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胸怀全局不迷航.脚踩大地吐芬芳。从1月14日开始,人民军队报社按照中宣部“新春走基层”活动要求,推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持续深入开展.相继开设“记者新春走基层”“到基层学基层写基层——2012.本报记者业务擂台赛”“记者走进红军连”等专栏.先后派出社领导和记者翟金钟、谢旭、秦泳、莫福春、闰加吉、孙玉柱、毛德海,以及10多名特约记者。  相似文献   

2.
如何促进新闻媒体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提升新闻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更好地服务中心,服务群众,是新形势下新闻媒体面临的一大课题。萧山日报社在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创新载体,组织实施了“总编走基层”、“见习村主任”、“百村行”等活动,做活做强基层新闻报道,体现了“三贴近”的要求,深受基层...  相似文献   

3.
“走、转、改”成为新闻工作者当下必做的功课,它考验的是一名新闻工作者与群众的真实情感。只有“身”入基层、“眼”入基层、“心”入基层,通过全身心的融入,才能做到“走”得活、“转”得快、“改”得好、“练”得精,才能使新闻报道凸显鲜活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喻华刚 《军事记者》2010,(12):60-60
基层是新闻的富矿,许多基层报道员在这个富矿里开采出了不少好新闻。但是,也有一些基层报道员却抱怨,基层新闻太少。其实不然,基层不是没有新闻,而是一些报道员缺少发现新闻的眼光。这“眼光”除了要储备相应的知识、有基本的采访技巧外,还要勤练“浮上来”、“沉下去”和“稳得住”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5.
《中国广播》2012,(7):7-I0005
“走转改”——我们在基层 5月27日至6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倾听安徽”走基层采访团在副台长赵子忠的带领下。在安徽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相似文献   

6.
最近两周,我在家轮休,有大量时间同空军新闻骨干和基层部队官兵进行电话交流。在交流中,他们都不同程度地谈到了军报三版的“基层新闻专递”栏目。大家认为:“基层新闻专递”栏目推出以来,报道基层新人新事,宣传基层新鲜经验,扶持基层新闻骨干,真正做到了“从基层中来,到基层中去”,备受基层官兵和基层新闻骨干的欢迎,堪称军报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现将他们的具体反映和一些建议汇总如下:1、“多报道基层”不是难有作为,而是大有可为。大家谈到,“多报道基层”是军报强调多年一个宣传方向,但版面上真正出自基层单位的“新闻”仍然较少,使基层…  相似文献   

7.
基层是县级融媒体和基层社会治理的同心圆,要加快推进县级融媒体融入基层社会治理.近40年,县级媒体历经辉煌又陷入衰落,关键在于与本地群众和基层政府失去连接.新时代县级融媒体的发展进路,在于重建本地用户连接、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不仅要从“喉舌”变成“喉舌”+“耳目”+“参谋”+“尖兵”,更要从摇旗呐喊的“啦啦队”变成上场奔跑...  相似文献   

8.
自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各地新闻单位迅速行动,新闻人重新上路,奔赴基层,贴近并感受大地滚烫的热度!“蹲点”、“一线”、“民声”、“民情”、“体验”,这些“三贴近”特色鲜明的关键词频繁出现在新闻媒体新开设的栏目中。一大批来自基层且清新朴实、生动鲜活的报道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相似文献   

9.
哪里是基层回答“哪里是基层”,不妨先看看什么是“基层”.《现代汉语词典》对“基层”的解释是:各级组织中最低的一层,它跟群众的联系最直接.这个解释道出了“基层”的本质,基层是我们社会组织的基石、是单位组织的一线,也就是说,基层就在田间地头、就在工厂车间、就在寻常百姓中.因此,基层具有战线广、群体多、内容丰富的特点,既有我们熟悉的街头巷尾,也有陌生的边远乡村,既有各行各业的劳动岗位,也有不曾关注的特殊群体.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全国新闻战线连续第二年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也是自2011年8月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继续和深化。“春运”、“物价”、“讨薪”、“留守儿童”、“食品安全”、“新农村建设”……在走基层接地气过程中,编辑记者们如何深入一线、如何有效抓“活鱼”、如何与百姓相处融洽引起话题,成为新闻工作者在工...  相似文献   

11.
基层通讯员每与报社记者相比,总是自渐不如。有的觉得“人家有典型题材可写,咱只能‘拍点常规镜头’”,有的感到“俺这些‘上记者’唱不了‘大戏’,只能小打小闹地哼两句‘地方戏’,没有‘唱’头。”笔者认为,基层通讯员也能“拍”好“高难镜头”,“地方戏”也能成为“拿手戏”。因为,基层通讯员长期泡在基层,有的甚至终生就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生活、工作。基层,就是他们的“一方土地”,地界熟,历史清、现状明。即使埋得再深的“金刚石”,他们也有机会把它挖出来,探准确“地灯戏”大有“唱”头。那么,基层通讯员应当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将“地方戏”“唱”成“拿手戏”呢?笔者认为,除了“拍好”“常规镜头”外,还要重点“拍”好如下“镜头”: “瞬间镜头”。对基层的突发事件,报社记者往往鞭长莫及。即使闻讯起来,也可能要时过境迁,晚了三春而基层通讯员则很有可能首先听到、看到、甚至还能亲身经历到。因此,他们就可捷足先登,现场拍下那些“瞬  相似文献   

12.
“新春走基层”活动,既是新闻工作者的“新春之约”,也是新闻工作者的“假期坚守”。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在“新春走基层”活动开展中坚持策划引领、突出民生视角、强化统筹协同,努力推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不断深化,为进一步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3.
用心灵倾听百姓心声、用双脚展开田野调查、用镜头捕捉时代变迁,为观众奉献接着基层“地气”、带着记者情感体温的新闻报道。这是电视记者“走基层”蹲点采访的使命和情怀。“走基层”蹲点采访作为新闻工作者践行“四力”的主要方法和途径,不仅代表着一个媒体的社会责任,更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坚持人民路线的生动诠释。本文对电视记者“走基层”蹲点采访报道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走、转、改”,当下已是媒体记者们使用频率最高的流行语了,伴之出现在版面上、广播里、屏幕前的是“记者走基层”、“记者在基层”等栏目的频繁亮相,映着记者们深入一线、体验基层的身影.  相似文献   

15.
中央决定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大局所需、群众所盼。《承德日报》扎实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报纸质量显著提高,得到当地党委和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党委、群众对报纸的满意度迅速提升。实践表明,坚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地市党报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根本途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能否取得实效,关键不在形式,重在落实。《承德日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注重长效机制建立,努力做到三个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全国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在全面开展。鹰潭日报社积极行动起来,8月29日率先在江西省设区市党报中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一版推出“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栏目。  相似文献   

17.
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各地新闻单位迅速行动,一大批来自基层、清新朴实、生动鲜活的报道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得到基层群众赞许。“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中,走基层是基础,转作风是根本,而改文风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媒体圈里,“三贴近”、“下基层”、“与人民大众在一起”等话语,好像是司空见惯的口号、空话,其实不然。基层有鲜货、基层有猛料、基层出真知,关键是要看怎么策划、怎么操作、怎么总结。齐鲁晚报近期推出的“虎年第一报”《暖春》系列报道,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证。  相似文献   

19.
杜红梅 《新闻世界》2023,(11):38-40
“两有三解”平台、“四事四权”工作法、颍上县“村嫂理事会”、“惠泉奶奶”志愿服务等,这些基层摸索创新的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治理形式,围绕涉及基层群众利益的急难愁盼,或交办督办,或进行广泛协商,或服务暖人心,通过这些冒热气、聚人气的形式,事情有人落实,情绪有人纾解,矛盾得到化解,利益得到协调,扎实促进了基层稳定和谐。阜阳日报社作为地方主流媒体,主动担当作为,利用多种新闻表现手法和传播手段,网上网下讲好基层治理故事,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相似文献   

20.
成嘉廷 《新闻窗》2012,(5):23-24
“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活动开展以来,全国新闻战线的同行们积极响应,切身实践,深受教育。作为一名省级党报的驻地记者,笔者长期身在基层一线,经常赴县下乡、进村入户,直接和基层广大干部群众打交道。“走转改”活动以来,笔者更加主动地深入基层一线,还参加了报社组织的“走转改”小分队,对基层有了更深的认识,对“走转改”也有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