沉浮与共”的普遍感情。课堂是学生成长的最重要场所,是师生精神生命生长的重要场域,冲破现实的羁绊、迷惑和遮蔽,激起理想和精神  相似文献   

7.
专业伦理品性是指教师在其职业专业化发展的现实状况下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鲜明的伦理特性,是其在长期专业活动过程中体认形成并自觉恪守的规范与准则。教师专业伦理品性的结构主要包括教育善、教育爱、教育宽容、教育公正、教育理解、角色敬畏等核心因素,其涵养形成离不开教师的交往、反思、实践与慎独等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8.
论证教学的伦理品性,需要对教学进行不同方面的审视。通过对教学进行不同层面的考察,可以发现,教学的概念、教学的特性和教学的历史是教学具有伦理品性的有力佐证。概念的对比体现真正教学善的意义,彰显教学对人性的尊重;教学的教育性、教学与道德同一性、教学的交往特性是教学伦理性得以产生的根源;丰富的教学伦理思想印证了教学的伦理品性。  相似文献   

9.
教学以育人为宗旨,它所关注的应当是学习者德性养成和整体生命意义的展现,从此角度讲教学具有伦理品性。然而考察现实的教学样态,却发现教学的这种伦理品性存在迷失现象。教学奉客观知识为圭臬,形成了教学知识定位,忽视生命意义体验,从而导致教学育人品质迷失。具体表现为:盲目追求客观知识,造成了教学失衡;习惯授受式教学,造成了教学趋同。  相似文献   

10.
论证教学的伦理品性,需要对教学进行不同方面的审视。通过对教学进行不同层面的考察,可以发现,教学的概念、教学的特性和教学的历史是教学具有伦理品性的有力佐证。概念的对比体现真正教学善的意义,彰显教学对人性的尊重;教学的教育性、教学与道德同一性、教学的交往特性是教学伦理性得以产生的根源;丰富的教学伦理思想印证了教学的伦理品性。  相似文献   

11.
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阻抗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位教师实质上都有其教学观念,犹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念一样,正是这种教学观念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我们正处在一个教学不断改革的时代,选择、判断、转变教学观念是每位教师都会面临的问题。理论界在强调教学观念的先导作用的同时,多从应然的角度对教师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要求,而对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基本过程、阻抗因素等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力度不够。本将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阻抗因素分为共性因素和个性因素两类,并进行了分析。作认为,分析这些因素,为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营造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点拨法"思想是中国历代教学思想的基本精神在当代中学语文教学实践领域的应用与发挥而形成的价值观与方法论,具有三个方面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哲学上的思想立意,教学方法论上的选择与重构,师生关系思想上的借鉴与创新,是一个"三维同构"的思想建构.  相似文献   

13.
14.
论“关心”的教育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意义的关心具有特定的专业含义和哲学本性,只有从哲学高度赋予关心深刻的教育内涵,才能使关心真正成为教育的一种内在品性。  相似文献   

15.
张增田 《天中学刊》2006,21(1):130-132
对话品性是教学最原初的品质和性格,它包括师生的互动、交流和沟通、人与文本的相互理解或解读以及教学过程中以一贯之的民主、平等、尊重、信任、宽容和关爱等。现实的教学却丢失或遮蔽了对话品性,给教学自身和学生都造成了伤害。教学的对话品性必须彰显。彰显了对话品性的教学更贴近人性,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不久的将来,它必将成为教学领域的普遍实践,成为人们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6.
17.
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只是教学的表层价值和工具价值,过好的教学生活才是其深层价值和本体价值。很多教师对此缺乏清晰认识,忽视了教学生活的建构,从而导致课堂教学失效。教学生活是一种关系性存在,是建构而成的,端赖于教师对其品性的理解。教学生活是个体生活,个体生活的幸福来自创造,所以教学应鼓励创造;教学生活又是公共生活,公共性存在于主体间的协商与共识当中,所以教学应基于交往理性;教学生活是为了生命的,生命是彼此差异和不完满的,所以教学中需要宽容。好的教学生活源于并且就在我们对好的教学生活的追求当中。  相似文献   

18.
儿童哲学与伦理教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儿童哲学的主要内容在于“思想的思考”,鼓励儿童验证自己的观点,帮助儿童发现和使用推理的规则,使儿童成为富思考、明事理、具有判断力的个体。儿童哲学与伦理教育的结合,可以帮助教师运用哲学批判与反省的精神来审视伦理道德的价值,从而为传统哲学与哲学教育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教学制度是对教学生活的制度安排,是由一套规范教学活动的普遍的、稳定的规则体系构成的。教学活动的育人性质,决定了教学制度与其他社会制度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一项制度之所以有资格被称为教学制度,这是由教学活动的特性决定的。现代教育理念下,教学制度具有科学性、伦理性、价值性和文化制约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