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复习儿歌,幼儿往往觉得索然无味。我想出了一个保持幼儿学习兴趣的方法。在复习《张小花》这首儿歌时,我先请小朋友仔细听我念,念着念着,我突然停住,装着思考的样子问:“下面一句是什么呢?”这一句幼儿早就记住了,一双双小手举起来抢着要教我,我也就虚心地“学”。就这样,一首儿歌我一会儿念错了这句,一会儿念乱了那句,一会儿又念漏了儿句,但都被竖着耳朵听的小朋友你  相似文献   

2.
板凳小马     
目标:按节奏学做骑马动作,练习平衡及双脚并拢跳。准备:背景音乐磁带,每人20厘米高的小板凳,游戏前学会念儿歌。玩法:放背景音乐。每个幼儿手拿一张小板凳,跟着教师边做骑马动作边念儿歌“小板凳,像小马,骑上小马去玩耍”,然后找到一个朋友面对面蹲下,一边念儿歌,一边做以下动作:“一二三,烂柯山”:用板凳击地三下,双手互击三下。“二二三,江郎山,三二三,古田山”:动作同上。“九八七六五四三”:幼儿两手交替拍板凳面。“再到龙游石窟去,转一转”:幼儿闭上双眼绕板凳转一圈。游戏可反复进行。注:烂柯山、江郎山、古田山均为山名。板凳小马$…  相似文献   

3.
数雪花瓣     
声、 目的: 1.练习手口一致地点数6o 2.知道雪花有6个瓣。 玩法:一名幼儿站在中央,其余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全体幼儿齐念儿歌《数雪花瓣》。当念到“请你让我数一数”时,中央的幼儿任意从一个同伴起,依次点数6名幼儿。被点到的6名幼儿立即拉成一个小圆圈,表示变成了‘.小水点”,并进人大圆圈中央走一圈。念完儿歌,第6名幼儿替换中央的幼儿继续游戏。 规则:全体幼儿念儿歌“一、二、三、四、五、六”时,站在中央的幼儿必须手口一致地点数。附儿歌:数雪花瓣 小雪花, 小雪花, 你有几个小花瓣? 我用手心接住你, 请你让我数一数。 四、五、…  相似文献   

4.
体育游戏3则     
全体幼儿站成一个大圆圈,教师指定某幼儿当第一个传球者。游戏开始,众幼儿念儿歌:“大皮球,圆又圆,你来接,我来传。”传球者边与众幼儿齐念同样儿歌边跑到圈中央站定接球,紧接着独个儿念:“×××(接球幼儿的名字),你来接。”此时众幼儿念:“一二三,快快传。”传球者须在念“快快传”时将球抛向接球者。接球者边接球边独个儿念:“四五六,我接住。”接住后他即当传球者,以同上方式继续游戏。如有人失球,失球者须念一首自选儿歌,然后由他请一位幼儿当传球者,继续进行游戏。此游戏能培养幼儿按信号行动的能力,使幼儿动作协调、灵敏。教师应注意引导,使全体幼儿有当接球者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目的:发展跑、跨、钻、平衡等动作和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的精神。准备:每个幼儿胸前别上一张飞船图片,场地准备如图。玩法:参加游戏的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游戏前念儿歌:“我要做个摘星手,乘着  相似文献   

6.
语言游戏4则     
一、咕噜目的: 1.学习用量词组词及即兴说话。2.培养幼儿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玩法: 甲乙两名幼儿面对面站立,边双手绕圈边念“咕噜咕噜1(出示1个手指)”,甲说“一头牛”。两人再绕圈念“咕噜咕噜2(出示2个手指)”,乙说“两只鸟”。依次说数字组词到10.游戏结束。  相似文献   

7.
游戏六则     
跳门槛门槛高,门槛低,谁跳过去谁第一,单腿跳完双腿跳,谁跳坏了谁休息。游戏方法:四个人分两组,游戏时两人面对面坐在地上,脚蹬脚作“门槛”,其他两人做跳门槛动作,大家一起念儿歌。每跳一次,念一次儿歌。门槛一次比一次长高,长高的办法是脚上加脚、加手。如果有一人跳跃时碰到了门槛,就算犯规,互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相似文献   

8.
儿歌与游戏     
一、追逐游戏游戏目标:锻炼幼儿动作的敏捷性。游戏玩法:幼儿边朗诵儿歌边躲闪“老狼”的追逐,到最后一句时迅速跑进画好的大圆圈内,“老狼”没抓住一人,换一名“老狼”,继续游戏;被“老狼”抓住者,停玩游戏一次。附:游戏歌一只老狼山上转,饿得眼花心又乱。腿变软,身发颤,一头扎进大泥潭。二、平衡游戏游戏目标:让幼儿学习自转的方法,并锻炼平衡能力。游戏玩法:幼儿念儿歌时两手侧平举自转。当摁“开头”人喊停时,即可停,否则为犯规,停玩一次。附:游戏歌我是一只小风扇,你来摁开关。只要不停电,就会永远转。三、爬行游戏游戏目标:锻炼幼儿爬…  相似文献   

9.
会计算的手     
计算教学中用手作教具,既方便又可行。一、用手指巩固对10以内各数的认识。我编了儿歌《伸指头》:“你拍一,我拍一,请你伸出指头一;你拍二,我拍二,请你伸出指二;……”一直至十。其动作是:两幼儿对面而坐,念“你拍一”时,各自击掌一次,后各自推出右掌相碰;“我拍一”时击掌后换左手,  相似文献   

10.
游戏十则     
开锁幼儿手拉手站成圆圈,圈内站一幼儿为开锁人。游戏开始,大家一起念儿歌:“金锁锁,银锁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嘎啦,嘎啦,哪一把,哪一把,请你自己来开锁,来——开——锁。”开锁人随着儿歌节奏拍小朋友的手。儿歌念完时,开锁人碰到哪两  相似文献   

11.
于培 《早期教育》2006,(7):26-27
降落伞目的:锻炼幼儿的胆量,练习钻的动作。准备:一床双人床单。玩法:爸爸妈妈各抓住床单的两个角,然后一边念儿歌一边做一上一下的动作:“降落伞,真好玩,宝宝最爱钻进去,降落伞,真好玩。一上一下钻出去。”床单上扬时,幼儿做钻进来的动作,床单下降时,幼儿要马上钻出去。  相似文献   

12.
视力调节操     
让幼儿站在一个能望见远处青山、绿树的地方,面向前方,抬起右(或左)手,竖起食指,食指距眼球25厘米左右。①先看远处的树,念:“123”。②再看近处的手指,念:“321”。③看远处的树,念:“1234”。④看近处的手指,念:“4321”。⑤看远处的树,念:“12345”。⑥看近处的手指,念:“54321”……如此循环数到20。如幼儿倒数能力差,可由家长或教师来教。也可用念儿歌的方法,念第一句看远处,念第二句看近处,直至念完。每天坚持练习两次。  相似文献   

13.
民间游戏3则     
跳格子目的;练习单脚跳、双脚跳。准备:如图在地面画好。玩法,①幼儿单脚连续跳,跳完一圈后换脚跳。②单数单脚跳,双数双脚跳,依次跳完。③双脚在双数格子内跳(越过单数),依次跳完后又返回。炒黄豆目的:培养幼儿有节奏地协调地做动作。玩法:两人面对面手拉着手边晃动边念儿歌:“炒  相似文献   

14.
拉锯     
目的:锻炼孩子的上肢力量,体验亲子游戏的乐趣。玩法:1.爸爸或妈妈坐在椅子上,让孩子面向自己分腿坐在大腿上,双手挟住孩子的腋下或肩部,有节奏地将孩子放倒后拉起来,同时念儿歌:拉锯,拉锯,拉一拉,锯一锯,拉个宝宝亲一亲。念完儿歌,即把孩子搂在怀里亲一亲。2.孩子和爸爸或妈妈面对面分腿坐在床上或地板上,脚与脚相抵,手与手相拉。游戏开始,两人用力拉大锯,相互交替地把大锯拉向自己的一边,上身也随之做前后屈伸运动,同时,一边拉锯,一边念儿歌:拉锯,拉锯,拉一拉,锯一锯,你拉我拉真欢喜。游戏时,还可以两人同时向左或向右拉,做扭腰动作。注意…  相似文献   

15.
追“西瓜”     
目的:练习快跑,发展动作的灵敏性。玩法:请一幼儿当种瓜人,一幼儿当狼。全体幼儿围成一圆圈,拍手念儿歌:“种西瓜,种西瓜,结了两个大西瓜,没人吃,没人拿,就是老狼不像话。”念完儿歌,“种瓜人”拿两个皮球当西瓜,放在圈内走开。这时,“狼”进入圈  相似文献   

16.
游戏     
划船桨(小、中班) 童谣:划船桨,划船桨,/水花溅在水面上,/金鲤鱼,银鲤鱼,/河里鱼儿躲水下。/ 划船桨,划船桨,/水花溅到鱼网上,/金鲤鱼,银鲤鱼,/河里鱼儿钻进网。玩法:4个小朋友拉成圆圈,按儿歌节奏面对面的两个幼儿轮流走向圆心互碰身体,儿歌念至“河里鱼儿躲水下”时,身体相碰的两名幼儿即蹲下。念第二段  相似文献   

17.
游戏一得     
灵活运用游戏规则沈晓娟一次,我和幼儿一起做《小白兔找山洞》游戏。把塑料圈平放在地上做山洞,幼儿扮演小兔,边念儿歌边双脚向前纵跳。当念到儿歌最后一个字时,幼儿开始找山洞,规定一个“山洞”里只能蹲一个“小兔”。做完几遍游戏,我发现因“山洞”太少,每次总有一部分幼儿找不到“山洞”,  相似文献   

18.
一次,我教孩子们念一首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叫妈妈,妈妈不在,咕噜咕噜滚下来。”念到最后一句时,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小老鼠逃窜的狼狈情景,我做了一个滚动的手势。顿时,活动室里一片笑声。突然,我发现圆圆坐在一旁,不说也不笑。我很纳闷,便走过去轻轻地问:“圆圆,你怎么啦?”“老师,我抱它下来。”圆圆没有回答我的问话,而是一脸认真地说了这么一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见我没有反应,他又说:“小老鼠叫不到妈妈,我抱它下来。”哦,原来他在替小老鼠着急呢。所有的孩子都被逗乐了,我也忍俊不禁。还没等我开口,其他孩子就反驳…  相似文献   

19.
女儿出生不久,我就有意识地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让女儿看着图书念儿歌给她听。女儿刚满1岁,每当吃完晚饭,她就会拿出一本书学着翻来翻去。女儿会说话后,便开始问这问那,我对她说:“以后妈妈每天都来和你一起念儿歌!”儿歌育女、亲子共读带给我们的乐趣多多。乐趣一,念儿歌,学说话。女儿1岁半时,我把带有图片的儿歌一个连着一个,用手指着画面,有表情地念下去。女儿对这些内容浅显、音韵节奏好听的儿歌极感兴趣。就这样,10首儿歌在一个月内反复念诵。女儿的第一个反应是跟着儿歌音韵节奏,她的手会指出与儿歌内容相应的画面;第二个反应是在我朗读儿歌的  相似文献   

20.
小手拍一拍适合年龄:13~18个月游戏目的:使宝宝在儿歌中,初步感受自己的小手、小脚的位置。游戏玩法:在家中做此项活动前,家长把宝宝带到镜子前面,请宝宝看见镜中的自己,同时握着他的小手在镜子前做些动作,这样更能帮助宝宝认识自己身体的各部分。然后家长和宝宝面对面,边说儿歌、边做动作:小手小手拍一拍,宝宝的小手举起来。小手小手拍一拍,宝宝和妈妈拍一拍。小手小手拍一拍,宝宝的小手藏起来。儿歌结束后,再告诉宝宝一遍,他的小手在哪里,同时还可将儿歌中的“小手”换成“小脚”,让宝宝在不断的重复中,感受自己的小手、小脚。我的宝宝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