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冷战思维为研究对象,主要回顾了冷战形成的过程,并在对当代国际社会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多极化取代两极格局、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冷战思维模式还没有完全放弃等方面,指出了冷战思维存在的客观依据和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21世纪头二十年来英文世界冷战史研究有三个相关联的特点:冷战研究"去中心化",冷战与第三世界成为研究热点;冷战时期欧洲的历史重新受到关注,不少学者在研究欧洲冷战历史进程时,将欧洲放在中心位置进行考察,而不是把欧洲作为超级大国对抗中的一个客体来对待;有关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冷战史研究仍有不少优秀成果发表,其中特别值得重视的是有关冷战和平终结的研究成果。尽管英文世界学者们对于冷战研究的一些最基本的问题还难以达成共识,但是冷战研究将是一个永恒的学术领域,与一战、二战一样作为一个有完整时间段的历史事件为人们所记住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论冷战的三级概念与冷战结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大体具有广义、较狭义、最狭义三个层级含义。广义的冷战将在人类历史上长期存在,较狭义的冷战仍未结束,最狭义的冷战已经结束。通过对概念的认识和对史实的分析,笔者认为:“冷战结束”的提法(或断语)是非科学的。  相似文献   

4.
马建元 《考试周刊》2009,(51):54-55
"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场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的起源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如果维护和追求本国的国家利益是美、苏对外政策最根本的依据与动因的话,那么美苏传统文化的迥异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则不仅为美、苏冷战的爆发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支撑,而且充当了冷战的宣传工具。同时,势力范围的划分和争夺既是美、苏国家利益的具体体现,又为"两极化"的国际力量格局创造了地缘条件。此外,还存在美苏领导人认识的差异。所以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最终促成了冷战的爆发。  相似文献   

5.
刘秀红 《教育评论》2012,(1):153-155
冷战时期,美国公民教育的基本观念具有国家主义的倾向,具有明显的为美国国家利益服务的特征。这一时期,美国在冷战思维的影响下,依次开展了反共产主义教育、重视科学教育和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的公民教育,取得一定的成效,也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认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就结束了,是不科学的判断。理由是:这种判断不符合冷战概念;冷战不只是针对东欧苏联;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西方大国对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并未结束。理论和事实都表明:冷战的主客体条件具备,动力尤存,冷战未熄。  相似文献   

7.
"冷战"起源研究的历史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以来,出于不同需要,东西方政客及学者们对冷战形成的原因及其相关事件进行了不同层次的研究。西方国家最早以美国为主,后加入英国等国,在不同历史阶段其对冷战的责任划分上观点亦有所变化;东方国家最早以前苏联为主,其解体前后观点变化较大;而中国对冷战起源的研究在近二十年来也有所关注。冷战起源研究的相关问题至今没有达成共识,“冷战思维”仍对当今国际关系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如何客观、公正地认识冷战起源问题,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赢得冷战的胜利,美国政界可谓绞尽脑汁,召集各色人才出谋划策,制定了系统、全面的对苏战略。苏联作为冷战的一方,为了应对美国的挑战,也制定了相应的战略计划,但是在冷战期间苏联的冷战战略始终是以军事对抗为中心,很多战略决策的出台往往缺乏精密的推敲,最高领导人依个人所好制定战略决策,政策缺乏连续性,导致针对性不强。苏联的最终解体与苏联在冷战期间的战略失误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冷战对全球化的影响表现在其所造成的两大对立国际集团内部的高度协调在分割世界的同时,又对世界市场的一体化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美国的霸权则通过维护冷战期间西方集团的政治稳定,帮助确立和维持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自由化和多边开放,从而推进了国际经济向全球经济转化,全球化由此而迅速发展。全球化对冷战的影响则表现在促使冷战期间的两极国际体系比较稳定地运行,并且导致冷战以和平的方式宣告终结。同时,全球化还地美国霸权的消长起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冷战的起源和发生,特别是苏联在其中的作用,这是学界一直在讨论的问题。如果我们从经济这个新视角,特别是苏联的经济观念、经济政策以及美苏之间的经济关系来研究,就会发现不同的逻辑链条,产生不同的历史叙事,从而对战后美苏关系变化、冷战格局形成和展开提供一种新的解释框架。历史研究的责任在于说明冷战研究究竟是怎样发生的,美苏双方的动机是什么,为什么会造成如此的结果。事实上,通往冷战的每一步都有回转的机会和可能,但美苏走到最后一步还是掉入了冷战的深渊。  相似文献   

11.
冷战时期,美国为了实现其国家安全和称霸世界的政治目标,对教育进行了不断改革。从1958年国防教育法的颁布与实施,到20世纪80年代《国家处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报告的形成,每一时期的教育改革都打上了冷战的烙印。  相似文献   

12.
20 0 1年 6月 6日、 7日 ,“中美苏关系的演变与冷战的转型”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这次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主办 ,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欧亚研究所、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浙江师范大学以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美国威尔逊中心冷战国际史项目主任克里斯汀·奥斯特曼应邀赴会。会议的主要论题有三个 :一、冷战转型的历史探索和冷战历史经验的现实意义 ;二、 6 0…  相似文献   

13.
历史的真实是指人们能够达成共识的历史的可理解性。可理解性要素的收集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视野展开。从横向来看。历史学家要对某一特定时代背景下所能关注到的要素进行考察,并受到语言等绝对能力、判断理解等相对能力以及研究方法的限制;从纵向来看,历史学家要对不同时代背景下所能关注到的要素进行考察,并受到历史事件的影响力以及所得历史资料本身的限制。历史的真实性总是相对的。以档案解读为主流方法的冷战国际史的研究,充分体现了历史学家对于历史真实性追求的主动性及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
作为历史的坐标,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标志着世界历史进入了离我们最近的当今时代。战后世界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美苏冷战,激烈异常,二是全球一体化浪潮方兴未艾。在世界整体化日益发展的世界,冷战是对全球一体化总趋势的反动,迟滞了全球一体化的步伐,同时全球一体化浪潮又以不可阻挡之势融蚀了冷战的基础并导致了冷战的终结。  相似文献   

15.
在全世界研究冷战的史学家当中,梅尔文.莱弗勒是一位领军人物。莱弗勒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历史学教授,所著《大国的优势》1993年获得美国历史著作最有声望的奖项——班克罗夫特奖。《人心之争:美国、苏联与冷战》(以下简称《人心之争》)是莱弗勒的又一扛鼎之作。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以大国合作为基础的雅尔塔体系成为维护世界安全的新秩序。然而,1947年3月冷战的爆发极大地冲击了雅尔塔体系的大国合作大厦。以美国和苏联各自为政的两大阵营时而合作,时而对抗,但对抗始终没有冲破合作的底线。可见。关于雅尔塔体系导致了冷战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冷战与雅尔塔体系是背道而驰的,冷战的核心是对抗,雅尔塔体系的核心是合作,雅尔塔体系不是导致了冷战,而是限制了冷战向热战的发展。相反,雅尔塔体系崩溃以后,不仅冷战思维依然存在,而且热战甚至是大规模的战争不断升级。  相似文献   

17.
孙丽萍 《文教资料》2008,(27):78-80
20世纪40至60年代是一个激烈变动的历史时代.冷战与第三世界的现代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冷战和第三世界某种意义上都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产物.冷战影响了第三世界国家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与探索.第三世界内部情况的复杂,也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第三世界的争夺提供了条件,进一步扩展了美苏冷战的范围.在美苏冷战的压力下,第三世界国家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8.
在伊斯兰教历史上,经常出现一种周而复始的宗教复兴运动即伊斯兰复兴运动。每当穆斯林社会出现信仰松驰、消极腐败等内忧和外来势力干预等外患时,伊斯兰教界内部就会兴起宗教复兴思潮。20世纪70年代以来,伊斯兰复兴运动逐渐成为伊斯兰世界有巨大影响力的政治意识形态,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要把伊斯兰复兴运动推向新的阶段。后冷战时代的伊斯兰复兴运动是在特定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和历史根源。这种特定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使其具有若干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关于冷战的起源已经不是热门话题,但是对冷战起源的探索仍然对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通过二战后美苏实力的对比、英国角色的扮演、杜鲁门与斯大林的个人因素以及社会制度与冷战的关系,对冷战的起源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以期对冷战起源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自二战结束后不久开始的东西方两大集团之间的冷战,是战后世界历史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其影响是如此巨大与深远,以至于二战结束到20世纪90年代初这一阶段一般也被称为“冷战时期”。对冷战的研究虽然早已出现,但是专门以冷战作为研究对象的冷战史研究却刚刚兴起,而且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的一个热门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