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数学第八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节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解体积(容积)和体积单位的意义,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容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公制体积单位的进率和换算,学会土石方计算方法。学习本节内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很重要,掌握其特征,理解体积计算公式也就比较容易。这是学习体积单位间进率  相似文献   

2.
因为计算物体容积和体积的方法相同,所以不少同学认为"容积"就是"体积"。其实,"容积"和"体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是有区别的。1.意义不同所谓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而容积则是指箱子、油桶、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0~11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比较、操作等活动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及其关系,掌握比较体积大小的一般方法。2.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积累"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3.  相似文献   

4.
“体积与容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点以及正方体与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体积与容积是比较抽象的,同时也是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教材重视让学生在充分感知、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它们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第十册41-4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新世纪版小学数学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41~42页内容,"长方体与正方体(二)"第一课时。教材分析:"体积与容积"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点以及正方体与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体积与容积是比较抽象的,同时也是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教材重视让学生在充分感知、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它们的意义。编者首先借  相似文献   

7.
生活中有六种常用、常见的感官量:长度、质量、容积、角度、面积、体积。学生对它们的学习和理解,一般都经历下述5个阶段: 阶段1:量的初步认识(直观感知“量”,直观或直接比较“量”的大小)。  相似文献   

8.
复习要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各部分名称、体积、容积、土石方的意义;掌握计算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解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土石方的计算,容积或容量的计算,无盖木箱的表面积、粉刷墙面的表面积等实际问题。习题举隅:填空题1.正方体有( )个面,( )个顶点,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目标(一)认识与记忆1.能根据长方体、正方体的模型或直观图指出它的面、棱、顶点和长、宽、高。2.能说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3.记住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记住其计算方法。4.记住体积和容积的意义。5.能记住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6.记住常用的体积单位、容积单位和有关的进率。(二)理解1.能识别长方体和正方体。2.能说出长方体。正方体的异同,懂得正方体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5年级下册第4单元《体积和容积》。教材简析:体积和容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教材重视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它们的意义。教材先让学生通过"说一说"的活动,感受"物体有大有小,容器容纳的物体有多有少"。然后,教材采用直观实验的方法,引导学生解决"土豆和红薯哪一个大"的问题。通过观察,发现两个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一样。在  相似文献   

11.
一、准确把握教材的编排特点,明确本课教学要来“容积和容积单位”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内容之一。教学本课前,学生已理解了体积的意义,认识了常用的体积单位,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体积单位间的换算,这些都为新知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教材呈现的知识结构清晰有序有层次,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有利于组织教学,发展学生思维。教材首先从具体的事物中揭示了容积的概念,介绍容积的计算方法,突出了容积计算方法与体积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接着教学容积单…  相似文献   

12.
一、复匀策略这册教材期末总复习的主要内容共分为六部分:分数乘法、长方体、分数除法、分数混合运算、百分数、统计。复习时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让知识结构更加完整、系统。1.知识点梳理(1)复习“分数乘法”时,要真正理解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的意义: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打折的实际意义。(2)复习“长方体(一)”时,主要是弄清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的特点和判断哪些图形折叠后能围成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方法;能灵活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能合理选择计算堆放在墙角的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积的方法,掌握堆放在一起的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的变化规律。复习“长方体(二)”时,要理清体积和容积,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的区别与联系;掌握体积单位的换算方法:掌握测量不规则物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课前思考: “体积与容积”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起始课,这一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和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的编写体现了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使生活经验和动手实验相结合,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体积的含义,在动手操作中渗透把未知转化成已知来解决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课本第十册第二单元的“长万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节,主要包括体积和体积单位、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容积和容积单位以及体积和表面积的比较等内容。体积对小学生来说比较生疏,从二维空间(面)向三维空间(体)扩展,这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同时又是今后学习一切几何形体的基础。故本节内容既重要,又较难理解和掌握。教学中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一、直观——表象——抽象,形成清晰概念通过直观演示,具体操作,指导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先获取丰富的感知,再对照实物圈或联想有关物体,建立起正确的表象,…  相似文献   

15.
“体积与容积”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长方体(二)”第一课时,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及其表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体积和容积是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前测了解到,学生认识体积含义的障碍有两个:一是感受什么是“空间”,这比体积本身更难理解;二是表面积(或占地面积)和质量对体积含义认识的干扰。有近20%的学生明确表示“体积就是表面积(或占地面积)”。同时,有34.1%的学生认为“质量大的物体体积就大”。由此不难发现表面积和质量是干扰学生建立体积概念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教学中不能回避,需层层剥茧。  相似文献   

16.
<正>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物体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积,这便是体积与容积的概念。因为这两个概念很难理解,所以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经常混淆体积、面积和表面积,导致出现许多学习错误,给教学增加许多困惑。  相似文献   

17.
课前思考: "体积与容积"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起始课,这一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和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的编写体现了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使生活经验和动手实验相结合,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体积的含义,在动手操作中渗透把未知转化成已知来解决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任景业老师在他的博客中,转引了云南王发林老师教学“体积和容积”时的一个疑问:“容器的体积包不包括容器的容积?以烧杯为例,容积是指烧杯内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体积是指玻璃所占空间的大小,还是玻璃所占空间及其容积之和呢?”对于王老师的问题,任老师提供了张奠宙先生的观点以及他所了解的一些争论,并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有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教材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0页。教学目标:1.结合情境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2.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经历构建倍的直观模型的过程,理解倍的意义。3.培养推理能力和迁移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基本数学素养。教学重、难点:倍的意义以及理解倍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知道容积的含义,理解体积和容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升与毫升,初步建立升与毫升的容积观念。3.培养观察、独立思考和应用几何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知道容积的含义,掌握容积单位间的进率;量(升、毫升)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