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性解放的话题贯穿整个西方哲学发展史,从"神"到各种"元素",哲学家们目中无"人",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尺度"第一次对人自身给予了肯定。然而,到了中世纪,人性的萌芽窒息于宗教的神性当中。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人"被重新发现,充分表现出了对人的尊严的重视。到了现代,在科学和人文两大思潮的对撞中,个性的解放成了哲学家们争论和探究的永恒话题。  相似文献   

2.
胡适与安乐哲对《淮南子》的道论,因处于不同时空、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有不同的解读。胡适基于其科学主义的立场,极力打落"道"的传统意义,认为道是假设之"道",有为之"道"。安乐哲遵循"道"的传统意义,但用西方的思想理解"道",认为道是源头之"道",无为之"道"。他们对"道"的解读不同集中在三点:一、假设之"道"与源头之"道";二、从"一"到"万物"的过程与从"万物"到"一"的过程;三、水的喻象与道的有为无为。  相似文献   

3.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意即不同的事物彼此协调,才能促使万物生长,若万物相同就难以持久和发展。有智慧的人总是最善于使不同的因素和谐相处,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各自的特点,使之成为可以互相促进的有益的资源。班主任面对的是一个群体,有着不同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的学生,如何做到"和而不同",充分发挥"和"的作用,使...  相似文献   

4.
"天人合一"是一种人与自然万物和融的道德境界追求,"天人合一"的契合点一直被探寻。朱熹以"心之德、爱之理"释"仁",把标示情感之"仁"提升为道德本体,唯"仁"能承载沟通"天、人"的重任;以"仁者天地生物之心",扩展了"仁"的主体指向为人和天地,凸显"仁"是"天、人"的终极价值表现;以"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彰显求"仁"为贯通万物的过程,践"仁"为"天人合一"的实现路径。朱熹的"仁"成为"天人合一"价值意义上的最佳契合点。  相似文献   

5.
"道"在老子、庄子哲学中都是绝对的本体和本原,是化生万物、决定万物的不可捉摸的抽象实在。老子、庄子强调"道"的至上性,主张具体对象和人类社会都应顺从"道"的法则——无为,这就间接否定了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价值,进而导致了对现实社会存在价值及合理性的否定。《淮南子》以"气"解"道",以"因"解"无为",将老子"塞而无为"的"无为"思想改造为"因物之所为",强调了人的主体作用,更多地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积极关注和强烈忧患,体现了道家立论方向由天道尊崇到人间关爱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6.
随着管理时代的到来,钻研经营之道,已成为任何一位致力于不断拓展事业的管理人员的第一要务。在企业管理工作中有三个层面是非常显著的,即基层"治物",中层"治事",高层"治人"。当然,这三个层面也不是截然分开的,里边存在着交叉。"治物"、"治事"与"治人",是根据不同层面人员所肩负的不同职责和任务而有所侧重地提出来的。对不同层次的人员进行不同的能力培养,有利于加快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道是中国思想的最高范畴。道有两特点:"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即道是唯一整体;道无所不在,是永恒的真实,称为究竟真实。庄子有个观念叫做"天人合一",庄子说:"人与天,一也。"人与天是合一的,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老子的"道法自然",即道就是自然,庄子思想基本上同于老子。他对美的著名言论是"天地大美",老庄的美在道,美在自然。然而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自然"等于"应该",所谓"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庄子认为通过"心斋"、"坐忘"的历炼,才能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境界。这种境界就是"自然"的境界,"道"的境界,自由的境界,亦即是美的境界,即心灵自由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马莅 《大中专文苑》2013,(12):26-27
什么是阅读?阅读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阅就是观看,是"阅尽人间春色",是"阅人无数",是广度,是眼睛向外,是求万;而读是"审读",是"伏而读,仰而思",是在读书中反观自己、审视万物,是深度,是眼睛向内,是守一,是在审读中,摆正自身位置,理顺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老子》思想体系中,"德"是宇宙——生命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生命力量,"道"是整个生命系统之大体,"德"乃从属于"道",分化于"道",并实现对"道"的引渡,"德"与"道"息息相关,"德"本身回归于"道",是生命整体的具体表现,万物只有尊"道"贵"德",如此"德"方能长生久安,"道"源远流长,生命源泉不断。  相似文献   

10.
清代巴蜀著名诗人、学者李调元有论述诗词赋戏曲的理论著作四十卷。从人类发展的角度,他认为诗歌是"天地自然之乐",人情应当同于天籁;从哲学的角度,他认为万物源于气,人也"禀气成形",进而认为"忧悲喜怒,人之气也"。为此,他鲜明地提出"诗道性情"的观点,进而提出诗歌当抒发真情,所谓"语语从肺腑中流出"。这种诗歌本质论较前人有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1.
人有其特质,文有其特点。就如"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的道理一样,每一个文本都有着与其他文本不同的"这一个"。正是"这一个",决定着文本的生命,决定着文本的价值。如果我们忽视文本的独特性,就会让文本失去应有的价值而淹没在浩瀚的书海之中。为此,我们只有基于每个文本的"这一个",才能给学生创造出许多的"这一个"。  相似文献   

12.
人的行动是受一定思想观念支配的。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需要转变以下观念:一是变"忽视"为"重视",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变"升学"为"就业",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导向;三是变"封闭"为"开放",强化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意识;四是变"传承性"为"研究性",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工作;五是变"一般"为"特殊",突出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3.
以岩石为媒介是蒙古族传统信息传播方式之一。蒙古族信"万物幽灵",岩石传递着能保佑传宗接代、人畜平安无事、辟邪招福、传送思念、呼风唤雨的信息。除此之外,在蒙古地方随处可见的"敖包"传递着指定边界、确定路线、辨别方向、判断远近,去病治症,再现历史等信息。  相似文献   

14.
老子的"道"与《圣经》中的"上帝"作为东西方的终极追求,体现了东西方对于生命价值的定位。本文试图通过比较老子和圣经中的"道",阐述"道"不但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孕育万物并成为万物的法度,同时也是精神世界的最高范畴,是文化道德的灵魂,其目的是在这大道隐没的时代,思考及探索处于精神困境的东西方文化发展方向和个体生灵的出路。  相似文献   

15.
"道"是中国文化的产物,它既是宇宙本根,又是价值本源;既属于精神,又具有物质属性。《文子》承袭《老子》之道论,明确指出"道"即"一",更为清晰地揭示了"道"和"一"作为空间的中心与时间的起点这一含义;同时《文子》援"气"入"道",有效解释了"道"生万物的疑问,对《淮南子》最终解决矛盾的"道始于一"的思路有着很强的启示意义。《文子》之道论在道家思想发展史上占据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6.
课堂在转型     
计琳 《上海教育》2011,(7):12-13
教育的核心是"人",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围绕着"人"和"课堂",改革的脚步从未停止。今天,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课堂面临着更为重大而深刻的转型。  相似文献   

17.
伊玛目.冉巴尼提出"见证单一论"思想。他认为"一切皆源自真主",苏菲修行的目的不是追求与真主的"合二为一",而是热爱真主,虔诚向主,见证自我为安拉的"创造物",从境界提升后返回现实生活,召人与主道。真主是至善至美、绝对必然地存在,"爱"是追求真主完美性和净化灵魂的动因,"弘莱提"是真主与万物连结的纽带,"可能"世界是真主尊名和德性的反映,同时,"可能"世界也以反映的形式而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8.
老子的"道"与《圣经》中的"上帝"作为东西方的终极追求,体现了东西方对于生命价值的定位。本文试图通过比较老子和圣经中的"道",阐述"道"不但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孕育万物并成为万物的法度,同时也是精神世界的最高范畴,是文化道德的灵魂,其目的是在这大道隐没的时代,思考及探索处于精神困境的东西方文化发展方向和个体生灵的出路。  相似文献   

19.
西方传统哲学主体性原则的源起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其中,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和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近代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才真正把"主体性原则"彰显出来,康德"哥白尼式的革命","人为自然立法"正式确立了"主体性原则",黑格尔"绝对精神"则把"主体性原则"推向了极致。西方传统哲学主体性原则推动了西方文明乃至整个世界文明的进步,同时也因其理论内在的缺陷,使它陷入了困境。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基础上的主体性原则,为西方传统哲学主体性原则找到了出路。当前,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性能动性,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实践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民间信仰中有大量的佛法道行、忠魂显圣以及地狱等描写,大多是虚构的,我们称它为"现实"基础和逻辑前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万物有灵和灵魂不灭观念;生死轮回观念;"与神生活",即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离不开鬼神,与鬼神"生活"在一起或同一片天地。这些描写在作品中起到了多重作用。有的起着结构全篇的作用,有的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有的影射着人世社会,起着警示人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