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基于“公共阐释”的当代中国阐释学派,需要对西方阐释学和当代阐释学发展的现状作出深刻反思。反观西方阐释学发展的道路,在西方阐释学传统中,一直存在着“私独性”与“公共性”、“私人理解”与“公共理解”、“方法”与“反方法”之间的“阐释”的张力。在这种张力的支配下,阐释学要么演变为局限于某一特殊学科范围内的阐释学,要么成为...  相似文献   

2.
张雁珍 《海外英语》2011,(4):222-223
从阐释学的角度研究《论语》的文章并不少见,但绝大部分是在西方阐释学的视角之下研究的。该文作者认为中国阐释学虽不像西方阐释学那样系统,但却更早。事实上,孔子是中国阐释学的鼻祖而且《论语》这本书中也富含阐释思想,因此,从中国阐释学的视角下研究《论语》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4.
弘扬中国精神要基于集合体认知,要认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缘起与现实转化,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旨蕴与基因底色的二维彰显中培育与践行中国精神;要发掘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要建立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机制,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群众性创建;要利用网络新媒体、典型示范、传统节日活动等,营造培育中国精神的环境氛围、生活氛围、实践氛围。  相似文献   

5.
6.
“对话”是阐释学的核心精神,也是比较诗学的重要特征。“对话诗学”的属性规定,比较诗学研究者必须坚持平等意识,克服诗学(乃至文化)中心主义的局限,承认“偏见”与“误读”的合法性,并在“对话”过程中对术语和概念等进行限定性“改造”。“平等对话”是比较诗学研究者进行“诗学对话”时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研究者必须摆脱文化中心主义的狭隘立场,以客观公允的态度对“他者”进行看视,“崇洋媚外”和“自我中心”都不是比较诗学研究的科学态度。我们应该建立合适的对话原则,这样的规则应该对被比较的不同诗学都是有效的,使对话双方或多方的“本来面目”能够自由的呈现,这样才能发现各种“异质”诗学存在的合理性,并全面阐发其对人类文明所具有的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7.
▲ :听您讲课 ,或听您平时谈话 ,我们感觉到您的知识结构是中外兼备的。那么 ,在建国初期 ,在您刚刚开始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之时 ,您为什么会选择当时基础比较薄弱的世界史呢 ?那时 ,您要是研究中国史不是更容易出成果吗 ?尤其是世界现当代史 ,就当时的条件来说 ,从事这方面的教学和研究有很多难处 ,您又为什么选择了这一学科呢 ?您觉得您从事世界史教学和研究的主要优势是什么 ?■ :当时我是怎么样走上世界史教学研究之路呢 ?主要有两个因素 :一个是工作的分配 ,一个是自己的兴趣。我是 1 949年分配到育英中学 (现在是 2 5中 )作政治教员 ,…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与特征的分析,了解当前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剖析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体现,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世界史学科在近现代中国史学的发展中,经历了在称谓上从"西洋史"到"世界史"的转变。这种转变以1952年院系调整为划分点,其背后更伴随着相关学科建制的变化,是外因与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西洋史"到"世界史"的称谓变化,及隐含其中的中国学者对世界史学科的不同认识,既反映了中国的世界史学科建设的发展历程,也说明了近现代中国史学不断走向世界的学术视野。考察从"西洋史"到"世界史"的转变过程,对理解世界史学科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建设当今的世界史学科体系也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的以考据学为主体的古典阐释学之根本弊端就在于自然科学式的认识论和见物不见人式的研究方法,这门学科的现代转型就意味着要使它从单纯的字词考证及年代、佚事的校勘中走出,从而真正演变成为现代人文性质的阐释学。“中国文化的人类学破译丛书”就是在这个方向上做出切实努力的一项成果。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几千年来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对当代大学生人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基础上,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作为国家的软实力资源,它对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底蕴,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宝贵的财富,同时它也需要我们批判的继承和发展,所以,我们必须继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文化才能以一个崭新的姿态引领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国才能形成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的文化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14.
传统文化精华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承载着民族的价值取向,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理清传统文化精华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要内容,客观分析大学生传统文化精华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深入探索大学生传统文化精华教育的路径,是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世界史教育更要突出学科理论教学,首先应提倡更多的创新思维。因为研究理论的变化将会增加更多观察问题的新视角,使资料的整理解读、史实的构建解释、历史经验的总结方面都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推进人们对世界历史的新认识。吴玉廑的世界史学科理论就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而生态环境史以其对资本主义工业对大自然掠夺式开发的批判、对人类生存和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互动关系全部历史的探讨,以及对建立科学发展理念和新的生存哲学的强调,对吴玉廑的世界史理论进行合理的补充。在多层次世界史教育中这个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史学科理论应该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16.
17.
李英 《现代英语》2021,(5):114-116
大学英语教学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也担任着文化传播的重要责任.积极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把中国文化融合到英语教学中,可以强化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输出能力,把中国文化推向全球.文章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路径,以拓宽大学英语教学的深度和广度,积极强化大学英语的中华文化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8.
邹兆辰教授:齐先生。记得是在2002年8月间。我们曾对您进行过一次访谈。主要谈到您从事世界史特别是世界现代史教学与研究的经历。当时。您的史学集还没有出版。对于您的一些章还没有看到。我们提的问题也不够全面。近几年。您又有许多新的学术活动和新的史学成果问世。同时您又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新的见解。所以希望再和您就有关问题谈一次。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文明史上最耀眼的光芒之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经过沉淀和熏陶,使得全民族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个人品质、思维方式等逐渐趋同,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气度与风骨,成为中华文明赖以延续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燕赵地域文化对李大钊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李大钊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科学缜密地评析中国传统文化,以宽泛的眼界看待世界文化,主张摒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吸收世界文化的精华,发展创造中国新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