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寻根》2016,(1)
正在中国古代,"门当户对"只有一个含义,即指男女双方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情况相当,很适合结亲,没有别的意思。元朝王实甫《西厢记》:"虽然不是门当户对,也强如陷于贼中。"明朝凌初《二刻拍案惊奇》:"满生与朱氏门当户对,年貌相当,你敬我爱,如胶似漆。"现在不少人对"门当""户对"做出新解,即指中国古民居建筑中大门的组成部分,是用于镇宅的建筑  相似文献   

2.
龙女花,古时被称为"大理第一名花"。清人檀萃在《滇海虞衡志校注》"志花第九"中记载:"龙女花,天下止一株,在大理之感通寺。"由李元阳(明)撰写的《嘉靖大理府志》,在《地理志第一之二》"物产"科目第73-75页记载:  相似文献   

3.
宝剑记     
李开先是明朝嘉靖年间名学家、剧作家,山东章丘人,官至太常寺少卿,是“嘉靖八才子”之一。《宝剑记》是李开先的代表作。刻画了林冲无辜被冤、逼上梁山、奋起反抗的形象,揭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其中《夜奔》一出,至今在京昆舞台上演不衰。  相似文献   

4.
槐山,位于江夏区金口古镇的长江之滨,其山不高,但留下了很多的文物古迹和历史文化传说。南朝建有"西华观",清朝重建为"淮山寺";唐朝建有纪念达摩高僧的"达摩亭",明朝又改建为"留云亭";还有"望江楼"遗址、千年古银杏和"达摩一苇渡江"的传说。更值得一书的是明代嘉靖年间在槐山西侧的长江岸边所建大型石驳岸,是长江上仅存的一处古代航运建筑设施,2013年3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5.
翟昙寺在青海省乐都县城西南26公里处的南山脚下。据史料和碑志记载,寺院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朱元津应三罗喇嘛请求,敕赐寺额为"翟昙寺"。后经永乐、宣德等帝扩建,成为河煌地区著名的喇嘛教寺院。翟昙寺以古朴的建筑、珍贵的文物和精美的壁画著称。其中总面积约360平方米的回廊壁画,是该寺的艺术精品,在瞿昙寺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翟昙寺回廊建筑共计引间,现28间回廊墙面上充满了以佛本生故事为主要内容的壁画,其场面之宏大、构思之奇巧、形象之逼真,令人赞赏不已。从现存壁画的风格、技巧及有关题记来看,其制作完成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重建的大理崇圣寺,在殿宇气势恢弘的建筑中,重刻元代《大崇圣寺碑铭》和《大崇圣寺圣旨碑》,专设碑亭,可以使游人领略崇圣寺在元朝时期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田承军 《寻根》2015,(1):95-101
当我们回顾山东泰安城历史时发现,浩如烟海的文献留下的是数以万计关于泰山的诗赋华章,而绝少提及这座城市,以至于我们解读这座城的过去时,只有极少的碑刻和文献可资参考。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的《冥福院牒》留下了关于泰安城最早的城市信息。冥福院又称冥福寺,后改称资福寺(现已无存),现在泰安城尚有资福寺街,即得名于该寺。由碑记可知,当时该地有马司徒、张中舍、卞二郎、霍二郎、翟家、王官人、成三郎、韩五郎、  相似文献   

8.
李元阳书法     
正李元阳(1497-1580年)字仁甫,号中溪,太和(今大理市)人,明嘉靖五年丙戍(1526年)科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江阴县令、福建道监察御史、荆州知府等。嘉靖二十年(1542年)辞官归大理。万历八年(1580年)辞世。李元阳是明代大理最知名的白族学者,曾编修《云南通志》《大理府志》,研理学、诗文,有《中溪李先生集》(也称《中溪家传汇稿》)传世。主持修葺崇圣寺、三塔,创中溪书院,于大理历史文化有  相似文献   

9.
正中华文明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孝"观念亦是如此。"孝"字最早出现在《尚书·尧典》中:"岳曰:‘瞽子,父顽,母嚚,象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舜以孝行感化家人,从而使家庭和谐。《说文解字·老部》将"孝"解释为:"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是指善于奉侍父母的人。最初,"孝"体现为对祖先的崇拜。《礼记·坊记》记载:"祭祀之有尸也,宗庙之有主也,示民有事也。修宗庙,敬祀事,使民追孝也。以此坊  相似文献   

10.
正陕西临潼"骊山之顶"(巅)有"人祖庙"一座,又称"仁祖庙"、"仁宗庙",现为道教正一派骊山明圣宫分院。按《临潼县志》:"《游人祖庙记》:骊山东岭离邑二十余里有人祖庙,相传为天皇氏邑,亦云即露台祠遗址。"《太平寰宇记》:"露台祠,即始皇祠也。"(秦)始皇祠——露台祠——人祖庙前后承袭沿用两千多年。但前人对此亦有不同观点:(1)清代孙楷《秦会要·宗庙》载:"始皇二十七年,作信宫渭南,已更名为极庙。二世  相似文献   

11.
嘉靖大地震     
高峰 《寻根》2013,(3):56-58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地震发生最为频繁的朝代,其中以发生在嘉靖三十四年腊月十二日(1556年1月23日)的陕西省华县大地震最为著名,史称嘉靖大地震。据史料记载,这次地震强度为8~  相似文献   

12.
正水目山是一个地名,因唐代开山祖普济庆光禅师用钖杖凿地,涌泉清莹而得名。水目山也是一个故事,因故事而成了滇西著名风景名胜区。水目山奇在形象,古人的赞叹至今依然动人:李元阳撰写的《水目寺诸祖缘起碑记》里就有精彩的赞叹:"对山遥睹,巍然弥勒跏趺;原野近瞻,宛尔宝莲千叶。左有云驿象山卫俯回顾;右有天华狮山护伏频呻。辅弼龙蟠虎踞,前列万峰,后靠玉枕。"让我们一起顺势游览,去探寻"水目"何在,一睹水目山"秋波",感悟水目山"柔情",领略水目山的诗意。  相似文献   

13.
《寻根》2017,(2)
正镇平菩提寺是南阳名寺,关于其历史,现在通行的说法是寺始建于唐代永徽二年(651年),创始人是唐代著名神异高僧智勤,其事迹曾入选《神僧传》。根据民国16年(1927年)所修《菩提寺志》载:"菩提寺者乃唐高宗永徽年间,菩提祖师所创也。祖师讳智勤,俗姓朱,其事迹载在《神僧传》。记明  相似文献   

14.
明朝体铅字的由来翟立明朝体铅字笔画富于人工雕琢美,有几何画的味道,一律竖粗、横细,而且在横的末端固定有个小黑疙疸。明朝体诞生于我国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首先将这字体用于铅字的,想不到竟是位外国人,是爱尔兰人传教士威廉·甘布尔。甘布尔是在...  相似文献   

15.
明朝时期,大理苍山的感通寺里,住过一个和尚,名叫担当,诗书画三绝。他写过一首名叫《读骚》的诗:"山僧戒饮兴偏豪,解愤还须借浊醪;好置一樽于座右,助余佯醉读离骚。"也许是对大理那片人间最美的山水盆景心怀无限深情,当然也可能只是因为我曾一次又一次的前往感通寺喝茶,这首担当诗,铭刻我心,  相似文献   

16.
本文考证嘉靖《汉阳府志》和万历《汉阳府志》中"上零残"和"下零残"地名的来历,并与《海内孤本明万历〈汉阳府志〉点校心得》关于"零残"并非地名的观点进行商榷。指出"零残湖"是因生态环境变化,大湖变为零星小湖,而被当时当地人赋予的名称。  相似文献   

17.
托起千年三塔的历史名刹大理崇圣寺是大理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之一。典载大理崇圣寺始建于南诏国(唐),盛于大理国(宋),当时其规模"基方七里……有佛一万一千四百,屋八百九十"。降至明嘉靖年间,大理白族翰林李元阳归隐桑梓筹资修葺时,仍存"三阁、七楼、九殿、百厦"的建置。故被时人誉为大理"三都"(仙都、神都、佛都)之一的"佛都"。寺内高标云表的三塔,声闻百里的建极大钟,高盈三丈的  相似文献   

18.
《永乐大典》正本藏于嘉靖永陵地官说,为解开《永乐大典》正本失踪之谜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但我以为还存在一些不尽合理的推断,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完善。嘉靖帝中年之后20多年木见朝臣,晚年迷信方士,搜求四方珍宝,崇道斋酸,服丹求长生不老,并不是一位好学勤政的是旁。荣文引《实录》中有关嘉靖对《永乐大典》“殊宝爱之”与经常翻阅引用、火灾时下令抢救等都不是当时的记录,而只是在决定重抄一事时追述缘由,未必可信。《世宗实录》的第一任总裁正是主持重抄《永乐大典》的徐阶,此人最善于迎合嘉靖,既受命主持重抄,为皇上编一番冠冕…  相似文献   

19.
寺庙辨异考     
顾关元 《寻根》2003,(2):38-39
人们常把“寺”和“庙”混为一谈,其实古时“寺”与“庙”是有区别的。最早的“寺”是指官吏办公的地方,是“官署”的意思。寺,古文作“侍”解。《经典释文》说:“寺,本亦作侍,寺人,奄人也。”故“寺”的本义是从“侍”这一字义而来的,所以侍人办公的地方也就叫做“寺”。考查古代典籍,不乏有关“寺”的注说,如《毛传·隐公七年》孔颖达注:“自汉以来九卿所居谓之寺。”《汉书·元帝记注》:“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训诂学家许慎在《说文》中也训寺为“廷”,后来还有左思的《吴都赋》,形容吴都官署之多,夸张为“列寺七里”。…  相似文献   

20.
王杰 《寻根》2013,(1):70-77
康百万是明清以来对康应魁家族的统称。从六世康绍敬到十八世康庭兰,中原"活财神"康家富裕了十二代,根据《康氏家谱》及现存碑刻记载,在从明朝到清末长达400年的时间内,巩县(今巩义市)大富康氏家族的庄园从半山腰建到了山顶,成为华北黄土高原封建堡垒式建筑的典范。在400余年的兴盛和繁荣里,康家一度达到民间所说的"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